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际合作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9-04-14冯伟兴贺波叶秀芬池海红郭卓维王磊
冯伟兴 贺波 叶秀芬 池海红 郭卓维 王磊
摘要:博士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获取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來源。因此,博士生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首先探讨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然后分析国内现有博士生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依托国际合作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国际合作;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0-0101-03
创新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利用和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进而形成新的物质形态。从社会学的概念来看,创新是指人们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已获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一种活动。从这个角度说,创新的本质就是突破,也就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或是旧的常规戒律。
若想取得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博士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无论在培养数量还是培养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就创新能力而言,仍亟待提高[1]。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博士研究生认真完整地体会一个课题从构思、规划、实施、完善、改进、提高直至完成、总结、成果产出的全过程,实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博士研究生创新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依托国际合作的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期提高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
一、为什么要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他深刻地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等同于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讲,实现科技创新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2]。
我国将创新人才定义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从学历角度看,博士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博士生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高度密切的关系。对博士生的培养环节不仅要包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包括对其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3]。
二、制约我国博生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分析
1.博士创新能力培养环节薄弱。创新是这个时代关注的焦点,博士生作为高水平人才成为了创新培养的主要对象。因此,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下,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还相对较薄弱。
在多年的求学过程中,许多博士生习惯于按时上课、听从导师的安排、完成导师布置作业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些盲目的“听话”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习惯性地听从安排,在学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不够。这些问题在许多国际大赛上都有显现。相比于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的学生,中国学生在计算、记忆等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水平,而在自主创新能力上表现就显得不足。因此,现行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受到很大的束缚,创新能力得不到开发与培养[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尤其是攻克一个难关时,许多博士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5]。
2.博士课程缺少灵活性。进入博士阶段,博士生课程培养的着眼点应紧追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经过了学士、硕士阶段的学习,博士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水平。因此,在博士阶段的培养中,不仅要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更应为学生引入所研究领域及其交叉学科的最新发展,扩宽博士生视野。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博士课程的设置上大概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授课内容过于陈旧。大多数高校的部分博士生课程通常沿用多年,授课内容是较成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课题的研究内容严重脱节,缺乏探索性的学科前沿。(2)课程类别单一、片面。由于教学资源和学时限制,博士生课程开设门数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上,这不能满足博士生课题研究的多样化需求。(3)课程设置框架性强,缺少跨学科课程,学生思维受限。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博士研究阶段的课题大多需要跨学科知识,这样才能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
3.博士课题的选择过于盲目。博士课题的命题体现了深厚专业知识与创新性的结合。博士生需要在查阅大量文献,做了细致充分的调研后,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并在对问题的探索中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问题是完成博士阶段研究的基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要重要。”尤其对于刚进入博士研究阶段的学生来说,提出一个出色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许多博士生在课题选择上盲目参与导师课题。这不仅跳进别人研究的框架里,而且可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从而造成部分博士生消极对待课题研究,发挥不出主观能动性。
攻读博士学位并不是为了解答世界层面的大问题,而是为了培养博士生进行独立研究的技能。博士研究生的课题应当包括从构思、规划、实施、完善、改进、提高直至完成、总结、成果产出的全过程,这是成为原创性科研人员的必经之路,所以对博士生的培养应让其多思考、多实践,不要害怕他们走弯路,更不应简单地让他们参加导师的课题。
4.博士毕业衡量标准单一。博士毕业标准不仅是对博士生学习水平的检验,更关系到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鉴定。当前博士生的毕业标准主要是博士阶段在国内或国际上相应领域内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这种检验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学生急于发表文章,忽略了课题的深度;另一方面,博士的创新能力是多方面的,很难靠一两篇文章评估。所以,这种衡量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总结、运用能力,但很难约束考核的真实性,致使某些学生钻了空子,敷衍了事。我们一位合作的国外教授关于博士毕业论文的一句话非常值得深思:“博士毕业论文不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奋斗的终极目标,而只不过是他经过奋斗成长为一名合格博士毕业生之后的纪念品而已。”
三、美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分析
1.開放性的博士培养体制。美国是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生教育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皇冠。美国高等教育的特征表现为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干预为辅的开放型运行体制[6]。在美国,本科生大学毕业以后,如果想继续深造,尤其是向科学方面发展,那么他可以直接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换言之,在美国读博士的学生大多因为他们对所研究领域有着深厚兴趣。这种兴趣会促使他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进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规范的选课要求。在美国,博士生被录取以后,通常会有一套规范的选课要求。例如,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博士生,指导选课的导师会参考学生以前的程度和修过的课程,因人制宜,制定适合每一个博士生的课程计划。在所选的课程中,还会注意内外兼修,不但要学习本专业的课程,还要适当学习跨专业的课程。
选课计划订好以后,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跟导师商量,修改这个计划。一旦学生修完了计划中所有的课,便可申请博士资格考试。博士资格考试不合格者将被取消博士资格,而且博士课程的成绩还关乎到未来就业。在此压力下,博士研究生学习非常刻苦也就可以理解了。
3.广泛的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认为:“一些现代科学的最伟大的发现依赖于不同来源思想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只有当不同中心思想的工作者聚集一堂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样的伟大发现。
美国大学的每个学科的每个团体都会经常邀请本领域的知名学者做报告。这些与会者除了报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外,还与大家讨论哪些是本领域的最前沿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能在读书期间就能接触这些杰出学者,开始思考本学科的最前沿问题,那么这将对这个人日后的科研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严格的博士毕业标准。美国博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学习博士课程,课程学习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然后是进行博士资格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继续学习,否则直接被淘汰,学校给你颁发一个硕士学位证书,就毕业了。通过考试的学生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了,第二阶段是做研究。导师会为你确定研究课题,然后就是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进行尖端研究,将你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论坛上,然后在各种学术会议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就是完成毕业论文,论文答辩通过后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美国博士能否毕业没有确切的标准,一般是由导师把握。美国对大学博士教育的定义是专门用来培养科研、学术和教育专才之用的。因此,如果你的博士生导师认为你不是上述材料和这类专才的话,你的学分再高,也拿不到博士学位。美国对博士生博士论文答辩就严格得多,博士毕业论文除了要通过领域内多位专家的评审外,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也均是由领域内知名专家组成。
四、依托国际合作的博士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高校的国际化合作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国际化的本质与终极目标在于实质性推动科研及人文交流。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可持续的国际合作,对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1.团队——团队的国际合作模式。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都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合作模式。但是,大多高校都采用个体对个体的国际合作模式,例如,派个别老师或学生出国,也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高校工作。这种国际合作模式的问题在于仅能对个体经验进行总结,影响力不够深入。因此,在国际合作上应将个体对个体的国际合作模式转变成团队与团队的国际合作模式。
在团队的选择上,不能仅简单地选择多个个体,而应是具有紧密关联性的多个个体。以我们的国际合作模式为例,我们的团队主要从事生物信息领域的研究,具体的研究涉及基因、蛋白、药物研究领域,因此,我们的合作团队选择上也包含这三个方面的国外专家,同时,我们也注意国外专家彼此之间的配合性。由于这些国外专家彼此很了解,所以在各课题间能形成紧密的合作,进而为博士生之间的密切交流提供了保证。
2.以国际交流为基础的博士课题选择。许多大型的科学研究活动越来越离不开学术交流与合作。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交流合作下进行的,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成功典范之一;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科技工作者从一次下午茶聊天中获得灵感而研发出来的。因此,学术交流在科技灵感的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效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能够帮助研究生拓展宽广的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尝试寻找未解问题的答案,完成以国际交流为基础的博士课题选择。
3.以国际合作为根据地的博士联合培养模式。国内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对比西方的发达国家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博士的联合培养模式可以扩宽博士研究生的视野,加深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由此可见,联合培养对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松散的联合培养模式可能会造成博而不精的问题,很难形成一种凝聚力。依托国际合作的博士联合培养模式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博士研究生可以做到全面的国内外联合培养。由于国内国外的课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博士研究生出国前的知识储备、出国后的成果积累、回国后的课题完成直至最终的论文答辩,已经浑然一体。
4.多样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方式。在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中,国内的许多高校都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但是目前这种模式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交流,例如,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或是派出个别研究生去外面进行学习,这些模式固然能够起到一些学术交流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持续,影响力也不够深入。
針对这一问题,依托国际合作,深化现有的“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以现有的国际合作为基础,构建学术联合关系网,通过联合培养、视频会议、网络讲座等形式,将个体对个体的交流转变成团队与团队的学术交流,切实指导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形成持续的、长久的、广泛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模式。
参考文献:
[1]殷玉新,王海英.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26-31.
[2]鲁本录.科技创新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转换[D].桂林:广西大学,2006:5.
[3]任世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3-12-01(7).
[4]何勇向.论创新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5,(12).
[5]陈跃东,陈孟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学研为依托的工科院校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2).
[6]张凌云.德国与美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2010.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Doctoral Innovative Abilit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ENG Wei-xing,HE Bo,YE Xiu-fen,CHI Hai-hong,GUO Zhou-wei,WANG Le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01,China)
Abstract:As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doctoral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tra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talents.So doctora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This research first explored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on of doctoral innovative ability.Then it analyzed the problem on the training of doctors in our country.Finally,it proposed the new training mode of doctoral innovative ability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Key words:doctoral trainin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innovative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