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师发展路径探究

2019-04-13李艳霞

速读·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工智能大学

李艳霞

人工智能时代已席卷全球,它给应用型本科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作为当代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师,若还固守传统教育模式将被时代淘汰。本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当代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师的几点改革探索方向。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已掀起了下一轮互联网变革浪潮的新引擎,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巨头新的战略发展方向。近几年,人工智能已应用到多个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金融贸易,医药,诊断,重工业,远程运输等。

国务院于2017年7月8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了智能教育的发展,需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二、人工智能给当代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师带来的困惑

当前,在人们读写英语时,机器翻译已基本代替了字典;人工智能的机器翻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16年,首台人工智能翻译机器已首次亮相,它的作品已能达到大学生平均水平。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充当起学生们的贴身助教。教师遇上人工智能,这已不再是传奇,已不再遥远。那么,在这个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是否会从人类社会职业榜中消失?特别是大学本科英语教师。

过去“一只粉笔”走天下的传统课堂和当今的人工智能课堂已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在应用型本科学校中,人工智能是否能直接取代英语教师,实现其伟大时代呢?很多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师对其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困惑。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师的发展路径

(一)应用型本科英语教师应重新定位自我角色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英语教学改革是以教师为主的事业,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素质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此,本科英语教师应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新时代下教师的要求与定位。这需要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在新时代环境实现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终身学习的方案,以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及学习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本科英语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中英互译或应试技巧,而是培养学生拥有合理的价值观、强大的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更新本科大学英语教师传统教育理念

本科大学英语教学,一般遵循传统模式“讲台+粉笔+黑板”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绝对的权威,强调语言系统的掌握以及对语言习得的应用,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和布置任务等方式得以加强。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语言环境单一,整个学习过程以机械记忆为主,学生容易养成盲目崇拜课本,迷信老师,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及逆向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及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我们倡导大学英语教师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核心是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分析案例,并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培养,情景和创设。

(三)注重本科大学英语课堂改革

人工智能时代为我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同时新技术也为本科大学英语课堂带来了不少改变。教师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更加精细、精准地了解学生特点和需要;人工智能时代下,过去的传统的课堂模式也需要一场大变革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教育时代。

1.线上课堂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不再是过去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固定的黑板;学生获取知识与方法的来源与途径,不再局限于教师与课堂,反之它应该是一个移动课堂。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便携设备使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与时间。教师通过软件或APP上传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线上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针对自身弱点、难点,学生可以无限次、无限时地重播,反复理解。而本科大学英语教师则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更加精细、精准地了解学生特点、兴趣和弱点。

2.线下课堂

线上课堂主要完成知识点的传授,线下实体课堂需要与线上虚拟课堂穿梭转换,线下课堂集中进行分享、交流、讨论、练习、创造等活动,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线下课堂,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新发现、新体验,并判断是否科学正确,分析学生理解中的合理性、可行性、逻辑性等,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这些恰恰都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办到的。

(四)进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产教研结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应用型本科应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光注重理論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用工要求高,过去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若企业与学校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为学生提供外语实习岗位,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大学英语课堂将能更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同时,建设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专业研发小组,积极参与企业应用型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的能力。产教研结合,把教育教学带到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均置身于真实的外语环境中,理论融入实践,同时,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也能体会到当今企业对外语人才要求,从而改变课堂教学设计,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肖俊兰,刘玲.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角色转变[J].科学论坛,2013.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工智能大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至善
数读人工智能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下一幕,人工智能!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