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驱动机制下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2019-04-15张琳琪左宏森程巧换赵红雨

山东化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分子专业英语英语课程

张琳琪,左宏森,程巧换,任 瑛,赵红雨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所谓“目标驱动机制”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目标”来诱发、驱使学生产生强烈地学习动机,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目标”既是学生学习的宗旨,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所在[1]。也就是说,通过设定合适的目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改变以前的“要我学”而成为“我要学”,并最终达成目标这样一种过程。《专业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大学英语课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现行的教学体系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各专业学生掌握本专业的词汇,从而能够完成专业文章的基本阅读任务。随着全球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2]。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了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提出了大量相关教学改革的探讨。赵永刚等[3]提出不能把专业文献翻译变成毕业设计中的一个孤立环节;提倡在本科毕业答辩中增设“专业文献翻译现场汇报”,以期提高学生外文阅读翻译能力。王江萍[4]在文章中提到大学实行英语四年不断线,在大三和大四继续大学英语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分行业特色、专业实践、综合应用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内容与重心。游波[5]等也提出了对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授课教材内容的选取考量和增加英语视频、口语交流以及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改进等。随着我校学生层次的提升,全球文化交流的加速,专业英语的学习日趋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提出了目标驱动机制下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1 目标设定

1.1 学校背景分析

高分子材料专业是我校较早进入一本招生的专业之一,在2014年开始进行一本招生。随着学生层次的不断提高,考研率逐年提升,每年考研率均在30%以上,在全校名列前茅,并且考研学生深造的学校层次也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考入985、211等高校甚至国外名校继续研究生深造学习,这就为我们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也已经越来越成为学生深造及国际化交流的重要保障。因此,有必要对专业英语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目标驱动下的教学改革。

1.2 课程分析

《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是我校高分子材料系对本专业学生开设的这样一门课。其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词汇、科技英语阅读、翻译以及写作尤其是摘要的写作方法等。通过英文文献的阅读、翻译、综述及口头报告等,综合培养学生就本专业相关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的书面及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这一工具了解本专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利用本专业相关英文书籍、教材、期刊、专利及网络资源解决其在专业学习、工作领域内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专业英语》课程的目标主要是两方面的学习:第一,本科毕业实习阶段,保证毕业论文的正常进行。其中对学生的主要任务要求是阅读少量英文文献,完成一篇英文文献的翻译及对中文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进行英文翻译;第二,研究生深造阶段,进行大量英文文献的阅读,了解课题国外研究趋势与进展;进行学术会议交流及可能的对外学术合作交流。

因此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量,并在普通英语语法基础上,熟悉科技英语的行文规律,常用句型,从而掌握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技巧,能够较为快速、准确的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并较流畅的翻译为汉语。《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查找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及毕业后及时了解专业最新进展、进行新材料的合成、开发及至国际学术交流打下重要基础。

2 课程原有现状与问题

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也已经成为学生国际化交流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做好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但分析现在通常的教学过程,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现有的教材大体上都是大多局限在非常经典的但也过久过早的一些文献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出自旧有书籍,结构句式简单,课文之间没有系统性。在廖莉芳、李新、罗毅等老师发表的关于专业英语课程调教研论文中都提及了教材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适合的教材。目前我们采用的化学工业出版社曹同玉等主编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中内容大多已在学生学习过的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出现,选文部分不能完全代表科技文献的特点(比如缺少非常复杂的长句结构)。

(2)现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基本上都是传统的灌输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记。学生听课的时候觉得不难,但是一旦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翻译,又往往出现词汇量不够、翻译出来的句子不正确、不完整以及不符合汉语习惯等。另外,大部分接受调查学生反映教师授课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或完全汉语。在辅助教学方式上,60% -80%的学生反映教师只以教材为主,板书的形式讲解词汇等,而不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3)现有的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单调。现有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只是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与翻译,在前述提及的发表的关于专业英语教研论文中,对师生的调查报告中60%以上的学生都反映教师基本都只使用单调的纯阅读或阅读与翻译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少针对听、说、写等技能对学生进行训练。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教学班级人数较多,导致学生和教师交流机会减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目前的考核方式大体上也只局限于闭卷考试,只考核学生的专业词汇识记,着重于专业文献的阅读理解与翻译,简单考查学生的英文摘要写作技巧。

3 目标驱动机制下的改革内容

针对专业英语着重保证本科毕业论文和研究生深造两项具体任务,因此我们设定了涵盖上述目标的几项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为保证这几项目标实施进展及学生对学习目标是否与我们设定的一致,我们分别就已学习过专业英语的2015级和未学习过该课程的2016级学生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题干如表1。

表1 关于专业英语学习的调查问卷

表1 (续)

在这份调查问卷中1~5题是对个人情况与意愿的了解,通过问卷反馈发现,在学习专业英语(已到大三学期)时,我校学生CET4四级考试(包括CET6)通过率在75%以下,有意愿继续研究生深造的在80%以下,学生反应能力欠缺最多的是听的能力,其次是说,然后是写作,这三方面选项的比例都超过50%,超过90%的学生认为开设专业英语重要的,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30%~40%的学生会在每周投入2 h以上的时间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中。

为此,我们改变了原来打算的以“有意愿认真学习继续深造和不打算在本专业领域内进行技术研发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课程设置方式,仍然全部按大纲要求严格完成。

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我们采用的化学工业出版社曹同玉等主编的《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其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是聚合工程的内容,第三部分是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应用。限于课程大纲规定36学时,因此一般在三部分中各选择一部分内容,其中以第一部分为主。同时,为了保证科技英语学习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入了常用无机、有机专业词汇构词法、科技英语翻译技巧、科技英语摘要与全文写作及专利文献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型说明等内容。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可知,学生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设置认可度较高,认为通过教材首先学习高物、高化已有知识会有利于帮助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的分别为79%(2016级)和83%(2015级),建议采用更多学术期刊或专利等内容的占52%(2016级)和44%(2015级)。从第7题到第11题考察学生对教学内容设置的满意度,从问卷的统计数据得出:学生对掌握专业词汇的满意度为96%(2015级),期望度是95%(2016级);对掌握文献检索并能够理解与翻译的满意度是88%,期望度是97%;对掌握论文的基本格式与书写尤其是摘要写作的满意度是96%,期望度是94%;对就本专业领域内问题进行交流的满意度是79%,期望度是97%。

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这些内容的设置与课外内容的补充使得学生能够满足专业词汇的学习,能够满足学生对论文基本写作能力的需求,在阅读专业文献与理解方面满意度较好,但距离学生的期望值仍有一点差距;在学术交流尤其中口语交流方面的满意度距离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的课程内容设置整体上来说基本能够保证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与写作。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增加听力内容。在此方面,考虑两个措施,一是提高课堂的英文授课时间,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同时争取全英授课,二是播放英文视频,包括专业相关技术或工艺等的视频或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视频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多媒体PPT方式,对教材课文内容中的科技英语长句及特殊难点句型进行简单语法分析,以多媒体补充构词法、期刊文献、专利等内容,籍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第13题考察课程设置的挑战度,即鼓励学生进入深层次学习的目的,基本满意的占44%,满意(包括很满意)的占52%。第14题考察课程激发学生的动机与学习积极性,其中基本满意占38%,满意(包括很满意)占52%,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我们课程设置与教学手段的合理性。通过基本满意数据也说明在此方面还有更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增加听说环节后,在课堂中也将试行分小组任务型教学方式,从第15题的反馈数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满意度为35%,满意和很满意度为63%),说明这也是学生比较期待的形式。

第17题与18题了解学生对评价机制的需求,目前考核方法的基本满意度为40%,满意及很满意度为58%,而期待多元化考核的比例为98%,因此改变过去传统的开卷或闭卷考试,以多次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进一步增加听说读等方面的考核方式也将是今后工作中的着重解决的问题。

本调查问卷第12题与16题考察授课教师的总体情况,其中98%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组织较好,96%的同学认为教师能够通过作业针对性地帮助同学们改进学习。

4 结论

总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过程。从教学目标入手,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辅以全面多元的考核机制,最终保证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设定的要求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本文据此提出目标驱动机制下的高分子材料《专业英语》课程的一些教学改革措施,促进学生掌握足够的专业词汇与阅读理解,进一步加强听、说、写等方面的要求,提高文字运用与语言交流能力。教学手段仍以当前多媒体教学形式为主,增加学生小组团队自主学习过程,进一步使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体系多元化。通过对2015级与2016级学生的调查问卷反馈反应了学生对上述教学改革内容的满意度较好,证实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猜你喜欢

高分子专业英语英语课程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功能高分子学报》征稿简则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多糖类天然高分子絮凝济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