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及推进机制
2019-04-15任晓辉
任晓辉
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具有典型“内部控制”和“行政主导”的特点,总体呈现“财政部门牵头”“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能否突破有限政府层级、局部行政组织和预算管理技术本身,在国家层面建立起权威性制度安排和多方协同的行动网络予以支撑,将成为改革推进的重要制约。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现行机制和主要困境
1.相关机构主体多元,职责分工不明确。主要表现在:预算资源配置权力分散,绩效管理难以覆盖全部预算资金;预算部门的责任主体意识未完全确立;审计与财政未形成合力;权力机构的外部监督弱化;其他相关主体参与度不高。
2.不同维度绩效評价交叉并行,缺乏相互支撑。预算绩效管理与其他政府绩效管理,从组织管理、具体实践到理论研究上缺乏协同。
3.不同政府层级缺乏联动。大部分区县、街镇一级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进展缓慢;存在同一项目使用不同政府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难题;全国统一分类的绩效指标和标准库缺失。
4.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配套改革支撑不足。政府收支分类、政府会计、综合财务报告和中期财政框架等项改革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落地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预算绩效管理协同推进机制的设想
1.管理目标从聚焦“内部控制”到重视“外部责任”。通过实现预算文件和绩效信息的明确性、可访问性和可读性,增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提高预算透明度和可问责性。
2.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各方权责,实现内、外部协同推进。在现有体制和权力职能分工框架下,尽可能调动党委、一府两院和权力机构的各方力量,建立财政部门、其他政府核心机构、职能部门、审计部门、各级人大和纪检、监察机构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的权威性组织网络。
3.协调各类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共享,实现不同维度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价指标、数据互为补充和支撑。
4.以转移支付资金为载体,在不同层级政府间形成预算绩效管理联动机制。重视基层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观念和基础建设,探索形成适应转移支付资金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和可行的方法体系。
5.加快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配套改革。建立整体财政观和长期预算管理的视野,将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分别向前(财政预测、中期预算、部门计划)、向后(绩效报告、外部问责)延伸,通过对传统公共预算管理流程再造,健全公共预算的外部问责和经济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