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廉.莱斯的生态自然观

2019-04-12李晓旭

神州·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

摘要:威廉·莱斯是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祖,他的代表作《自然的控制》、《满足的极限》被公认为是生态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莱斯在研究人和自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剖析了生态危机的根源,探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关键词:生态危机;控制自然;异化消费

一、威廉.莱斯剖析了“控制自然”观

威廉.莱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控制自然”观的驱使下,大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严重的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掠夺自然资源的欲望一旦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控制自然”必然引起自然的强烈报复。导致严重的环境危机、生态危机。

威廉.莱斯认为,经济危机会转向生态危机是同消费领域的需要、商品、消费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密切相关。生态危机的原因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而人的需要和欲望大大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提供,这对自然环境必然产生巨大影响。莱斯指出,人类的需求需要越来越强地控制自然环境,忽视自然的承受能力,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投入大量的有害物到自然中,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莱斯进一步指出,只有从人的需要的自然背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才能分析生态危机原因,人们的“控制自然”观造成生态危机,人们通常从纯功利的角度,把自然和其他物种视为满足人类需要的资源库,控制自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满足人类的私欲。莱斯认为,只有从控制自然向尊重自然转变,尊重自然的独立性,才能解决好生态危机。

二、威廉.萊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

“控制自然”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但是,资产阶级的社会发展是满足资产阶级对财富积累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驱使资产阶级加大开放、占有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发展。

1、威廉.莱斯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

莱斯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需要作出新的阐释。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鼓励所有人把消费活动置于他们日常关注的中心位置,同时在每一个已获得消费水平上加强不满足的体验”,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鼓励人们消费,造成人们形成消费等同于幸福的错觉,因而要不断地消费,幸福感才会越强。然而,消费的盲目扩大会导致生产的盲目扩大,它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一个“高集约度的市场布局”,而这会进一步导致人们征服自然的欲望,把自然看作满足需要的资源库,可以随意开采、挖掘和拷打。

莱斯认为,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的过度消费追求分不开的,资产阶级为了缓和劳动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不断扩大生产,生产出大量的产品满足人民需要。人们把幸福感与消费水平的提高联系在一起,不断追求过度的消费,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商品不断推陈出新,商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人类因疯狂消费产生痛苦,导致人的异化以及人自身自由的丧失。

2、威廉.莱斯论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追求资本的最大利润,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线扩大,形成了过度生产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过度的生产带来生产率的不断增长,不断增加原料的需求。为此,资产阶级就会忽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会改变,尽管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一些解决措施,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

3、威廉.莱斯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威廉.莱斯论述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资本家对物质生产的无限追求,不断扩大生产的规模,加大投入生产设备的力度越来越强烈的增大能源的需求,商品表现出多样化、专业化。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量消耗有限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发展。

资本家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采用股份制等形式经营,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生态殖民主义政策,导致被掠夺国家的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和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甚至陷入经济和资源的困境,发达国家与被掠夺国家之间争夺自然资源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为了解决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压力和自然资源缺乏,资本主义工业化只能采取牺牲被掠夺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全球性气候等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必然是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肆意掠夺有限的自然资源,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威廉.莱斯提出的生态危机解决路径

莱斯在对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及其“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人对人的控制”进行祛妄和去蔽分析之后,积极进行生态危机解决方案设计。

莱斯肯定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主张科学技术的分散化使用等论述可以看出:莱斯重视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开源”路径:但需要指出的是,比较而言,他的研究重心更多的置放在“节流”路径上:如主张限制过度消费,减少对市场和商品的依赖等。在《自然的控制》中他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必须给以重新解释,“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革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控制自然中的进步将同时是解放自然中的进步”,“控制自然的任务应当理解为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的方面置于控制之下。这种努力的成功将是自然的解放-即人性的解放:人类在和平中自由享受它的丰富智慧的成果。”,“在这种新意义上的统治自然的世俗基础将是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公民广泛地享有责任和权力,所有的个人都被鼓励发展他们的批判能力”。

莱斯还借用沃尔特·本杰明话表明自己的立场:不应该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作统治自然的能力。相反,应该把它看作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这种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控制能够实现在统治自然的原始概念中所蕴含的进步希望。这样,莱斯就对控制自然的意识形态做出了新解读:人要在负责任地使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自然的利用。

在《满足的极限》里,莱斯围绕“满足”的概念、真假,何种意义上的满足才是真实的满足,以及如何实现真正的满足做了深刻的分析,并指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通常所追求的满足对自然和社会造成的种种危害。他批判现代工业社会把满足等于无休止的物质消费的观念,全面论诉了过度消费与商品之间的关系。认为把消费与满足、幸福等同起来恰恰反映了现代工业社会处于异化之中。他强调人的满足取决于生产活动,强调满足应该主要反映在生产活动的组织功能上,而不能主要是体现在消费活动的功能上。莱斯认为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只要满足的手段取决于人们本身能做的事情,很少依赖商品,那么手段就会变得十分丰富,个人应该尽可能地直接参与具有使用价值但不具有交换价值的生产活动。

莱斯认为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是消费活动,是因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迫使人们的关注转向生态生存。所以必须降低人的需求、改变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使个人的一切劳动活动和自由时间的活动都具有丰富的意义,尽可能让人们靠自己的双手来满足自己需求。

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并适应自然规律,只有与自然和谐平等的相处,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以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密特著,欧力同、吴中昉译.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重庆出版社,1988

[3]威廉·莱斯著,自然的控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曹淑芹.走出人是自然“霸主”的误区-一一析莱斯《自然的控制》的理性意向.江苏社会科学,1995

[6]李庆钧.“控制白然”应解释为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读莱斯《自然的控制》.科学.经济.社会,1998

[7]解保军.对“控制自然”观念的重新理解——莱斯《自然的控制》一书析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8]陈爱华.“控制自然”观念内在悖论的历史演进及伦理意蕴——莱斯《自然的控制》解读.东南大学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9]徐水华.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控制自然”思想[J].科學技术与辩证法,2006

[10]王巍.控制自然观念与当代启示[J].北方论丛

作者简介:李晓旭(1991-)女,汉族,江苏省宿迁市,南京林业大学在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