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农工程类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探索与实践

2019-04-14田笛曹娟娟崔岳宁朱玉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准资助育人大学生

田笛 曹娟娟 崔岳宁 朱玉龙

摘要:涉农工程类大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是大学生思政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探索了以夯实基础、精准铺垫、需求导向、立体资助为主体的育人体系,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向精准化的新发展。

关键词:涉农工程类;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0-0118-0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陈宝生部长的讲话中提出要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努力提升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是一个学生人数多且困难生人数多的学院。2017—2018学年,工学院有不同程度经济困难学生270人,占学院本科生总人数的24.73%。对困难学生群体的关怀、培育一直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做好资助工作,可以切实帮助学生、家庭乃至乡村获得摆脱贫困的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资助工作在工学院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工学院本着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培养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新的一年里,工学院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学习新的工作要求,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坚持创新理念,加强精准资助。常规性工作夯实基础,困难走访工作铺垫精准,深度约谈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立体资助,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的杠杆作用,达到卓越的育人成效。

一、常规性工作夯实基础

新生入学时,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会、奖助政策宣讲会、新生班会、微信平台宣传等来帮助同学们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和我校资助体系及资助项目。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信息的基础,同时不要有心理负担,鼓励每一个存在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学生都提出申请,减轻家庭因学负担和确保学生的教育成功并顺利成才。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学生提交《中国农业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调查表》原件,班主任一对一约谈申请学生,记录学生的详细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班级民主评议、年级认定小组讨论复审、学院审核和上报学校认定相结合的原则,以定性考察和定量考核的方式进行。

2.助学金工作,学院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资助办公室,评审工作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本年度奖学金的评选结果、经济困难资助情况和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定人选。

3.勤工助学工作,工学院内部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各系、实验中心、实验室、办公室等用工单位提出岗位申请,学生提出勤工助学申请,学院依据用工单位的勤工助学岗位需求,推荐符合要求的学生,并配合用工单位进行选拔录用。勤工助学工作要求在学生课余时间从事,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向学生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学生可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分期偿还。鼓励申请困难认定的同学都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减轻家庭负担。

5.减免学费工作,针对部分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缴纳学费确有困难的学生,建议申请减免学费。学院在认真听取班委会和班主任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初审,上报学生工作处。

6.奖学金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奖优的原则,依据学生上一学年的学习情况及综合测评成绩评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充分发挥评奖工作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

做好以上各项常规工作,建立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及动态调整机制。

二、困难走访工作铺垫精准

工学院学生工作队伍每年寒、暑假走访学院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通过家庭实地走访,不仅对学生本人家庭情况有了准确的掌握,而且对这一区域经济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对这一区域未走访的学生家庭及未来要录取的学生的经济来源、收入有所了解。对于因学生表述能力的差异或家庭情况复杂、申请时纸质材料不能完全表述家庭情况,使一部分真正需要資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得到同学、辅导员的认可。家庭实地走访,很好地保护了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隐私,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波动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感恩意识。另一方面,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入学之初依赖思想严重,不少学生进入这样一个误区:没钱上大学,就“等国家、靠政府、求学校”;也有部分家庭对国家、学校资助政策不了解,为孩子的大学生活忧心不已;有的家长在学生上学前四处筹钱给孩子交学费、集生活费,学院通过家庭实地走访,对于国家各种资助政策给予正面引导,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坚定求学信心,增强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并且了解到家庭、学生的诉求,精准资助,有效帮扶。

三、深度约谈以需求为导向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辅导,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给予帮助与支持,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听取同学的问题疑惑,多做交流反馈。

1.对于初上大学不适应的学生,包括参与学生活动、学生工作以及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倾听学生倾诉,凭借自身经验和对学校各项制度的了解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培养提高与人交际的能力。

2.將心理资助提到资助的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去经济需求以外的其他心理需求,对于因同学间生活条件和学习能力强烈对比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首先要冷静分析问题症结,真挚地与学生交流以建立信任关系,在思想工作过程中引导同学妥善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

3.对学业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班级同学一帮一、学院课程辅导课、班级自习等方式来取得进步。工学院设立了“学长答疑坊”,由高年级学习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学长学姐定点、定时开展答疑,不仅有各类科目知识点、题目的答疑,也有学习方法方面的传授、解答。

4.在个性化资助方面,学校有“添翼工程”、“翱翔计划”、大北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基金项目、出境交流、文化之旅、暑期学校、职场训练营等项目,及时向学生传递信息,鼓励报名申请,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力。

四、全方位立体资助

资助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其实施过程中彰显着平等公正、爱国感恩、诚信友爱、自立自强等价值观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是经济上的物质资助,是还包含有道德滋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做好经济资助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精准资助、个性化资助,坚持立德树人,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氛围,注重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

进一步探索全方位立体资助模式。工学院的“励耘班”感恩教育项目,至今已是第三期,每期在经济困难学生中选拔一定比例的同学成立“励耘班”,结合工学院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对该班级同学进行培养、引导及再塑造,激发困难学生内心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真正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励志成才,服务社会。在困难学生中树立典范,成为感恩教育的宣传者和引领者。真正做到使“励耘”不止成为一个称呼,而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ecise Funding Education System for Agriculture Related Engineering Students

—Taking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IAN Di,CAO Juan-juan,CUI Yue-ning,ZHU Yu-lo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paper,taking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explores the education system with solid foundation,precision paving,demand oriented and three-dimensional support,and promote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work of financ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to the precision.

Key words:agriculture related engineering;college students;precise funding;educating people

猜你喜欢

精准资助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