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民间艺术资源 丰富学校体艺活动

2019-04-15徐爱元

甘肃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开发民间利用

徐爱元

【关键词】 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利用;体艺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37—01

民间艺术具有厚实的中华民族文化基础,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贯性,以至其习俗历经千年而不衰。随着地区经济向商业经济的逐渐转型,具有竞技性、趣味性、健身性和艺术性的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活动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必然要协助、分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任,从而拯救民间老艺人“人亡艺亡”的危险,使这些多以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的“活态文化”得以延续实乃当务之急。

近几年来,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把“攻鼓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既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条件下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尝试,又为学校教学资源的拓展形成了有力的补充。以校地结合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入学校教育。缘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认同,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一、组织开展民间艺术的专题探究活动

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促进优势智能发展。开展社区化学习,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在亲身的体验、操作和教师的积极鼓励下获得多元发展。如武威王城堡的社火、四十里堡的高跷、高坝镇的舞狮子、西夏震天鼓等在武威当地影响甚广。近年来我們充分吸收周边乡镇鼓舞精髓,挖掘整理“打鼓子”这一民间艺术,革故鼎新,用勤劳和汗水弘扬刀枪撞击、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精神,使之日臻完美。还大力推广西部鼓魂“攻鼓子”活动,旨在发掘、整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还将“攻鼓子”作为特色教育贯穿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主要依托当地传承人的指导教学或相关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学。并将其整合到体育中进行教学,最终达到以艺辅德、以艺促智、以艺健体、以艺陶情、以艺强校的目的。

二、以体育为途径,鼓励全员参与

以体育为途径,以文化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学科联动,体验成功。学生生活的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语言”,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课程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活动激发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这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意志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作用。教师精心的讲解、娴熟的示范都会在学生身上得以潜移默化,学生自然就形成了耐心、自信、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同时也给文化课学习中的“学困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使他们产生一股内驱力,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树立了刻苦学习的信心。

三、注重举办艺术节

春学期举办艺术节,秋学期举办艺术比赛,对获奖学生加以表扬、鼓励,既使学生获得了一种荣誉感、成就感,也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进行民间艺术资源与学校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艺术技能技巧,更通过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耐心、自信的良好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攻鼓子”艺术队干净利落的手臂动作,游走急停、进退开合的队形,扭腰送胯的舞姿,时而旋转如风、时而舒展如云、时而矫若游龙、时而柔如摆柳的表演,将称为“西部鼓魂”的“攻鼓子”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每一个鼓舞动作都是一座座“流动的雕塑”。

四、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内容

传统的民间艺术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动作难度高,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所以在选择内容时我们应注意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化、儿童化的材料。如“攻鼓子”队的学生整齐划一的队形、沉稳矫健的步伐、饱满刚毅的神情、古朴苍劲的鼓点仿佛一派军营气象,好似将军开帐点兵,士兵操练待战。那高昂的斗志使人意气风发,雄壮的气势让人豪情顿生。我校学生已经学习了攻鼓子十字步、丁字步等初步的攻鼓子动作,在编排简短的攻鼓子舞时就不用重点抠动作,而是让学生注意队列队形,以及与同伴的合作方面;另外,将攻鼓子弓步、马步运用在鼓舞中,学生可以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敲鼓,也能舞动鼓棒。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开发民间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