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中,思维如何可见?
2019-04-15王少峰等
王少峰等
2019年春节,最火的电影无疑是《流浪地球》,著名导演卡梅隆也发来了祝贺。除了场面更为恢宏、数字特效更为惊艳,影片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其中所蕴含的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國际合作理念。同那些快餐式的、跑流量的电影相比,《流浪地球》带给观众更多的是思考,这些思考伴随着观众走出电影院。
这不就是和我们的课堂一样吗?外在的形式固然不可或缺,但如何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思维层面的熏陶,让思维可见,带着思考走出课堂,才是我们追求的啊!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计算思维”一词火爆了起来,但信息技术课堂上也不仅仅是计算思维。思维在于探索与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它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和概括。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将这些过程可见,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创造实践呢?
如何定位?精准的学习目标。2013年,英国在用于替代ICT课程的Computing课程中提出,培养学生提升计算思维和创造力来理解和改变世界。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包含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也超越了技能的范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教会操作,也不是操作训练,而是要让学生经历分析、探索、尝试、改进等一系列促进思维活动的过程,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学习目标应该紧紧围绕这些特质,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行为与创新。
如何创设?和谐共生的多条线索。课堂教学中的线索是贯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本质性联系。一般的课堂教学会包含若干条线索,如教师教的思路、学生学的思路和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等。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预设和课内生成的线索是否巧妙。线索与线索之间要有相应的投射,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它们很好的揉合,巧妙地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流程,体现出一种形散神聚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多线索的学习活动中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不断形成并优化问题解决的方案,从而产生一系列思维活动和创造实践。
如何升值?有价值的任务。我们仍然应该不断思考如何设计有价值的任务。例如,任务的设计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还是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显然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但这是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把握住这一点,任务设计便会显得更有实际意义。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为学生设计具有真实情境的、弱构的、多要素重叠的学习任务。在这样的任务中,学生很难对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问题的陈述对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太多帮助,需要学生对不完整的、不正确的和模糊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抽取中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如何串联?引导沟通和表达。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承载着思维。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除了通过操作实践所完成的作品来显现学习的成果,更要通过课堂中学生的沟通和表达来展现思维的过程。面对教师设计的任务,学生围绕任务的分析、探索、尝试、改进、评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与表达来让思维可见。这些参与可以是回答问题,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个性化的表达、作品的评价等。总之,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表达的机会。
如何内化?教师的角色也要学会转换。教师除了要充当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也要以连接者的身份出现。教师仍会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教师并不只是传达指令,还要让学生们彼此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带有积极情感的、弱构化的问题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如:“如果这么做,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呢?”或者“你们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这类的问题来激发思维显性的发生。
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让思维有型、可见,我们一起从信息技术的课堂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