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实践
2019-04-14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 徐 博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归根到底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要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但是,时间让给学生后,我们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学生会不会学?二是学生能不能学?三是学生想不想学?
(一)会不会学,这是方法问题
我在教学中先一点点地教方法,让学生一点点地用方法,最后达到熟练地使用方法。如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参考书里明确提出要教给学生并且训练学生品读句子的方法与能力,我就用半学期的时间进行圈点勾画的品读句子专项训练。这个学习过程的模式是:一画二读三标(标哪些字或词该读重音)四问(问为什么读重音?)五答六写体会。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参考书里明确提出要教给学生并且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我就让学生使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疑问词来提出问题,用半学期的时间进行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专项训练。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后,就会试着开始自己走路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中高年级“我主动”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思路是:我要读,我认我写,我问我答,我要理结构,我要谈感想,我要展示,我要交流等等。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实。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尤其注重展示与评价,及时充分肯定学生自己的所学所悟,不强加,不武断。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比较浓厚,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稳步提升。
(二)学生能不能学,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练出来的,不能靠传授,更不能靠灌输。有教育家说:“我们一直干的是把馒头嚼碎吐在学生的嘴里的勾当。我们无法让学生学吃饭,却反过来抱怨学生是笨蛋。”这话虽有些偏激,但是这是要我们放权,让学生自己学吃饭,自己学走路,自己学骑车。如果我们总是担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太慢,完不成教学任务,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率,教师就包办代替,永远把孩子抱在怀里,那么这个孩子就不能学会走路。我们陷在了一个“教师包办代替——学生不会学习没有学习能力——教师只能包办代替不敢放手”的恶性循环中。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教师不放手,是导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源。任何生命的成长,都是在静默中发生的。身体长高、种子发芽、花朵绽放等都是在静默中完成的。
我在教《凡卡》一课时,大部分时间,课堂是静默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静静地练习写字,静静地朗读课文,静静地批注文本,静静地续写《信寄出去之后》。安静,占了课堂的一半时光。但是,学生的思维是静水深流的。批注课文和写信,表面上看是非常安静的,但对话正在进行着,这是学生和文本的深度对话,也是学生和自己的深度对话。就是在这样的安静中,学习悄然发生,思考悄然进行,智慧悄然增长。
这时,教师只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安静地行走在学生中间。学生坐姿歪斜的时候,我扶一把;学生学习困难的时候,我帮一把;学生有精彩发现时,我点个赞;学生学习挫折时,我鼓鼓劲。我尽量把舞台交给学生。
(三)学生想不想学,这是兴趣问题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充分必要条件。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课堂的高效就无从谈起。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高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门就是打开的,思维也处于兴奋状态,易于接受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表达或表现的欲望会十分强烈。反之,学生的状态是慵懒的,思维是迟钝的,情绪是低沉的,心门是封闭的,学习就是三心二意的,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这部分学生就游离于整个课堂之外,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学习,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用高尚的品德,儿童化的语言,渊博的学识以及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喜欢自己,进而喜欢所教的学科。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处理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如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课时,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保护情报全归功于杰奎琳行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会提问才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比如,教师直接问“什么叫光合作用?”这个问题很难让学生有讨论的欲望,因为光合作用的概念缺乏讨论价值。可以试着将这个问题变化一下:“通常情况下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植物会长得好,但是在沙漠里阳光如此充足,植物却长得不好,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一定利用好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的理解是教材是学法指导的例子,教材是思考方法训练的例子,教材是写作方法训练的例子。教材是学生学习使用语言规律的例子,教材是文章结构的例子。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些例子让学生掌握方法和规律,但要真正形成熟练运用还需要大量阅读,大量练笔。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着眼点定位太低,着眼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着眼点是把哪个考点教给学生,甚至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其实,语文教学着眼点应该是掌握知识,积累语言,提高语感,学习写法,训练能力。
在训练能力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理解课文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上用时过多,用的精力过多,甚至在一二年级,教师都要把教材给学生大加一番剖析。问问我们的学生本节课到底收获了什么?有多少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了,有多少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了?本节课学生的参与率到底有多少?语文教学的根到底在哪儿?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是教师讲给他的?是不是师生之间对答“演”出来的?我认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不是扭捏作态、故弄幽曲、卖弄招摇的复杂过程,掩人耳目“做”出来的。
在教学中,我没有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灌输给学生,没有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自读自悟,虽然悟得肤浅,但是训练了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我所做的只是关键时候的点拨和提升,追问和补充。在四五年级的教学参考书里,教学目标第一条是这样写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什么,或是体会什么。从没有说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感受什么,或是体会什么,或是了解什么。
简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程,还时间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这个语言实践之一就是读。语感的形成主要靠诵读,靠在诵读实践中浸润、领悟与积累。
我从教已30 年,求学经历11 年,回忆这11 年的求学经历,怎么都回忆不起教师怎么给我讲语文的。倒是有一次读书读哭了的经历还比较清晰:记得是三年级的一个早自习,语文教师没有来,班干部就让全班学生自由读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好像是写一件特别动人的故事,情调感伤,我在一遍遍地读着,读着读着,似乎自己也伤心起来,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我前面的一个同学突然转过来对我的同桌说:“你听,他在哭。”这时我才醒悟过来,眼里似乎湿湿的。我现在特喜欢诵读,喜欢欣赏电视诗歌散文,追其原因,也许就是那次整整一个自习的诵读给我的语文学习埋下了一枚种子。我是不是应该庆幸那个早晨语文教师没有来?如果他来了,我是否就像今天的众多小学生一样跟着教师云里雾里地猜谜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