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

2019-04-13李志华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主体参与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李志华

摘 要:自從新课课程的改变开始,在高中各个学科教学阶段反复性的强调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占着主体位置,课堂教学效率会因为课堂主体位置的缺失而影响课堂中教学质量的提升。在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的教学质量的好坏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体参与;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一直都是课堂教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许多高中教师根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出了自己的答案,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对学生主体在课堂的参与加以关注,根据学生的主体意识来鼓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

一、提高课堂的参与积极性,适当的提供课堂思考空间

增加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意识的第一步就是要给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数学课堂教学一直以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微弱的重要因素就是因为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很少,没有了这个先决条件,学生主体的根本得不到一个发挥的作用使原有的主体参与意识也渐渐的消失。

高中数学教师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苦处,高中阶段的数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相比,无论是在数量或者难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面都面临着任务重,时间紧的问题。并且最后衡量标准的是高考。所以每一位高中的教师都不敢有一点点的放松,正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所以许多的教师为了更准确,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安排更多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因此积累数学知识及形成更好的数学能力,但教师疏忽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这个条件的缺失,所以教师无论付出多少的教学努力,都不会得到自己意想的回报。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课堂时间安排,不会出现课堂时间因安排过于紧凑或者是过于压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机会。学生自从参与到课堂教学之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开始变得更多,学生也会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所在,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知识学习,从而。为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创造出有利的环境。

二、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感

学生一直以来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微弱的原因是因为课堂教育过程中,真实感不强。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获取知识都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直接传授与讲述,学生获取知识过于简单,所以导致学生在获取知识中很被动。由于真实感的欠缺,所以直接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受教的心态被影响,教师有必要为了学生改变教学方式。使用课堂情境再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同身受到,改变了传统的直接传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可以有利的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从而更加积极的课堂参与。

三、借助有效的多媒,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主体参与意识薄弱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相对性较高,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还有抽象思维能力都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在面对这些数学知识时许多学生的课堂主体参与意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把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容降低难度或者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就是采用的教学辅助的方法来有效地降低了数学教学内容的难度,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更是由此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方面教师做过很多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教师们对多媒体技术有了充分的认可,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及信息承载能力大,灵活多变的特征。

四、增加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激情

老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降低了教学知识难度,比如用多媒体技术将立体几何部分形象地体现出来,把几何的知识难度降低,原本在书本上描述或者是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讲解都是需要借助黑板画图,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学生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晰,并且教材书本的文字描述也无法让学生清楚线段、点、面的相对位置,线段、点和面的位置还需要学生进行思维空间的想象能力来解决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就有效的体现出这一点的好处,不需要在黑板上画图就可以使图形进行分割,旋转,透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图形空间位置的关系。

针对知识体系相对繁杂的内容,例如平面几何方程等,其不同部分内容都有着较大的难度,彼此之间形成不同的体系,所以,教师需要追求各个击破,还要能够让学生不同知识点之间形成串联,例如椭圆方程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难以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系统完善的构架,但是,通过使用多媒体就能够弱化知识的专业性,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脉络,让学生更加完善地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

五、结语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教学方法,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加以运用,使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课堂上的主体意识进行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进行激发,使学生有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教育学生要有不休上进的学习意识,从而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途径上确立一个良好又稳定的基础。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为了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在课堂学习中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来面对课堂,极致的发挥本身课堂主体意识和教师有更好的交流互动方式,教学课堂的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李伟.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策略[J].读与写,2018,15(36):179-180.

[2]侯万祥.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93):69.

[3]许美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10):6.

[4]李洪.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3):248-249.

[5]林宝海.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8,(40):80.

猜你喜欢

主体参与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