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能源节约现状、差距及提升路径探讨
2019-04-15胡利明
胡利明,冯 丹,孙 腾
(空军勤务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能源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能源节约对提升能源效率、调节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促进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排名仅次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国,但在能源保障供应、可再生能源发展、立法保障等方面却远远不如发达国家,要想尽快迎头赶上,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健全技术研发体系、能源价格体系、产业结构体系、能源法律体系、环境教育体系,促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向低碳经济调整。
1 国内外能源节约现状
1.1 中国能源节约现状
随着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绿色经济覆盖面不断扩大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入进行,我国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节能降耗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促进能源转型的政策文件,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能源转型路径。2006~201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减少34%,节约能源达15.7亿吨标准煤,2016年中国引领可再生能源继续增长,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贡献了40%,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1]。2017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4.9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同比增加约1.5个百分点,煤炭比重减少约1.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约3.7%。在能源消费方面,长期以来形成了单一的煤炭型能源消费结构,如表2所示,煤炭比重一直在70%上下波动,远超过其他能源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石油消费量基本态势波动很小,天然气和水电消费量基数小、增速快。新常态下,能源消费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增速普遍放缓,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逐步放缓,由2012年的40.2亿吨标煤缓慢增加到2016年的43.6亿吨标煤,相应的增速由3.9%下降到1.4%,增速回落了2.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格局已初步构成,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2]。
表1 全国历年能源消费情况
1.2 美国能源节约现状
美国的能源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总值都居世界前列,能源储量也十分丰富。美国推行“能源独立”理念,注重提高能源自给率,在2013年时美国的能源自给率达到84%,并大力实施页岩气革命,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2014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3896.4亿m3,占天然气总产量的43%,EIA预测,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55%。美国以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作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增强个体节能意识,减免节能产业的税收额度,开发和替代可再生能源,实施能源品种多元化战略,提高国内多种能源的生产能力,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减少对外能源依存度。在立法保障方面,美国连续出台《1970清洁空气法》、《2005能源政策法》、《2007清洁空气计划法》、《2007清洁能源法》、《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2009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和《2010美国电力法》等,其中《2005能源政策法》系统性的强化了能源节约标准和能效标识要求,包括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和要求出台提高产品标识效力的制度等。在标准制定方面,美国的能效标准已涵盖美国生产生活中所有的电器设备。美国在提交的自主贡献文件中提出了"到202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6%~28%,努力达到28%,相当于碳强度下降50%"的中长期目标。
2 国内能源节约存在问题
2.1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能源强度不断降低,但受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发展方式粗放的影响,以及能源科技整体水平与能源结构转型要求不适应,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支撑引领作用不够强等问题依然存在[4], 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3.7吨标准煤/万美元,是2015年世界能耗强度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1倍(按照2015年美元价格和汇率计算)[3]。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单位GDP能耗看,中国、俄罗斯的单位GDP能耗居于世界第一、二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2016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的能耗是0.58吨标准煤/万元,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存在很大的节能空间。
表2 中美两国化石能源与清洁燃料的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2 研发能力尚未突破
我国节能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存在技术上的一些短板。我国在建筑的节能方面远远不如发达国家,例如卫生器具方面,发达国家大多采用节水排水装置,座便器水箱的配置都是3L或6L排水量,排水箱封闭难以打开,另配有室内新风系统、中央吸尘系统、热量回收系统等,而在我国少有。在采暖能耗上,我国外墙的传热系数高于发达国家2.5~3.5倍,屋面高于2~5倍,外窗高于1~2倍。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对建筑节能技术的综合研究能力较为重视,美国有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有很多子实验室,分别从事新型建筑材料、新能源等不同研究内容,并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及时投入市场;而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团队凝聚力不足,团队能力发挥不够,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低下。
2.3 政策体系存在不足
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节能除了具有市场推动的性质以外,还具有公共事业的性质,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4],所以政府必须参与市场调控。我国在节能政策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很大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节能大项目的媒介功能尚未得到完全发挥。美国为推进节能,推出“能源之星”、“绿光”等大项目,相比之下,我国虽然设定了节能重点项目,但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显然不够,媒介功能也未得到充分利用;二是税收制度不够灵活,国外的大气环境质量随着能源环境税收的完善而不断提高,而在我国,由于部分税种的缺失或是税种设计当中存在着问题,能源环境税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其功效;三是节能监察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各地节能监察的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和监察机构,二者职能重叠,且行政机关权力过大,执法专业水平欠缺;由于缺乏统一垂直管理的机制,节能监察职能分散于各地不同的部口,整个监察体制比较松散,执法力度不足。
3 加快提升我国能源节约利用的主要路径
3.1 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发挥两种资源的积极作用
节能环保产业是典型的科技密集型产业,建设研发中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步骤。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入大量资金,推进节能、降耗、“三废”综合利用以及新能源领域技术研究开发和市场推广应用,争取尽快突破技术瓶颈,改变以往低效利用方式,发挥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种资源的积极作用,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政府财政预算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为研发中心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坚持走官产学研相结合的路线,加强企业联盟和资源整合。在国家政策主导下,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发,突破上游关键元器件、关键材料和专用装备的关键技术。三是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人才知识体系的多层次性培养,如清洁能源研究人才、能源替代和资源回收利用、工艺替代和工艺流程优化技术人才等;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坚决做到因才适用、人尽其才。
3.2 打破能源资源垄断体制,利用市场调节能源价格
在有效市场环境中,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可以实现能源配置达到最优。通过提高地区市场化水平, 打破能源资源垄断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能源流动,是提高能源效率的有效途径。一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能源投资。国有工业比重的增加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负向影响,而非国有工业的发展壮大对能源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要深化能源领域的机制体制改革,为民间资本参与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能源资源替代、工艺设备优化、新能源和水电开发利用产业建设。二是持续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鼓励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对双方进行监管,引导国有能源企业进行股权配置和治理结构的改善,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和工作效率。三是健全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形成公开透明的监察机制以及价格调节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逐步建立起能够反映能源供需关系和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3.3 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关注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
从国外能源公司建立循环经济的实践看,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必须从源头抓起,抓住几个关键环节,确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区域。一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节能型产业体系。
我国现阶段应大力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如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使用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改造给予鼓励和支持,不断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逐步实现我国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抓住生产关键环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抓住资源开采环节、资源消耗环节和废弃物产生环节三个关键点,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效率。三是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向发达国家学习如能源价格浮动机制、排污权交易机制、能源效率证书等,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益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