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学平台支撑信息技术翻转教学
2019-04-15王甲云
王甲云
在教育信息化1.0时代,各地教育机构大多建成了“人人通”平台,平台包含信息发布、视频发布、交流研讨、考试评价等模块。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平台的效用,实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的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笔者将“人人通”系统中的上述模块组成一个移动教学平台,融合移动教学平台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移动教学平台支撑翻转
学生学习通常包括“知识积累”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上讲授知识(学生完成“知识积累”),课后布置作业(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知识内化”),“知识积累”时一般只要“听”“记”,“知识内化”则需要“思考”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讨论”,但做作业一般在家完成,身边无同学、老师可讨论。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将“知识积累”调整到课堂外,将“知识内化”转移到课堂内,实现了教学课内、课外“翻转”。这种模式在美国以及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课堂也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还应用不多,主要原因是“教”与“学”的条件不具备,无法翻转。
笔者经探索研究,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可方便地实现教学的翻转。课前教师将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内容,整理成文本、录音、视频,或制作成网页、PPT、微课,上传到移动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积累。课上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辨实现知识内化。这样就实现了移动教学平台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支撑。
项目化学习理念引领翻转
项目化学习(简称PBL)即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构建一个环境,让学生组建团队,借助在此环境里解决问题的经历来完成学习任务,通常以作品形式来展示项目成果。项目化学习的“项目”可以分解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框架问题的设计分三种类型,即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内容问题是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借助书本等工具就能回答的问题,是为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设定,学生一般在课前完成,学习结果提交到平台上。单元问题基于内容问题,是在解决了内容问题的基础上,需交流研讨才能正确作答的问题,旨在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这类问题在课堂中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基本问题是直接指向学科核心的问题,目的是持续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此问题是为了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学以致用,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类问题在课后一段时间内完成。
平台加平板实现翻转
依托“人人通”系统生成的移动教学平台加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构成教学的必备软硬条件。
课前,教师依据建构主义、项目化学习、框架问题、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所需资源,设计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然后上传到教学平台上。学生登录平台自主学习,利用平台的交流研讨、考试评价模块,学生在网络上回答教师设计的内容问题,分小组交流讨论,并把自学探究成果上传学习网站。教师可以随时关注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自学提交的成果。这样有助于教师全面把握学情。
课中,教师利用平台提供的学情监测数据功能,实时统计学生提交的各类数据,进行有针对的辅导。再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利用平台呈现课前学习成果,交流讨论单元问题,交流中可以多种形式实时呈现各类过程性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如“弹幕”“抢答”“随机抽取”“柱状图”“饼图”等。利用平台的评价模块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提出基本问题,供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研讨。这样就实现了课堂的有效“翻转”,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多元评价体系助力翻转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诊治、校正、督促学习的有力保障,在翻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评价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之前要查明学习准备和不利因素。这在翻转课堂教学的前置学习中要进行详细设计。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教学评价。这在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单元问题的回答逐步进行。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这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最终通过学生对所有问题的回答情况、组内合作情况、组间互评情况以及教师评价综合得出全面评价。
可利用教学平台中的评价功能,让每一个学习者在平台中的每一次学习都会获得实时反馈,这些反馈都将促进更有效的教学。以《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见http://tlw.hajyw.net)一课为例,前置学习阶段,学生每看完一个视频学习,系统就会自动增加一颗星,三颗星就升级为一个月亮,三个月亮就升级为一个太阳。再以《蝉》为例,“概括法布尔对蝉倾注了哪些感情”一题,各小组把答案上传网站,写出一种“感情”提交一次,每提交一次系统自动统计给学习小组加一颗星。除了在平台系统中设置自动评价外,平台还设置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
一套多元化的、完整的评价系统贯穿整个项目化学习始终,可在翻转教学模式的全过程中起到激励、督促学习,即时校治,最终达成全部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
微课视频资源服务翻转
微课视频是指围绕某个结点问题、小知识点进行的碎片化的视频讲解。充分使用各类技术手段,微课视频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围绕一个单元全部知识点的微课视频资源,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前置学习的保障。利用“人人通”系统平台中的视频资源功能,课前教师收集制作好全部微课,上传到平台,让学生进行前置学习。也可把内容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制作微课,上传到平台,供其他学生学习或学生自己在课中陈述学习成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形成了互帮互助、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
在《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一课中,教师围绕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制作了多个微视频,分为基础组、提高组和拓展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有选择地学习,一个知识点如果观看一遍没有充分理解,可以多次观看直到理解。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可直接进入提高组学习,学有余力还可以学习拓展组知识,这大大缓解了传统课堂中“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在《蝉》一课中,初中學生对于课文中描述的蝉的地穴、幼虫蜕皮、成虫产卵等知识,学生几乎没有形象的感知。因此在课前学习部分,布置学生先读文本,再到互联网上查找《蝉的一生》视频,让学生剪辑其中的精彩片断并加上文字说明上传到系统平台,再读课文文字,理解就深刻多了,同时也积累了微课视频资源,保障了翻转课堂的实施。
通过初步的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依托“人人通”移动教学平台支撑,进行翻转课堂项目化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有利于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