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作规律细读古诗

2019-04-14赵璟尹逊才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景物古诗思路

赵璟 尹逊才

目前使用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相比以往各版本教科书,古诗篇目大幅增加。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古诗篇目的大幅增加使广大一线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古诗教学之所以困难,笔者认为,其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很多教师读不懂古诗,进一步说就是缺乏解读古诗的有效策略。

诗歌是诗人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一种写作,既然是写作,就一定遵从写作的基本规律。“写作是一种思维外化的活动,即把大脑中的思维内容形式化为可见的文字形式,实现由思维向文本的转化。文章的结构模式来自作者相应的思维模式。”因而,只要我们遵循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就能找到解读古诗的有效策略,深入地解读古诗。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调动感官,捕捉古诗的意象

诗歌主要通过意象来传递情思。所谓“意”,就是作者的情思;所谓“象”,就是作者表达情思时用的形象。抽象的情思在脑海中是不可见的,为了使其可见,优秀的诗人往往通过所见、所听、所触、所嗅、所尝乃至所想的事物来表达,这些事物在诗歌中就被称为意象。意象选择恰当,就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所描绘的意象愈具有活动力,在读者潜在经验世界中唤起的共鸣也便愈强烈”。因而在解读诗歌时,读者要善于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及想象,发现诗人运用的各种意象,并调动生活经验,感悟诗人所用之“象”、所表之“意”。

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是诗人目之所见,显然是视觉意象;“乌啼”是诗人耳之所闻,因而是听觉意象;“霜满天”则是诗人目之所见以及身之所感,是视觉意象与触觉意象的复合。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意象传递情感的呢?我们先来看“月落”。何时月落?月落之后光线有何变化?如果月亮是傍晚升起,那么月落应在夜半时分或之后。也就是说,张继很可能到了凌晨依然未眠(一个人在心事重重的时候,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月亮落下去的时候,周围的光线一下就暗淡了,周围的世界是一片漆黑的、模糊的。仅一个“月落”,我们便隐约窥见了彼时张继的低沉心情。再来看“乌啼”和“霜满天”。乌鸦的啼叫在静夜之中显得格外的嘶哑和悲怆,让人更加感到凄凉;秋天的夜晚,冰冷的水面很容易形成雾气,显然彼时的张继感到了湿冷,同时也看到了弥漫的水雾,如同霜降。在这样冰冷的环境之中,在这样凄凉的声音之中,在异乡漂泊的人怎么能够安然入睡呢?这些意象本身不就是愁苦的外化吗?于是第二句呼之欲出:“江枫渔火对愁眠。

再如杜甫《绝句》的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是调动了各种感官去塑造意象。其中,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显然是视觉意象。诗人主要突出了这几个意象的色彩。色彩是人的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人们对色彩还赋予了某些特定的含义,“任何一种颜色本身都没有什么感情和语言,但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经验可能会引起某种联想、触发感情,再加上不同的人性格、经历、情绪不同也会对色彩有不同的感受”。因而有的专家指出:“色彩具有社会属性与象征意义。”人们对色彩形成的认知经验将作用于人的心理,使人在面对不同的色彩时产生不同的感受与联想。比如黄色往往给人明朗、愉快的感觉,绿色往往给人宁静、生命、活力、青春、希望等感觉。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使用的四种色彩“黄、翠、白、青”都是充满活力、希望和愉快的色彩,并且这些色彩搭配在一起,也呈现出活力和清爽的整体视觉效果。由此可以得知,诗人面对春天的事物,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再加上听觉意象“黄鹂鸣翠柳”,清脆悦耳的鸟鸣宛如一首欢快的乐曲,让人沉醉其中。这些意象传递的不正是杜甫内心的喜悦吗?

物象的选择依赖各种感官。各种感官在感受事物时的角度不同,对此有所了解,有利于我们去分析诗歌作品。视觉往往侧重于事物的形状、色彩、大小、远近,听觉侧重的是声音的强度、频率,嗅觉侧重的是事物气味的浓淡、香臭,触觉侧重的是事物的软硬、粗细、温冷、湿干,而味觉则侧重事物的酸甜苦辣咸。人的感官在适应这个世界时形成了人类特有的“适应阈”,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就是舒适的,超出了这个范围的就是不舒适的。比如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葡萄美酒夜光杯”,这里有视觉也有味觉,诗人看到了葡萄酒及其色彩。西域的葡萄酒可能是宝石红的,也可能是幽红的,都是热烈的色彩;它的味道带有西域阳光特有的醇香,是让人味蕾为之兴奋的,其酒精是让人为之血脉偾张的。总之,这是让人舒适、陶醉的“美酒”。加之放在稀世珍有的夜光杯里,它的色彩就被衬托得更加娇艳欲滴,让人不自觉地想痛饮。单从这句来看,作者就是写一种舒适的感觉,抒发一种热烈奔放的情怀。而到了“醉卧沙场君莫笑”,诗人就不那么写了。卧在戈壁荒滩坚硬而冰冷的沙石上,这就超出“适应阈”了。这里在写军人粗犷豪放之情的同时,也在提示军旅生活的艰辛。所以写到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将这种伤感投掷到茫茫的历史时空,提出了人生的哲学思考: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充满了无限的伤感。因而,这首诗既不是欢愉的,也不是悲伤的,而是二者兼有兼容,表达的是一种复杂的思绪。

二、探寻时空,厘清古诗的思路

有人认为,诗歌是灵感来了之后文字的自然流淌,根本没有什么思路可循。事实上,只要肯放下成见,优秀的诗歌大多思路明晰。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思路就非常清晰。我们先来看“鹅鹅鹅”,这是听觉意象还是视觉意象呢?如果将其视为听觉意象的话,那么这首诗歌的思路就很明了了。第一句從听觉来写,后面的三句则从视觉来写。也就是说,当年的小骆宾王先听到了鹅的叫声,紧接着发现了鹅,这不是很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吗?再来看第二句到第四句,诗人自上而下对这只大白鹅进行了描写:先写其项之形,又写其羽之白,最后写其脚掌之红。在这个观察过程中,诗人天才般地突出了大白鹅的色彩美及其所处环境的清洁之美:洁白的羽毛,鲜艳的脚掌,碧绿而清澈的江水。这是一只多么惹人爱恋,让人愉悦的大白鹅呀!这哪里是一只大白鹅,简直就是一位优雅的君子啊!

再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果我们注意到这首诗描写景物时视线的远近,就会惊喜地发现一个秘密:原来诗人在描写这棵柳树时,先是远观,整体勾勒形状;然后渐渐走近,勾勒其在春风中柔嫩、飘摆的柳枝;然后再走近,仔细观察那刚刚吐露的叶芽;最后,作者体悟自然,欣喜而雀跃,是呀,正是自然才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让万物复苏、萌发。这个渐渐走近的过程,就是作者被逐渐吸引的过程。

写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提出质疑:以上两首诗的思路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呢?其实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那些能够被后人认可的作品,其思路无一例外地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或者阅读思维。既然是规律,就有相似性。诗歌的思路无非体现在诗歌的时间(先后快慢等)和空间(高低远近等)的安排上。下面把三首诗放在一起分析,就能更清晰地看出这种规律来。

第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第一句描写的是天空的景物,因而,我们给它标个方位“上”;第二句描写的是地面的景物,我们给它标个方位“下”;第三句描写的是远处(姑苏城外)、高处的景物(寒山寺),我们标识为“高远”;第四句描写的是近处、低处的景物(客船)。综上,上一下一高远一低近,这就是诗人描写景物的思路。第二首是杜甫的《绝句》,诗人描写景物的思路是“下一上一高远一低近”,仅仅是第一、二句的顺序与《枫桥夜泊》相比略有变化。第三首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第一句描写低处的景物,是下;第二句描写树上的景物,是上;第三句描写高处的、远处的景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雨来自天空(高),水来自山上(远);而第四句则是描写低处的、近处的景物。其景物描写思路与杜甫的《绝句》是一样的。

这三首诗歌的思路都是试图将景物构置成一个立体的空间,形成上下、远近、左右、前后等景物之间的逻辑互动,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空间之中,感受作者的情韵。

三、品字析句,挖掘古诗的内涵

诗歌是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厚的含义。所以古人形容写诗如同“百炼精钢”,尤其注重对文字的推敲。因此在解读古诗时,要对诗人的用词用字仔细品读,方能不负其苦心孤诣。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谓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饱蘸深情,必须仔细品读方可。我们这里只分析第一、二句。读者得首先了解“渭城”在哪里。“渭城”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在长安(今西安)西北大约五十公里处,也就是说,王维当时不是在长安城外送元二,而有可能是将元二一直送到了百里之外的咸阳,这本身就足以说明两人的情感之深。再进一步想,以过去的交通水平,早晨送是来不及的,很可能是头天晚上就送过去了,那么两人在头天夜里有没有喝酒送别?有没有聊至深夜?这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为何第二天一早又要喝酒送别?有了这个疑问,句中“朝雨”的韵味就丰厚了:初春的早晨,下起了蒙蒙细雨,使得行程暂时受阻,两人再次获得了短暂的相聚,再次饮酒送别,叮嘱的话语昨夜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但是离别的愁绪越来越浓,因而两人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酒,伤感如同窗外的细雨一样,蒙蒙而冰冷。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第二句也就好理解了:车马扬起的尘土被细雨打湿,落到地上,這是深深的挽留;两旁房舍也被雨水冲刷得青黑,寂静而伤感;路边的杨柳被雨水浸润得格外清新,挽留之意格外显豁。可以说,诗人字字写景、写事,但又字字写情,景中含情,情投以景。只有仔细品读,反复品读,才能够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

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三、四句中的“孤、远、尽、唯”,亦都值得品读。“孤”,帆本无所谓孤独不孤独,所谓帆之孤独,实则是诗人李白内心孤独情感的一种外显;“远”“尽”“唯”三字,说明李白在这里驻足长留,一直到白帆越来越远,与天空融为一体,再也看不到了,他还没有离去,最后所见只有江水滔滔奔向未知的远方。只有通过对这些字的品读,方可深切体会到李白与孟浩然的情感之深。

四、诵读体悟,关注古诗的音响

正如汉字是世界上最善于表情达意的文字一样,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性也体现在其形式本身,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中也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诗韵与心韵是密切相关的。舌位较低、较后的元音听起来响亮一些,我们称之为洪音;舌位较高的元音听起来低沉一些,我们称之为细音。洪音之字一般代表宏大的观念,如崇高、宽阔;细音之字一般代表狭小的观念,如纤细、逼仄等。比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用的是“东”韵,声音宽宏。试想,一个垂死之人是何等的虚弱,但是一想到国家大事,声音慷慨激昂,实在让人热泪盈眶。

以上谈的是用韵,其实除了韵脚,诗句的用字、声音的洪细也能体现作者的情感表达。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字音大多带有“i”这个音,“i”的开口度非常小,因而这两句的声音就都纤细,读起来让人有一种宁静、沉思之感。这种声音正与诗人所描摹的寂静园林环境非常契合。这两句中只有一个字音较为响亮,那就是“扣”,但其音也并不宏大,从声音上即说明这是用指头扣敲,力量和声音都不会很大;此外,后面的“不开”,诗人又特意唇音连用“jiǔbù”,使声音拗口,造成阻塞之感,因为门没开,自己游览的意图没有实现,声音与行为契合。而到了后两句,因为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内心的欣喜之情爆发,所以诗人用了“满园、红杏”两个洪亮的声音,并形成叠音以放大欣喜的感觉,从而让喜悦之情充分释放出来。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并非没有策略。只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了悟艺术的原则,其实是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解读的。小学生并非没有理解能力,如果能够有效引导,其诗歌理解能力会逐渐提高。

猜你喜欢

景物古诗思路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我的思路我做主
写好家乡的景物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