APP下载

浅谈易地扶贫搬迁户生计脆弱的行政伦理关怀

2019-04-15曾丽颖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行政伦理易地扶贫搬迁

摘 要 本文以贵州两个城镇移民安置点为例,通过调研发现移民搬迁户普遍存在生计脆弱的问题。作为政府主导的移民搬迁,无论从政府职责还是从行政伦理角度,行政主体均有责任义务帮助移民实现生计可持续发展,文章从行政主体必须履行好行政责任,重视行政人员的职业责任和道德及开展协商治理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行政主体 行政伦理

作者简介:曾丽颖,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公共行政与地方政府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4.083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一般采用城镇化安置的方式,但城镇化安置的移民往往具有生计脆弱的特征。生计脆弱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搬迁户共同来解决,作为易地扶贫搬迁主导力量的政府,在其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案例点状况

2016年7月,本人参与的课题调查小组就移民生计问题先后到贵州S县J乡移民安置点和R县F安置点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J移民安置点和F安置点分别获得有效问卷35份和50份。

(一)J安置点基本情况

J安置点位于J乡乡政府所在地,项目完成时间为2016年5月。该点移民总共136户,移民住房均由移民通过自筹资金和政府提供的补贴自建。乡镇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很少,主要吸收移民中的老人和妇女。在J调查的35户家庭中,劳动力94人,其中有28人处无业状态。房屋建设由移民自筹和政府补助组成,而移民主要自筹来源是靠向亲朋好友或银行机构贷款。借贷金额较大,部分移民债务负担较重。其中,自筹资金10万以上的有23户,自筹资金10万以下的有6户。接受调查的35户搬迁前共有耕地面积115.5亩,林地44.8亩。搬迁后,仅有3户转出6.5亩耕地,转出年限为2年,以现金和实物方式收取费用。仅有5户移民原有宅基地进行复垦整治。

(二)F安置点基本情况

F安置点位于R县县城南部,于2012年12月建成,自2013年至2015年共搬迁1015户4002人,其中:整村整寨搬迁662户2638人,搬迁移民中99%来自苗族,1%来自水族。此外,该安置点还有地质灾害避险搬迁91户322人,零散搬迁262户1042人。在F安置点,移民住房由政府免费提供,按户口分房,一户一房,面积50平方米。因该安置点靠近城区,采用的是“无土集中”的方式,移民在安置点没有土地耕种,收入来源主要靠打工收入,但部分移民搬迁后,由于习惯于农耕生产方式而不适应按时上下班的工作方式,很多人处于无业状态。50户受调查者,搬迁前共有耕地面积177.9亩,林地293亩。搬迁后移民户均没有土地流转现象。

二、移民户生计脆弱性分析

(一)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均较低

就业是生计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不稳定是生计脆弱性的集中体现。受访的85户受访户家庭人口共1415人,其中劳动力207人,有工作的88人,大多数都是外出打工。接受调研的85人中,有58人表示无业,27人表示有工作。受访人都表示,即使能外出打工,但也普遍存在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即使在就业,但工资收入也很低。调查中移民表示出去打零工散工,有工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也仅在1500元左右。

在所有就行类型中,外出打工的最多,但收入均不高,其中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有20户,2.5万元以下的59户,6户受访问者不清楚收入多少。在支出方面,84户搬迁户表示搬迁后消费有所增加,其中71户表示增加很多。收入变化中,9户表示搬迁后有所增加,60户表示没有变化,有16户表示有所减少。调查中我们发现,搬迁前,他们均是自给自足的生计方式。但搬迁后,出门坐车要花钱,吃饭买菜要花钱,就连送孩子上学都要坐车花钱。在收入没有变化甚至还有减少的情况下,支出的增加使移民者负担大大加重。

(二)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不强

移民因为传统的农业生计方式和自身原因,本身劳动技能较为单一,学习能力也不高。安置点的产业所要求的就业岗位要求往往与移民的技能不相匹配。同时,移民安置点所在地区均是不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较少,能提供的岗位并不多。大多数移民工作不稳定,流动性较大,有81%的受访者表示就业后工作不稳定。很多受访者表示,除了有部分家庭此前有出省打工的比较长久外,其余大多数都以在附近打零工为主,打零工并不是每天都有工作。此外,有62.3%的受访者表示获得就业机会并不等于得到工作,还存在大量移民得到工作不到3个月就再次失业的情况。

(三)社会资本日趋紧张

社会资本是指农户建立起的人际信任和社會网络,包括亲朋好友间互动和获得社会网络支持的情况。移民搬迁户从原住地搬迁到安置点,原有的社会网络均被破坏,集中表现在因地域的隔离而相互走动频率极大的减少。于双方而言,之前在一个狭小的地域范围内,亲戚朋友逢年过节相聚很容易实现,但搬迁后,随着距离的增加,走亲访友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大,“若不是红白喜事,走动基本没有了。”同时,搬迁到城镇后,移民户因为生计所迫投入到找工作或工作的时间精力更多,亲戚朋友的走访自然就少了。

猜你喜欢

行政伦理易地扶贫搬迁
浅谈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技术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新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关于反腐败的思考
简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论库伯走出责任冲突的行政伦理困境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融通古今中外智慧,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