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名校办民校”迫在眉睫
2019-04-15姜朝晖
姜朝晖
对于现有名校开办的民校,应该积极探索转制转型或进行股份制改革,告别利益捆绑纠葛,让名校和民校都各安其位、各展其长,共同推进我国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继成都七中“网络直播班”火后不久,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食堂品质问题前段再度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并非成都七中,而是由成都七中举办的民办学校,这种办学现象,被业内称为“名校办民校”。
作为许多地方政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名校办民校早已不是新鲜事物。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办学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前后,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曾提出要对“名校办民校”进行规范,但是近20年过去了,这种办学模式仍经久不衰,在许多地方还被认为是办学的重要经验而加以复制推广。在教育财政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公办学校和市场联姻而成的“民校”,似乎成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首选方式和快速通道。
在理论界,对于“名校办民校”的办学现象,早就存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名校办民校”借助名校的良好资源和社会声誉,能够直接推动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也有人认为,这种办学模式加剧了区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破坏了固有的教育生态,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另外,由于我国地域的差异,体现在政策上,也很难有统一清晰的制度约束。正因为政策边界的模糊性,“名校办民校”这种办学体制才延续至今。
“名校办民校”最大问题在于民校既享受公办学校的某些政策优势,同时也享受一些市场的灵活性。比如在招生上,基础教育公办学校一般实行的是就近入学和免试入学,但是民办学校却能够跨区招生或选拔入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但因选拔和高额的学费也造成了新的不公平,有些地方这种民办学校的学位甚至比一般公办学校还难获得。许多房地产商甚至都把这种办学模式拿来做文章,把名校资源作为卖点进行宣传营销。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的“民办化”,直接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造成了新的社会焦虑。
名校办的民校,往往和名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队伍培养、课程开放等方面,融合了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一般都能够在短期内提升民校自身的办学水平,满足更多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诉求;但是也有许多民校和名校之间,除了牌子相似之外,其他并非太多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各取所需,名校收取民校的品牌费用,民校借助名校的声誉招生获取高额利润等,并没有真正发挥名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笔者以为,名校办民校在特定时期、一定区域对于我国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时至今日,随着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的稳步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得到扩大,基本实现了“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名校办民校”的历史使命应该说已基本完成。对于现有名校开办的民校,应该积极探索转制转型或进行股份制改革,告别利益捆绑纠葛,让名校和民校都各安其位、各展其長,共同推进我国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