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计算因“出错”而精彩

2019-04-13于四喜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解法反思分析

摘 要:新课改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学以致用的能力,基于此,文章从化学实验出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和借鉴。

关键词:化学计算;分析;解法;反思

这是在化学复习课上学生递上来的一道题:过氧化氢溶液在存放过程中会缓慢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主要成分:H2O2;质量分数:

30%;净重:500g。)括号内为实验室保存的一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标签。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解过氧化氢的分解情况,取5g该溶液共制得氧气0.64g。试计算这瓶过氧化氢溶液在保存过程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精确到0.01g)。我当时正在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总复习,对于上面的这道题,我以前从未接触过,课前也未做仔细的推敲与计算。

下面我就谈谈这道题曲折而有趣的教学过程,与各位同仁共勉。

场景一:

学生:我们计算的结果与参考答案不一样。

教师:参考答案仅作参考,不一定就是标准答案,学习不能一味地迷信书本的参考答案与教师的裁决。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解法。

学生:第一步先计算原500g溶液中H2O2的质量:500g×30%=150g。第二步计算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剩余溶液中H2O2的质量,设5g溶液中有x克H2O2分解生成氧气0.64g。根据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68∶x=32∶0.64g,解得x=1.36g。由1.36g H2O2分解可生成氧气0.64g,进而计算出剩余溶液中H2O2的质量为136g。第三步计算分解的H2O2的质量:150g-136g=14g。

教师:既然分解了14g H2O2,那么14g H2O2分解有没有O2生成呢?剩余溶液的质量还是500g吗?

此时学生已认识到了计算过程思考不严密出现了错误,教师适时进行了启发引导。

教师:双氧水溶液在保存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了,溶液的质量也一定要变,但什么不变呢?

学生:溶剂的质量不变。

教师:请同学们重新讨论一下,此题该如何计算。

场景二:(6分钟后)

教师:同学们对这道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第一步,计算得原500g 30%的双氧水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50g,溶剂质量为350g。第二步,根据双氧水在保存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可计算出剩余溶液的质量。5g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0.64g,可计算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2%,那么溶剂的质量分数为72.8%,则剩余溶液的质量为350g÷72.8%=480.77g。剩余溶液中H2O2的质量为480.77g×27.2%=130.77g。第三步计算分解的H2O2的质量为150g-130.77g=19.23g。

我听后表现出满意的笑容,学生也受到鼓舞,表现出对学习过程中攻坚克难的自信。

场景三:

下课后,我突然想到19.23gH2O2分解有O2生成,还有H2O生成,那么剩余溶液的质量就不是学生计算的那个数字。回想学生那样做是因为受到我的误导,认为溶剂的质量没有变,而忽视了H2O2分解还有H2O生成,变成了溶液的一部分。那么此题该如何解决呢?课后我与同课教师交流后,头脑中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明确方案。

教师:今天我们再分析一下这道计算题(示例并回忆昨天做法)。昨天上课时同学们计算分解了19.23g H2O2,那么19.23g H2O2分解生成的水也在溶液中。既然H2O2分解生成的H2O是溶液的一部分,那么剩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还是350g吗?溶液的质量还是你们计算的480.77g吗?

学生:惊愕,感觉到昨天的计算是错误的。

教师:5g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0.64g,可计算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为27.2%。

教师:500g双氧水分解的H2O2的质量不知道,若用xg表示,那么能否用xg表示出当分解xg H2O2时,生成氧气的质量呢?

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得到氧气的质量为3268xg。

教师:此时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呢?

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剩余溶液的质量=500g-氧气的质量=500g-3268xg。

教师: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又为多少呢?

学生:500g×30%-xg

教师:能否用上述数值表示出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呢?

学生:能,500×30%-x500-3268x=27.2%,求得x=16.055≈16.05

学生:(发现与参考答案又一致)兴奋。

教学反思:

教师方面:

1. 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做终身学习型的教师;

2. 教学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做研究型教师;

3. 教师要放下架子,多与学生交流、合作、沟通,做合作型教师;

4. 即使教学出现了错误,也要在学生面前勇敢地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

学生方面:

1. 学习中出现了错误,通过曲折的探究,增添了学习的兴趣,思维有所扩展,思考更加缜密;

2. 化学是一门科学,尤其化学计算中所列的式子,都表示一定的意义,意义讲得通,式子就列得正确,意义讲不通,式子肯定有问题;

3. 化学是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化学与生活结合,学以致用。

作者简介:于四喜,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區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解法反思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准确解题
夯实基础,大胆尝试、猜想、反思
冰水混合终态问题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