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地坛》名篇导读教学设计

2019-04-12王风雷

神州·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我与地坛史铁生人生

王风雷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写作手法。

2、解开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关系,地坛、母亲与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

3、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寻找线索,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文章内涵。

2、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关系。

三、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

2、引导学生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对全文具体认识、理解基础上,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看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1、欣赏汪国珍诗歌《热爱生命》(配乐朗诵)

2、热爱生命,是啊,生命是道不完的话题,但老师真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冰心老人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中有快乐,也更有痛苦、脆弱、无奈、无助。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痛苦中同样感谢生命,为什么?联系名人,贝多芬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开朗乐观的海伦鼓舞着成千上万不幸的人。生命就像灿烂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青年的你们热爱生命,因为刚刚开始初尝人生的滋味;中年的我也热爱生命,因为自己还有够长的日子。可是20岁多岁的史铁生曾几次想到死,为什么?谁能用文中的语言告诉大家——。残废了,人生的最痛,怎么面对,了解作者。

二、作者介绍

了解作家作品相关背景入手,更好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三、学习目标

1、学习借景抒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手法。

2、地坛、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3、体悟珍爱生命、感悟亲情的精神内含。

师:带着任务,走进文本,与名篇交流。

四、与名篇交流

1、朗读课文。深刻的理解都是建立在用心朗读的基础上才有体会、收获。可以散读,不熟悉的地方加以强化,经典的句子赏读。

2、提问:文章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请概括,理清文章思路。

板书:

古园风景——生命的感悟

我与地坛: 追思母亲——亲情的理解

师:史铁生21岁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偶然走进荒芜的圆子,在园中对生命的思考,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的工人成为一个颇具哲学气质的作家。他的成功凝聚着大自然给他的人生感悟,母亲给他的人生启示。《我与地坛》字里行间喷洒的是作者十五年来聚积在心中的函思,读来感人至深,启示匪浅。古园中的十五年,作者追寻,思考了些什么问题。我们与名家对话。

五、与名家对话:

十五年来作者在地坛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关键句,概括出来。

该不该去死------必然降临,不急于求成

思考: 为什么生 ------不可辩论

怎么活 ------作者的心魂

师: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终于想明白了,感觉到“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生不可辩论”前两个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怎么活,怎么面对不公平的命运,以怎样的心态活下去。地坛给了作者启示。请品文中几处写景。

怎么活!

(一)古园之景:

峰儿蚂蚁,瓢虫露水

石门落月,雨燕高歌 荒芜并不衰败--珍爱生命

孩子脚印 苍幽古柏 蕴含生命激情--残废不颓废

暴雨骤降 秋风忽至

情————古园精神家园

师:

1、荒芜沉寂的古园背景上展开对生命的思考,借景抒情,渺小卑微的生命无人关注,不也按自己的方式生存,无言诉说着生命美丽—圆子荒芜并不衰败。那么人遭遇不幸之后,人该怎样生存?自然地生存(生死由不得自己)—悟到人生真谛——热爱生命,有作为地活。

2、石门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冬雪留痕,苍幽静立的古柏,骤雨激起泥土味道,秋叶安卧—一切都蕴含生活的激情,这是景物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文中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谁也不能改变”,它是有深刻含义的:身残志不残。景物描写中物我不分的情景。

3、地坛使绝望中的作者看到生机,那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震撼作者心灵,在此他悟透了生死,悟解着人生——地坛,作者的精神家园。

(二)追思母亲,感受亲情

地坛在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为一个背景,一个清晰的形象出现眼前,他是作者深爱的母亲,残废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儿子的不幸在她哪都是加倍的。

提问:

1、母亲为我做了什么,这些情景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它与“怎么活”有关吗?---情景的追忆中,实际上是对母亲的理解,读懂了母亲完全是在苦难中度完自己的一生。《秋天的思念》更印证了这一点。

2、老师特别品了几段文字,品几个关键词句,也寻思作者所表达的心情。

A组:第一段

这几段都提到母亲的苦,现在我对母亲的追思,我看到了作者对自己的责备,明白了母亲的苦难在作者心中渗透的多么深刻,“子欲养而亲不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种怎样痛苦。

B组:第四段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我车辙的地方处处是母亲的牵挂关爱,感人至深的文字后面,有多少的后悔、内疚和苦痛啊!

怎么活!

默送我上地坛 责备  坚忍

追思母亲 中卧坐难宁 痛苦——人生的导师

悄悄缓缓寻找 后悔  顽强

师:母亲苦难的一生,同样给作者启发。母亲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毫不张扬的爱,给作者勇氣、力量,逆境中更坚强,找一条自立自强的路。母亲的活法,就是解答“怎样活”。——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活。母亲,人生的导师

六、联想名人

走进地坛的史铁生是人生的叩问者,走出地坛的史铁生是人生的胜者。读“我与地坛”,每每让人心酸落泪,就是因为我们读到的不是文字,而是倾听一位智者的心声。生活中同样坚强的人时时展现着生命价值。罗斯福坐在轮椅上完成世界格局的大逆转;布伦克牵着导盲犬坐在美国教育大臣的位置上;张海迪、海伦凯勒苦难中演绎着生命的故事,霍金身体残废忘不了宇宙的探索。故“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七、心灵回音

与“名篇交流”,这一环节我们在读文,与“名家对话”是在读人,直面心灵,读出自己,把你读文的感受、所悟、所想表达出来。

八、作业

带任务出课堂。”根据对文章感悟给母亲写封信”。

九、教学反思

讲授“我与母亲”部分,我是心中含着酸楚讲完的,学生也受到不少的感染与触动。我觉得成功之处是我重视了情感因素。主要是文中人事描写的细节作为触动学生的动情点和诱发点。设置了两个问题:“作者体悟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母爱”,“作者着重抒发了对母亲一种怎样的感情”,再抓细节“送、忧、找”片段,体会母亲的悲苦与操劳,感受一种毫不张扬的爱,让学生透过细节描写的载体去体会母爱的伟大,细微处动真情。让大家深深感受“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珍惜母爱,同时知道没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让同学沉浸在一片浓浓的感受母爱的氛围里,教授知识讲解德育渗透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我与地坛史铁生人生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人生中的某一天
史铁生:心魂之思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