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改进策略研究
2019-04-14林良盛黄成忠
林良盛 黄成忠
摘要: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逐步走上课程化建设,取得了较好实效。但仍存在学生主体性不足、学校组织规划不力、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课程评价科学性不高等问题。依据“学习产出”的课程教育改革理念,课程教育要突出学生为中心、注重产出为导向、强调持续改进和基础保障。基于此理论思维,从目标达成、学生主体、德育规律、师资队伍和调节评价等方面入手,以更好地优化和把握实践课程化的目标导向性、设计原则性、内容实践性、评价调节性,将更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
关键词:“学习产出”;社会实践;课程化;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0-0004-04
一、我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现状问题
近十来年,我国在政策制度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持续性提出指引。其中2005年和2012年中央相关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分别明确要求“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强调“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因此得到全面的推进和发展。[1]
一方面,以本土实践研究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体系化建设。多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及高校从社会实践管理运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育人实效把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如从活动基地化、组织制度化、内容专业化、项目课题化等创新课程化运行机制;从广泛性、参与性、专业性等把握组织原则;从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方面推进教材建设;从现场教学与理论学习结合设计课程体系;从组织体系构建、目标管理、效果评估、人财物投入等建立保障机制。[2]
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丰富社会实践课程化的项目形式。随着教育国际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参考了国外一些先进教育经验,如借鉴了美国的“服务学习”、日本的“体验式就业”项目、英国的“社区服务志愿人员(CSV)计划”、加拿大的“世界青年”项目等等。[3]从教育本质出发,丰富了实践课程的形式、途径和载体,多元化项目化构建课程内容,加强课堂阵地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
而深究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微观现状,其在学生主体性、工作组织性和课程实效性等几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学生主体认知不足,课程融入自觉性不高
部分学生未能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的本身属性,过多追求物质奖励和个人权利等,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表现出个体功利性。不少学生限于学校的制度和学分要求,常常消极敷衍应付,缺乏自觉主动,表现出参与被动性。而多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走马观花”或“坐井观天”,重表现过程,轻个人获得,缺乏深度融入,表现出活动表面性。[4]
(二)高校组织规划不力,课程建设系统性不够
当前,多数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仍把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将其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效把控。如对社会实践缺乏全面统筹,相关部门各自为政,课程计划统筹性不强;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和创新没有明确要求,课程督导针对性不强;对实践课程的目标规划、理论指导、制度管理等缺乏规划建设,课程建设系统性不足。
(三)融入社会程度不深,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
社会实践强调的是结合理论学习和目标要求,通过具体活动和直接体验,发现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提升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课程的根本在于其实践性和体验性。但当前实践课程社会化程度不高,没有紧密结合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社会形势,进而梳理成为社会价值观念;生活化融合不够,活动未能很好地贴近学生实际,没有让学生真正去动手实践,未能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感知。
(四)质量管理监控乏力,课程评价科学性不足
在对社会实践课程进行评价时,往往“理论与实践”、“教与学”脱离,缺乏“知情意行”系统考量等科学标准和有效形式,显得评价标准单一。也常是以“自上而下”的纵向考察方式为主,多表现为“一言堂”,缺乏评价互动性,显得评价过程单向独断。其中也多数是以一个分数评定学生学习、一个排名评定教学部门,没有任何的解释说明,也没有改进的相关建议,显得评价结果指导缺失。[5]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OBE视角观测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改革范式。它以预期学习产出为导向,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教学的结构体系。这种理念得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主流认可。我国2016年6月正式加入以OBE为导向的《华盛顿协议》后,逐渐推进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加强对专业教育和课程改革。[6]其中具体倡导的是“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三个基本理念,明确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要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根本依据。[7]
(一)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OBE强调学生的“学”是核心,是主体的主动行为;学生“学到什么”是关键,体现于学习成果和教育效果。对社会实践来说,课程学习是学生以亲身体验直接获取经验和感受认知。课程目标实现是学生的主动行为过程,是学生由“自发”向“自觉”的行为转变。实践教学中学生是突出的中心主体。实践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多在引导,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更大程度地尊重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的教育选择。
(二)注重以产出为导向
OBE提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要以学生接受课程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课程目标需要对学生毕业要求作支持,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形成支撑。社会实践课程也需要对照毕业生的核心能力和要求,紧密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及其学习的结果进行调整,充分体现课程目标、设计和实施与学生学习结果的对应性、关联性和有效性,形成正确的学习产出导向。[8]
(三)强调持续改进机制
OBE倡导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和持续改进机制,要以改进措施推动教育教学的实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对课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督机制。社会实践课程化需要确定规范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规程等相关课程方案,提升教学的计划性和指导性;要提高结果评价标准的适应度,提升评价结果可信度和针对性;通过过程监管,提升课程过程的连贯性、针对性和持续性。
(四)提供课程支持保障
OBE重视关注教育教学资源要围绕学习产出的结果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安排,以保障教学过程的需要。对相关课程的建设要贴近学生和社会需要,在师资建设、理论内容和经费投入等方面提供坚强保障;在师资队伍方面,以辅导员队伍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和相关专业教师队伍要加强沟通合作;在理论研究支持方面,要对社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加强教材建设,形成工作指引或成果宣传;在经费支持方面,对教学单位工作和学生个人也应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的改进策略
(一)明确达成要求,突出课程目标的导向性
1.以层次性展现导向性的整体目标。社会实践课程的整体目标是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奉献”,体现了“认知、能力、精神”三个层次。认知层面,即要引导学生切实亲身接触社会,深刻认识社会,真正了解社会。能力层面,即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提升素质,以具备建设社会的本领和能力。精神层面,即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懂得如何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增强其建设社会的担当意识并付诸行动。
2.以阶段性实现系统性的过程目标。从德育角度来说,社会实促进人的“知行合一”,是完整实现个體“知—情—意—行”的过程。社会实践课程目标要系统分解细化,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一是要明确从理论视角提升个体认知、形成正确思维观念的基础目标;二是要形成以培养学生思想情感、丰富学生正向情绪为基本的价值目标;三是突出以完善品德人格、养成意志品质为导向的发展目标;四是强化以升华体验感受、增强实践能力为结果的行动目标。
3.以自发性转化自觉性的主体目标。德育的根本目标是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主体性。社会实践课程首先是要提升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活动中是教育的主体而非客体。其次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能力素质水平。再是指引学生向实践的自觉状态转变,使他们能在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贴近学生主体,把握课程设计的原则性
社会实践作为一门课程,它不仅具有课程特征,需要学科理论支持,把握好原则性,它也具有活动的实践特性,需要突出主体性和社会性。
1.主体性原则。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核心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理应是活动的主体。社会实践课程要围绕和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要调动学生在实践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突显其主体性。[9]一方面,要体现主体参与性,让学生主动地理解、选择、参与社会实践课程,在实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突出目标主体性,要把课程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统一,增强个体目标实现自主意识和发挥课程目标的导向作用。
2.理论性原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社会实践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个体的理论认知、行为实践和自由发展;从道德学看,实践课程要把握学生的品德养成和成长发展规律,以“知—情—意—行”的过程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从教育学视角,以课程内容、形式与手段实现教育本质;从课程的环境看,学生在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提升认识与素质,体现社会学内涵;从心理学维度,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积极影响、情绪反馈和切实感受等综合表现。[10]
3.社会性原则。社会实践从根本上来说,是学生认知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完成“学生角色”转变为“社会角色”的过程,是人的社会性表现。[11]因此,社会实践课程要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中体验生活,以完成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要围绕社会现象,让学生通过感官的直接感知,在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过程中透过表象认识社会本质;要融入社会关系,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刻认知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而深入了解历史性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12]
(三)注重德育规律,增强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德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课程应把握好德育的生成规律,增强课程实践性,形成“理论—认知—实践”德育生成模式。
1.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主体性理论认知实践。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实际是实现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一方面,强调社会实践对课堂理论的深化认识,通过实践活动、获取实践体验感悟来强化主体的理论认知。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方法对社会实践的指导,结合职业发展需要强化理论实践思维养成,促进学生行为自觉转变。
2.由校内向社会开放的生成性德育交往实践。社会实践课程的最终目标指向个体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道德水平的统一。社会实践课程必须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让学生深度融入社会,做到真正的“社会实践”。要让学生深入研究社会问题、了解社会现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社会规律”。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不断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要求,并在实践中服务社会,促成学生遵循“社会规范”。
3.由素质向能力转化的发展性职业规划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积极准备,主要目的是为围绕职业发展而进行素质能力储备。社会实践课程要在强调知识吸收、技能提高的同时,把个体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因此,社会实践要融通学生专业学习过程,融入职业规范需要,特别是按照OBE理念倡导的工程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对职业道德规范指标要求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四)推进全员指导,提升课程队伍的协同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学校作为社会实践的单一体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社会实践课程需要形成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1.校本指导的全员化。在校内课程资源整合方面,社会实践课程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合学校日常管理过程,融入学校的行政管理过程,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从校内师资队伍方面,要加强思政教师和辅导员两个专职德育队伍的联合指导,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要加强学科专业教师對社会实践的指导,强化“智育”融合“德育”。
2.社会指导的协同性。社会实践课程要善于开发社会资源,形成社会支持的力量和氛围。一是联合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农村乡镇和社会服务机构等建设“社会课堂”,为社会实践课程提供教学场所。二是围绕社会建设、社会问题、社会发展等主题,设计具有教育价值的“社会实践内容”,针对性引导学生认知社会。三是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社会人士和政府职员作为“任课老师”,为学生提供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的指导。
3.家庭指导的联动性。高校与家庭之间应搭建起互动平台,形成联动机制,将有力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发展。一方面,要建立以家庭背景为基本内容的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档案,对不同家庭及个人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实施社会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形成与家长定期的沟通反馈机制,促进互动交流,让家长参与指导,与学校指导形成合力。
4.自我指导的主体性。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和内动力。社会实践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增强他们在实践交往中的互动性,以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加强团队自我教育,通过个体互动交往形式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教育。
(五)立足改进发展,增强课程评价的调节性
实效评估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策略。对社会实践课程评价,应注重结果应用、发展导向和促进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思维模式。
1.学生主体评价向用人主体评价转变。对社会实践课程不应只对实践中的学生方面做评价,而更多从用人单位方面做调查了解和进行客观评价。要面向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的结果及成效展开调查,面向毕业校友就实践获得感方面和职业发展的针对性方面对课程实践教育培养的目标达成状况评估,以形成“产出”结果反馈。[13]
2.行政程序评价向过程互动评价转变。目前对社会实践的评价多数是一种自上而下指令式的评价模式,根本听不到被评价者的声音。实施评价时要深入了解实践者的实践需求,考察“动机”与“行为”的对应性;要与评价对象进行必要互动,考察学生实践中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的统一性。同时要注重了解课程的过程环节,考察过程与结果的相互关系,以提升课程过程的协调性。[14]
3.总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评价的本质在于对工作的改进,在于对个体发展的指导。一方面要分析和明晰社会实践课程的改进方向,以促进优化课程的设计、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另一方是要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目标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进而形成发展性评价,提升课程实效。[15]
参考文献:
[1]都基辉,刘晓东,胡智林.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经验和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03):97-101.
[2]黄旭,柳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五化”模式创新与实践——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9):52-54+76.
[3]杨志群.中外对比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3):204-206.
[4]姚建军,师蔷薇.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3):147-149.
[5]张育广.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评估机制浅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4,(04):247-251.
[6]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27-37.
[7]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07):42-48,2-3.
[8]唐立国,郭庆.以学习产出为质量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2,(11):178-179.
[9]陈群,肖亚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困境及参与模式建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6):101-105.
[10]岳学海,罗公利,曲慧敏,赵晓芳.基于课程化建设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105-106+177.
[11]邓伟志.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7.
[12]吕迪.基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社会化发展对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193-196.
[13]钟传周.论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08):76-77.
[14]吴寒斌,等.过程式评价——德育评价创新的一块基石[J].教学与管理,2014,(02):11-13.
[15]袁本新,王丽荣.人本德育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18-320.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Curriculum Based on OBE Concept
LIN Liang-sheng,HUANG Cheng-zho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After year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the soci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gradually put into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However,there still exists problems.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the practicality of curriculum content as well as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are insufficient.The planning of school organization is also inadequate.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in education reform,education should highlight the concepts of student-centered,output-oriented and emphasize it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basic guarantee.Based on this theory,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courses should be promoted from the aspects of goal,student,moral education,teaching staff and evaluation adjustment.Meanwhile,these bring about a better grasp of the teaching goals,design principles,practical contents and flexible evaluation.
Key words:"Outcomes-based Education";social practice;course;improvement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