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X”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9-04-14周华东
周华东
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开始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转型,而阅读素养又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成为阅读大国》调查报告中指出:“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基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关键问题。2019年秋季,统编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依托统编教材实现从教师的“引导阅读”向学生的“自主阅读”、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从“低效阅读”向“高效阅读”的转变呢?
一、“1+X”模式的意义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了“1+X”的模式。他指出:“实施“1+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指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采用“1+X”的办法,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即多文本阅读模式。这种阅读模式的提出,符合国内外阅读素养培养和发展研究的潮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有两大板块:一是教材中的课文,二是课外的整本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教材中的精读课文,虽然习得了一些阅读方法,但用这些方法来阅读整本书,事实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整本书不仅内容浩大,情节复杂,而且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书隐含的情感也委婉曲折,导致学生的阅读常常低效甚至无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由于“1+X”中的“X”是“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就降低了学生阅读的难度。同时,它与“1”相加,就形成了多文本结构。由此可见,“1+X”模式在“1”和整本书阅读之间搭建了一个崭新的阅读平台,填补了长期以来学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空白点”,形成了“单文本一多文本一整本书阅读”的完整链条,有利于渐进式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1+X”作为多文本阅读方式,也反映了我们生活阅读的常态。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形,当读者阅读某一篇文章时感到不过瘾,或者了解得还不够全面时,就会自主寻找类似的文章来读,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实施“1+X”模式也是连接学校阅读和生活阅读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显而易见,这种新型阅读模式不仅可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而且还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品质。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课文無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不仅是范例,而且也是适例(适合学生阅读)。那么,如何从教材中的“1”链接到教材外的“X”?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指出:“在当前这个阅读资源丰富到泛滥的时代,阅读什么甚至是一个比是否阅读更为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对孩子的阅读进行引导,而只是顺其本性,我们就不能指望有什么高质量的儿童阅读。道理很简单,孩子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还不成熟,判断能力尚不可靠。正确的儿童阅读,应当是在校长、老师以及有见地的家长指导乃至监督之下的阅读。”这就让教师拥有了“编者”的身份,有了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当然,“X”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考验着教师的专业功底和阅读素养。
二、从读懂“一篇”到读通“一类”
“1+X”是一篇课文附加同类或者相关作品的模式,是将具有或者能够建立某种关联的多个文本,按一定原则组合而成的阅读整体。笔者认为,“1+X”模式并不像许多教师所理解的只是追求阅读的数量,多文本组合的合理性才是其本质追求。此外,“X”并不只限于文章,而指的是文本。我们必须依据“1”的内容,确定学习主题,制订教学目标,同时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将有内在联系的文本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阅读内容的结构化。在具体选文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人文主题”选文。“人文主题”内容宽泛,包括祖国风光、爱国情怀、人间真情、人与动物等。根据不同的人文主题,选择相应的文本,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如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的《草原》一课时,可以将《长江三峡》《美丽的小兴安岭》等作为“X”进行多文本阅读,学生就能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山河,更能激发起爱国之情。
二是围绕“文章体裁”选文。根据“1”的体裁,选择相同体裁的相关文本,组织学生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握这一类体裁文本的特点。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的小古文《守株待兔》时,可以与另外两篇小古文《揠苗助长》《掩耳盗铃》构成“1+X”组合,让学生从学习《守株待兔》时习得的小古文阅读方法,来学习另外两篇,达到丰厚学生底蕴的目的。
三是围绕“表现手法”选文。课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借物喻人、侧面描写等。可以根据“1”的表现手法,让学生阅读类似的文本。如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开国大典》时,“学会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是本课的一个主要教学目标。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十里长街送总理》《谁是最可爱的人》两篇文章中截取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的相关段落,作为“X”进行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
四是围绕“文章作者”选文。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放在一起,学生就可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写作风格,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中陆游的《示儿》时,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泊水村》进行“1+X”的组合,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满腔悲愤就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当然,进行合理的文本组合只是“1+X”阅读的前提,更重要的是通过梳理分类、比较异同、拓展联系、系统整合等,引导学生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关注文本语言特点、意义建构、结构特征以及写作方法等,从而使阅读由原有的读懂“一篇”走向读通“一类”。
三、比较、整合是1+X”阅读的必然要求
“1+X”既然是多文本,那么它的阅读方式与单文本阅读相比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比较和整合是必不可少的方法。道理很简单,分开来看,“1+X”是多个文本,多文本阅读属于比较阅读。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文因素加以比照、分析、归纳,辨别出被比较因素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多文本阅读。合起来看,“1+X”应该是个整体,它需要整合。没有整合,多文本阅读仍然是“碎片化”阅读,它不可能生成超越这些“碎片”的新观点、新思想。单文本阅读也有比较,但主要是纵向比较,缺少横向比较,思维的广度不够。单文本阅读也需要整合,但整合仅限于单个文本,范围较小,思维的深度不够。因此,比较和整合是“1+x”阅读的必然要求。
由于多文本阅读将多个文本视作一个整体,因此其中的比较除了常见的纵向比较以外,更多的是进行文本之间语文要素的横向比较。笔者在实践中,不仅十分注重字与字、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表达手法之间等微观方面的比较,而且更注重题材、主题、体裁相同或相近的文本,或主题、题材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本之间宏观方面的比较。而比异求同的过程,往往也是比较与整合相结合的阅读新方式的体现。
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他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写《忆江南》时他离开苏州已有十二个年头了,但苏杭的秀丽风景、人情冷暖都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词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忆恋,写下了一组《忆江南》词。教材中选编的是其中的第一首。笔者把另外二首《忆江南》作為“X”,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中着重进行“横向比较”。
一是比较不同之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就有了不同的发现。从描写的内容上比较,第一首写到了江花、江水,第二首写到了桂子、潮头,第三首写到了吴酒、吴娃,学生形象地称之为“大景”“中景”“小景”;从描写的方法上比较,第一首着重写色、色彩艳丽,第二首有香有声、动静结合,第三首写酒写人、物人合一……分别描绘了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二是比较相同之处。通过比较三首词的共同之处,学生就可以发现诗词创作的规律。从格式上看,三首词都是五行,每行的字数分别是三、五、七、七、五,都是二、四、五行的尾字押韵;从内容安排上看,第三、四行写景,第一、二、五行抒情;从情感表达上看,反复诵读三首词的末句,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白居易对江南的忆念和向往之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三首词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融为一体,并对词牌名《忆江南》的表现形式有了初步印象。
四、提高“1+X”阅读实效需要思维策略
现在许多教师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1+X”的功能主要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笔者认为,如果仅仅为了增加积累,那阅读会成为一种负担;而“1+X”的功能,本质上则是一种思维训练。因此,实施“1+X”阅读模式,不是一味追求阅读数量之多,也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而主要是思维训练,这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正像有的学者所说,现在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是对的,但还要加上一句话:会读书。一个人如果不会读书,读了也等于白读。什么叫会读?聚焦思维、学会思考的阅读才叫会读。这是有效阅读的根本。“1+X”阅读模式非常重要的一个着眼点就在于通过多文本阅读发展学生思维。
怎样开展“1+X”的有效阅读呢?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相比单纯的技能训练来说,策略教学要有效得多。在众多的教学策略中,思维策略无疑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思维策略有信息辨识与提取、比较与分类、推理与分析、整合与诠释、评价与反思等。在单文本阅读中,思维策略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证明,但在“1+X”阅读模式中,思维策略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是下一阶段阅读教学研究和探索的重点。相信在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1+X”阅读模式必将在推进和深化我国阅读教学改革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