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
2019-04-13姜纪祥
姜纪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學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如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呢?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的关键还是一个“爱”字。爱屋及乌”,人的情感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更为强烈。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对教师的爱心感受越深,对教师也越加信任,学生无心理障碍,对教师的教导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爱就会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内容上,课堂上师生才能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师用情感的潮水将知识的浪花冲向学生思维的岸边,师生亲密无间才能提高数学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感情投入尤为重要。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受到教师、家长的冷落,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教师要多予信任、关怀,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帮助,化自卑为自尊。古人说得好:亲其师,则近其道;恶其师,由疏其远。
二、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们可以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长方体、观察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再加上学习小组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和沟通,从而得出长方体的特征。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当然也不要期望他们一下子就变成守纪律、成绩好的学生,老师要有平常心,学生的转化也要有一个过程。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多方面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学困生的形成,不仅是学校的因素,家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的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方法不当,只看分数,不看学习的过程;有的家长对小孩监管不当;有的受单亲家庭各种因素的影响等等,也会造成学困生的形成。如有一个学生小谢,人是很聪明的,可是学起数学来作业、练习有时能完成,有时不能完成,上课常不认真听课,学习不好,几个科任教师在抓紧学校转化的情况下,首先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这位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家长教育小孩的情况,发现这个学生的家长平时比较忙,在家只是过问一下作业做了没有、去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到了考试的时候,发现成绩不好,就教训小孩一顿算了,不去找学习不好的原因,造成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于有进步,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们通过与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使家长认识到对待小孩的学习不能只看分数,不看学习的过程,对小孩的学习要有适当的监管、引导,还要注意发现小孩的闪光点,多鼓励,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位学生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五、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有教育者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困生何尝又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有可能就是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那就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吧!
六、鼓励大胆提问,在辅导上多下功夫
1.鼓励大胆提问
学困生虽然知识缺失多,存在的问题多,他们“帐多不愁”最不喜欢提问,或许不敢提问或不会提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倡句号少一点,问号多一点。教学中,我提倡不懂就问,问者最光荣。不管问题有多么简单,只要自己不懂就可问,没人有资格嘲笑。消除了学困生的胆怯心理,为他们提问扫清了路障。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2.落实辅导工作
对学困生的辅导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倡“笨鸟先飞”。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同样的目的。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学困生作业当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给予辅导,重点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门为他们设计一个纠错本,将错误的作业再做一遍,学会对知识方法的归纳整理,不让新知识再累积疑点,提倡当天问题当天清,决不留下后遗症。
七、锻炼学困生的意志,使其保持持久的学习愿望
学困生大都意志薄弱,学习愿望上难以持之以恒。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困生意志以达到转化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借助数学家、科学家的坎坷经历提高学困生对于挫折的正确认识。如数学家欧拉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意志,克服了失明、住房和手稿被烧的挫折和困难,写出了几十本专著,400多篇论文的故事;达尔文,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小时候都被认为是智力不好的儿童,但他们有远远超过别的儿童的意志力,做事持之以恒的故事。
总之,只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工作,持之以恒,让每个学困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相信他们就会很快地走出困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