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管理 公私營各有優劣
2019-04-15
澳門目前公共空間分多種,有公園、廣場、街道、行人道路、圖書舘、街市、機埸、碼頭、車站、會所等等,管理方有政府、私人管理及政府委託公私營合作,請問您如何看各自優劣?舉例如就南灣湖,西灣湖廣場等公共空間的利用有否需要改進的空間?
辜文逹諮詢委員强調,本人作為市政工作的成員之一,看到公共設施的維護及保養存在一個很大的落差,政府管理的公共空間可能對成本效益不太著眼,反而私人地方更會從效益成本出發,而政府外判的公共地方,要視乎外判方有否履行責任,以氹仔中央公園為例,原本應是一個很好的公共空間,由於使用率很高,出現監管和維護的問題,也衍生安全性、折舊、清潔等等問題,政府公共空間如何做到更好呢,以圖書舘來講,應該以市民的閱讀習慣出發,從辦證借書便捷化等角度出發來改善。
作為私人會所、博企等公共空間都以成本效益出發,以吸引更多人使用,從而創造經濟效益。而政府外判的公共空間常見的如公園外判,涉及到清潔、保安、綠化、維護等,未來在監督上要加強,否則,當公共地方使用越來越高,管理卻不能與時並進,就會出現落差。
林翊捷城規師透露,私人管理的公共空間,當然私人在資源運用上總是比政府高效,但同時又削弱了政府對該空間的控制能力。上述的公共空間在澳門大部分都是政府管理的,會出現的問題就是標準化,一色一樣的公園設施,可以減省管理成本,但就不好玩了。廣場例如南西灣湖,設施破舊,但多年都沒有甚麼改善,年年都有大型活動(如美食節),但設施依然是十幾年前的,像廁所、電力等等都不夠,應該按現時的需求增加,政府這方面反應就很慢。
黃中原理事長指出,就澳門目前的公共空間來講,公園、廣場、街道、行人道路、街市等屬政府市政廳管理,圖書舘屬文化局,碼頭屬水務局,值得一提的是,特區政府資源充足,在管理上和周邊地區比較都是比較成功的,除了一些部門人手不足,部分工作如公園綠化、清潔;保安等管理等工作必須外判私人公司管理,部分是有待加强監管的。而一些由私人管理的群樓花園、會所、商業空間等私人地權的公共空間,尤以一些外資管理的娛樂場所,管理要求標準很高,相對政府管理更是有其一定的優勢。另外,機場屬政府委托公私營合作,管理上有一定的標準和要求,質素不會差。
不過,針對一些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管理的公共空間,其實是有改進空間的,以南灣湖畔、西灣湖廣場等的利用和優化來講,未來政府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楊晶副理事長表示,澳門擁有複雜地貌,也存在不同文化不同時期的城市設計理念與技法,具有獨特的“拼貼”式街網結構和城市形態。公共空間之所以為公共空間正因為其公共性,空間的特性和使用人群的特點相輔相成。人群的活動會因空間的高密度而相互重疊和滲透,城市的高密度人口必然促使公共空間的使用頻率增高,體驗感下降。因此,保障公共利益,協調各方關係, 重視舊區居民和社區領袖的參與,重點發揮前地、城市廣場、花園、公園、圓形地等特色公共空間的輻射效應,植入點狀式的公共空間,如街頭綠地、休憩設施等,提升空間品質,體現以人為本,和現有公共空間串連形成流暢有效的生態系統;同時考慮財務創新,撬動市場的力量,生態優先,考慮利用水岸地區增加綠量和空間多樣性,以河邊綠道串聯內港老區,形成綠色景觀廊道,一來實現遊客從熱門景地點(往往是公共空間)的人流疏散引導,避免大量外來人流幹擾世遺城區,營造安靜祥和的居住氛圍,二來解決高密度區域步行空間聯繫薄弱及遊憩空間品質欠佳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