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4-15王智黔彭智简月奎赵安菊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椎板退行性脊柱

王智黔 彭智 简月奎 赵安菊(通讯作者)

(1 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2 贵州省人民医院综合科 贵州 贵阳 550002)

目前临床常见的骨科难治性疾病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其主要是指机体神经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导致患者表现为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其主要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高,主要原因是患者抵抗力或免疫力减退,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极易产生影响。临床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是以手术为主,但选择术式方面仍具有争议,因此以患者病情为基点,切实采取对症的手术方式对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为分析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研究组(n=28):男15例,女13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9.05±8.42)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19±1.23)年;对照组(n=28):男15例,女13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9.34±8.51)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27±1.36)年。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选择性减压术: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合理指导其取俯卧位,以棘上韧带为基点行手术切口,剥离椎旁肌且对责任椎间隙实施定位,切除黄韧带形成1.5cm左右的小窗,将上下关节突增生组织加以咬除,扩大侧隐窝后壁且松解神经根,若患者属于双侧狭窄,则采取同样的措施给予其开窗减压。

研究组采取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给予患者硬卧外麻醉,取俯卧位以腰椎后正中位置行手术切口,将双侧椎旁肌与骨膜剥离,确保患者双侧椎板能充分暴露,常规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其中固定,切除椎板、增生骨赘、软组织与棘突,适当扩大神经根管与侧隐窝,若患者存在腰椎间盘突出,则需将椎间盘摘除,充分应用刮匙与髓核钳将髓核摘除,安置椎弓根棒撑开加压后固定[1]。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避免感染,48小时后将引流管去除,早期开展康复锻炼促进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参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手术效果成反比。

参考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2],JOA评分与手术效果成正比。

术后测定两组发生下肢疼痛、感染与神经根管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效果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JOA与VAS评分

两组治疗前JOA与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JOA评分高,VAS评分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JOA与VA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JOA与V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JOA评分VA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2815.28±3.5324.39±4.217.24±1.312.56±0.59对照组 2816.46±3.0221.57±3.167.19±1.253.32±1.15 t 1.34402.83470.14613.1114 P 0.18450.00640.88440.0030

2.2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下肢疼痛、感染与神经根管狭窄并发症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率对比[n(%)]

3.结论

目前临床常见的老年骨科疾病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症,主要诱导因素是腰椎管或神经根管发生病变,患者往往表现为腰腿疼痛等症状,早期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极易导致机体发生神经根坏死,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是以手术为主,但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具有差异性,单纯选择性减压术主要是切除责任节段的关节突、黄韧带或椎间旁增生组织,彻底解压中央椎管与神经根管,但极易破坏患者的脊柱后方结构,对脊柱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欠佳。

有研究报道,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能提高手术效果,其对腰椎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有效对患者的脊柱畸形纠正,合理维持椎管形态与管内容量,对神经组织加以保护,显著提高融合率,便于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鲁驷原,熊福军,周劲松等研究中指出[3],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能改善预后,缓解疼痛感且改善腰椎功能,降低并发症率,具有时效性。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JOA与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JOA评分高,VAS评分与并发症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能促进其改善其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率,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全椎板退行性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探究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微创减压融合术与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比较研究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