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基础
2019-04-12付政王艺苑
付政 王艺苑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方向。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全球风险的日渐严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求逐渐清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已成为客观必然,是当前世界需要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深入找寻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客观基础,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必然;现实依据;实现路径
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写入中共十九大报告以及中国共产党党章后,2018年3月,又被写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这标志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确立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集体意愿与奋斗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全球人类的命运相连、利益相关,形成了一个共同命运的整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能够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以往大多数学者多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渊源、思想价值等角度切入,对其理论层面的研究展开分析。本文从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具备的客观基础条件这个现实依据情况出发,加以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客观必然性,为当前以及未来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相关的学理依据。
一、世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奠定了方向基础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越来越明显,涉及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行业。马克思对于“全球化”早有论断,认为资本的全球性扩张是不可避免的,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全球化,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预测。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生态气候等领域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全球的联系在不断地增强,使得世界越来越被视作一个整体、使得人类越来越命运相连,同时也逐渐发展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基础。
如发展最快的经济全球化,为构建人类命運共同体提供了在经济贸易上的客观基础。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能迅猛发展起来,是由于科技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完善、以及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等因素共同导致的作用。随着其所包含的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同步发展,让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越来越便捷,从而使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优势地位,可以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发展中国家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从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发展本国经济、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总体来说对世界各国都有利可行。其相互帮助、各取所需、合作共赢的形势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因其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为广大国家带来了利益与机遇。经济全球化将人类利益绑定在一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经济客观基础。
又如一直最具争议的政治全球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在政治上的客观基础。政治全球化不同于经济全球化,它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等重大政治问题,但是事实上,政治全球化又几乎与经济全球化在时间上同时发生、在进程上同时启动。因此,鉴于与经济全球化这种相辅相成的实质,政治全球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起来,并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越来越被人们所需要,先后成立的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国际法庭等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生国际争端与问题时,可以及时地介入调解、解决问题,化干戈为玉帛,在很多时候可以用和平对话的协商方式代替武力解决问题,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一定程度的军事行动。无一不体现了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也为全球政治安全作出了贡献。政治全球化不仅让世界各国在国家利益、更是在国家安全上也形成一个整体,使世界人民命运相连,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政治客观基础。
再如当下最受关注的生态问题全球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在生态环境上的客观基础。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来,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酸雨、土壤侵蚀等大范围和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也正因此,人类生存成为了一个命运相连的共同体。生态危机问题是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此时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出席巴黎气候大会时呼吁各国的一样:“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2]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将全人类的未来联系在了一起,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是人类整体命运的基本问题,促进了全人类的联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生存客观基础。
二、全球化问题的日趋严重造成了风险基础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深,全球风险也日渐凸显出来,全球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将全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捆绑在了一起,所暴露出来的全球性危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客观基础。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于1986年出版的著作《风险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因为所有有主体意识的生命都能够意识到死亡的危险[3]。现实证明,风险确实是与人类共存的,有人化风险、制度风险、环境风险、战争风险等,这些人为的风险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甚至威胁着人类社会。
2018年1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伦敦公布了《2018年全球风险报告》。1月18日,美国财经网站CNBC 18日称,经过科学预测,2018年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将为各国领导人提供黄金机遇,以解决全球在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环境等复杂体系中存在的重大薄弱环节。但是与此同时,“世界在2018年进入风险加剧的关键期”,高达59%的受访者认为风险会增加,仅有7%的人认为风险会下降。地缘政治状况恶化是导致产生这些悲观预测的部分原因,环境问题也引发广泛担忧,此外网络威胁风险也日益严峻[4]。报告按照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指出2018年极端气候事件、自然灾害、网络攻击、数据欺诈与窃取、气候变暖与应对措施失败此五大类全球风险。
面对当今诸多的全球风险,是否充分认识到这些全球化危机成为了重中之重。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同住一个地球,这些风险之所以被定义为全球风险,就是标志着其重要性、体现着最高级别,是全世界所有人类都躲不开、避不过、必须面对、必须迎难而上的问题。面临这些全球化危机,全人类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就更应该意识到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因为一旦这些全球性危机其中的某一个无法解决且无法制止,对世界、对全人类都将会是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全人类更需要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重大意义,都应该知道,在这些全球风险面前,全人类应该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命运与共、生死相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并解决威胁着全人类的全球风险。
三、各领域交融的日渐加深建立了联系基础
世界全球化的加深为国际交往打开了开始联系的大门,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让世界越来越联系紧密。例如经济全球化后,世界贸易的持续加强、跨国公司的纷纷成立等等,使得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经济逐渐联系了起来,并发展的日益紧密,慢慢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各国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都会顾忌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利益。不可否认的是,无形之中,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随着经济利益逐步发展成世界各国的整体利益,在全球经济的利益面前,世界各国成为了一个利益相关、命运相连的整体,经济领域的深入交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建立了相互联系的客观基础。
全球风险的凸显为全世界人类的关联提供了加紧联系的桥梁,乌尔里希·贝克的论断给人们发出了警示,再加上近些年来确实有全球性的社会风险依次发生,使得“全球风险”理论逐渐得到了证实,也为全人类的命运加紧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全球风险的逐渐严重使得世界各国不得不走到一起共同面对,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建立了相互联系的客观基础。
人类各个领域的融合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无论是经济、贸易、政治、资源、生态、冲突等任何一个领域,只有一方出现问题,与其有关联的其他一方或几方乃至全世界将都会受到影响。这也就使得各个领域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世界各国的交往关联在了一起、全人类的未来绑定在了一起,也就使得人类的整体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既定客观基础。
参考文献:
[1]倪柏春,倪薇等.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辩析[J].森林工程,2010 (6).
[2]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 (02).
[3]李帆,李荣华.变革中的乡村教育:风险与治理[J].当代教育论坛,2018 (05).
[4]王龙云.达沃斯解盘世界经济新定式[N].经济参考报,2018-1-23 (01).
作者简介:
付政(1993-),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為政治学。
王艺苑(1995-),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