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19-04-13叶冬月

考试周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阅读活动有效阅读教学观念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而单调,抑制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学效率不高。新课改打破了过去的教学模式,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从更新教学观念、运用信息技术、指导阅读方法、丰富阅读活动的角度入手,探究了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教学观念;信息技术;阅读方法;阅读活动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然而,纵观过去的阅读教学,教师只是机械地灌输,教学效果并不佳。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阅读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究:

一、 更新教学观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更新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阅读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面对过去种种的教学弊端,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及时地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给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火烧云》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想象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并将自己的想象画成一幅画,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描绘出了许多千奇百怪的形状和五彩斑斓的色彩,赋予了火烧云新的生命。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对火烧云的特点进行交流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再让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进行点拨和拓展,这样,经过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教师再进行讲解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形成更多的互动,并且能激发出更多新的思想和认识。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课堂充分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学生多学,教师少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配合和互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阅读方式由文本阅读走向了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视听体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时,因为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令许多人向往,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西沙群岛的旅游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下它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赵州桥》的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体会赵州桥的建筑艺术,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赵州桥的拓展资料和图片,加强学生对赵州桥的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不仅给阅读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料、图片还带来了視频、动画、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课件,设计各种特效,让文字变活,让文字发声、让文字闪光、让文字缩放等,这比单纯的文字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电子技术的优势,让阅读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指导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才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事情。

比如,朗读。它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可以先进行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时的速度、停顿、语气、音调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想象和体会文章的意境,读出文章的情感。比如,品读。课文中有些描述非常精彩,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仔细品味,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的阅读教学时,文章有许多精彩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读,读出“潮来前”人们的期盼,读出“潮来时”人们的兴奋,读出“潮退后”人们那份平静的失落。阅读的方法很多,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标注出重点语句和疑难困惑,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批注,记录出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 丰富阅读活动,拓宽学生阅读广度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的广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读过的课外书带到教室,组成班级阅览室,促进信息互换,加强阅读交流;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读书故事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阅读各种各样的故事,如幽默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励志故事、百姓故事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让学生在朗诵中体味中华文化,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并形成良好的语感;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办阅读手抄报,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刊载学生的读后心得以及一些短小精悍的读书趣事等,让学生通过筛选、整理、加工、创作等加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这样,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要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传虎.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1):117.

[2]王丽.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8):59.

[3]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6):160-161.

作者简介:叶冬月,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活动有效阅读教学观念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开展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