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9-04-15李靖雅翟宏菊

山东化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课课程标准

李靖雅,翟宏菊

(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四平 136000)

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是有化学实验课,实验课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省略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理论和现实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要想将化学实验完全融入到各中学的化学教学中,在实际实施时还是会存在问题的。本文回顾了中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1 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

1956年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中提出要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1],首次把中学化学教学里的化学实验明确区分为演示实验、实验作业、实习作业三类。这也是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得到重视的一个标志。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2]。大纲中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设备条件,按照大纲的要求适当调换或补充一些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并重视其示范作用。学生在实验前要预习实验内容,实验后要进行小结,写出实验报告。由此可见,当时的实验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在大纲中对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明文规定。

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中[3],在教学目的上除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要求外,还提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实验教学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的途径。1999年,国家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4]。《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这一决定的发布也是我国以素质教育为育人目标的教育改革的开始。

2000年,教育部为了促进中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发布了第八次关于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5]。而后在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结合国际化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教育部课程标准研制组开始研制编制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6]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7]。在最新发布的课程改革纲要中,提高了化学课程的价值与思想定位,全面将化学课程用于加强人们的科学素养,全面培养与构建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思维与方式、价值观等,加强了对课程结构的优化,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作为重点强调。新课标的颁布使化学实验在中学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新课标的颁布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不断发展中可以依照的一个标准。

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加入实验部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提高和完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要促进与加强学生的探索与研究能力,在了解知识、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在实践中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与素养。”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验不应该只是一个教学过程,它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这种探索学习的思维意识,多去自主思考。而不是只靠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中去获取知识。化学实验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找到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化学的教学发展史中,化学实验作为一个独立的单独的课程存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将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选修两类。选修部分中就有实验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实验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可以看出化学课程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但是受学校资源的限制,经调查发现,“实验教学”课程并未在各个地区和学校得到普遍落实[8]。

2017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词[9],重新定位了化学课程的作用。该课程标准肯定了03版的作用与贡献,并强调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社会实际,强调化学实验对于发展学科素养的重要价值,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2 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已开设化学实验课。但由于条件不同,大、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的学校所设的实验课的条件也不同。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实验设备的缺失

由于经济、环境等条件上的差异,一些较落后的乡镇中学并没有把实验教学落实到学生的课堂和学习中去。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化学实验课会好一些,设备齐全一些;偏远地区、乡镇学校由于条件有限,即使开设了化学实验课,它的环境、条件也会相对较差,大多数甚至没有化学实验课。具体就表现在化学药品的缺乏,一些实验设备的陈旧老化或者没有。我国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通过实验学化学”的发展趋势,但硬件上的差异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2 教学与参与者的不重视

如果说实验设备的缺失是经济上的问题,那么另一个就是人的原因。如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缺乏实验课的操作经验或没有专门的讲授实验课的教师以及缺少专门管理实验室及实验用品的管理人员。还有就是这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本身从思想上就没有意识到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实验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学校便没有安排实验课程,放弃了实验这一部分的教学。在新课标提出后,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过滑坡现象。

3 解决措施

3.1 实验设备的完善

设备的完善首先还是需要经济上的支持,一些仪器、药品都是需要定期更换的,那么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于仪器我们要文明使用,不要太暴力,减少损坏,我们平时做实验用到的仪器大多都是易碎的,在使用时应该轻拿轻放,小心使用,用后应清洗干净,放回原处,在规定的位置摆放整齐。还有就是实验室的改进,受条件限制,实验室的面积大多不是很大,布局也不是很合理。对于学校的实验室来说,可能用不到很多的大型仪器,但是有些东西还是需要分类存放的,比如仪器和药品。除此之外,学校的实验室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口罩套袖之类的防护的东西,防止弄脏衣服。还有实验台上应该有擦拭溅出的废液的抹布,以前实验室大概就只有一个供水的清洗池子,实验室的每个实验台都应该有一个清洗池子,这样也能避免学生在分组进行实验或者实验课的教学中因为清洗仪器时的拥挤造成不必要的碰撞,也可以避免学生之间碰撞造成仪器内液体溅出,对学生造成误伤。

3.2 提高教学人员的重视

时代在进步,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很多城市中的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少学校已经开始逐步地将实验教学排进学生的课程表内,带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但是这还不够,实验教学要想得到重视,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的态度起着很大作用。必须要改变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态度。我们可以对教师组织定期的培训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在岗教师们对实验教学的了解,更可以借此机会多了解学习一些教育技术。教学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在当今信息技术非常发达,学校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教育技术,适当的运用教学技术也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样做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实验教学中。

4 思考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室的条件以及实验室内的装备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验室条件的改善对学生的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对一些抽象的化学问题的理解具有积极的作用。相信通过增大投入,逐步完善实验设施以及提升实验教学人员的重视程度,现阶段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实验课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有趣的实验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