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从娘子关到宇宙的可行性报告
2019-04-12江寒秋
江寒秋
从刘慈欣的现实世界出发,穿越黑金之城阳泉,在飞船、二向箔、球形闪电的帮助下,我们抵达了他的黑色异乡。
第一代科幻迷
2013年,12月2日,西昌航天基地,嫦娥3号起飞的地方。
观看发射的有三千人左右,刘慈欣是其中之一。与他想象中的航天发射现场不同,这里更像一个集市:有卖火箭和玉兔车模型的,有卖方便面和小吃的,有在炭火上支着架子烤大块肉的,还有围成一圈打扑克和坐在地上喝酒的……
星空的寂静和现实的热闹让他有莫名的感觉:火箭同样看上去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带着我们的精神飞离这平凡的群山。
2016年7月3日,天眼主体工程完工现场,刘慈欣又受邀见证这一“科幻”时刻。此时的他已经是雨果奖得主,他在《三体》中所展示的降维打击、黑暗森林理论与壮丽图景和中国正在崛起的互联网创业英雄们意外地气质相投,成为当时的显学。
从那以后,他便不得不出席各种访谈节目,和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对话,和主持人陈鲁豫对话,和银英传作者田中芳树对话,和高晓松对话,和卡梅隆对话。甚至,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看完第一部《三体》后,也通过渠道发邮件:“你好,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看了您的《三体》之后,十分喜欢,能否发一下后续的作品,很着急。”
他以为这是假的,直到美方大使馆找上门来,他才知道这是真的。后来,奥巴马还在《流浪地球》中客串了几个镜头,这段佳话也就变得更加科幻了。
刘慈欣的大火是在2015年左右,《三体》在那一年获得了雨果奖。那一年的刘慈欣走出了科幻文学的小众疆域,成为了资本、大佬们的猎物和谈资。
名利场是避免不了的了,尽管他认为作家应当远远躲在作品后面,但公众和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将他推上了前台。
他有些不适应,还有些小镇青年式的拘谨,不太懂得拒绝。后来就慢慢习惯了,拘谨也得以进化,成为了一种冷眼看世情的疏离。
他是一个标准的理工宅男,保留着一些老干部式的作风:戴着眼镜,大多时间穿着朴素的让人记不太清颜色的衣服,喜欢玩游戏,不用微信,靠电话和邮件保持对外界的联系。成名之后也大多生活在三线城市阳泉,但幻想世界的成功如同一部推进器,将他不断推离自己的故乡、世界,成为聚光灯氦闪下的公众偶像。
刘慈欣,生于1963年,祖籍河南信阳市罗山县,出生、长大在山西阳泉市。直到现在,刘慈欣的大部分时间仍待在阳泉。他在阳泉安家,女儿在阳泉上高中。
在阳泉,《三体》没大热之前,刘慈欣并不是当地圈子里的名人,妻子几乎从不读他的小说,女儿是校园文学作家杨红樱的粉丝。他只会偶尔和附近地方的科幻迷坐在一起聊聊军事、写作,甚至聊聊股票行情。当然,只是一种客气的聊,实际上,他并不炒股。
阳泉是一座煤城,大城市所具备的那种科幻气质,在这里并不浓厚。但就在那里,刘慈欣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科幻迷,科幻之路从那里开启。
“虽然在晚清时期中国就有了科幻小说,但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都没有科幻迷这个群体。科幻迷和一般的文学爱好者不同,他们是很特别的一个群体,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有强烈的认同感,直到上世纪90年代,科幻迷才作为一个群体在中国出现。我就是中国第一代科幻迷。”
中国第一代科幻迷是如何养成的?那得要从刘慈欣父亲藏在床底的一大箱子书说起。儿时,刘慈欣常常把爸爸藏在箱子里的书一本本偷出来看。小学三年级时,刘慈欣第一次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就像是寻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写的。”
他对纯文学作品始终没有兴趣。“我在小学高年级时读完《红楼梦》,是为了打发时间,实在没办法才从头到尾读完了。前一段时间突然想起来,四五十年过去了,再看《红楼梦》应该理解会更深。抱着这种想法,找来《红楼梦》——小时候我还能看完,现在看了三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觉得十分无聊。”
作为狂热的科幻迷,刘慈欣做过的另一件让自己想想都不容易的事情是关于《大西洋底来的人》。那个时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刘慈欣就读的学校的传达室有一台电视机。但传达室学生不可以进入。于是,在央视播出《大西洋底来的人》的那段日子里,每天吃过晚饭,刘慈欣都跑到学校的传达室门口,脚下踩着两块砖头,隔着玻璃窗看电视里播放的《大西洋底来的人》,硬是这样坚持着看完了几十集。
娘子关往事
1981年,刘慈欣考上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系的水工专业,当时这所大学还位于河北邯郸,如今,已经迁到了郑州。
大学期间的刘慈欣似乎并没有太多趣事可供媒体发掘,他也不是当时的校园风云人物,不过,这并不妨碍这所大学在刘慈欣大火后为其授奖。
颁奖词是这样写的:身居陋室,仰望星空。作为一名工科男,他却创作了众多科幻文学作品,并屡获大奖。2015年凭借《三体》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使我国科幻文学达到世界水平。为中国梦注入正能量。
刘慈欣没有出席颁奖现场,奖杯是由他的时任老师代领的。
大学时的刘慈欣依旧保持了阅读科幻小说的习惯。有一段时间,刘慈欣去北京的外文书店找科幻小说,但那里的书都是几十块钱一本,根本买不起,他只能带一本英汉词典过去站着看。那时候的书店不让随便看书,看的时间长了,就会被店员赶走。
大学毕业后,刘慈欣被分配到了娘子关电厂工作。娘子关电厂距离刘慈欣的家乡山西阳泉约40公里,位于太行山脚下。
一位去过那里拜访他的记者这样记录:“那里四面环山,下午4点天就黑了,距离最近的大城市阳泉仍有40分钟车程。不过因为运煤的大貨车动不动就堵成长龙堵上个三天两夜,最好坐火车,两个小时。娘子关北面有一片小山和一片小湖,旅游景点名叫‘张果老洞,河北人逢年过节喜欢过去转转。但是煤渣覆盖在树木与房檐上,天空时常阴霾。”一切的一切和他小说里所描绘的浩瀚宇宙形成鲜明对比。
不过,这种“偏僻”认知,刘慈欣并不认可。他说:首先,我这个地方并不偏,它是一个中央企业,它是山西省最早有互联网的地方,它的生活条件也很好,交通也很便利;第二就是因为我工作的需要,我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北京、上海、太原这样的大城市度过,不是待在很偏僻的地方,而且每年我还经常出国,所以并不是那种在深山里隐居的情况。
资料显示,娘子关电厂曾作为战备电厂,保障河北、北京等地用电。而后不仅是山西省主力发电厂之一,也是华北电网的枢纽电厂之一。
他在那座发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从网上可以搜到他当时发表的两篇论文:《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软件介绍》《发电厂大修工程网络进度计划管理软件》。
国企发电厂,工作相对清闲,一次采访中,他说:“特别是像电力系统这种工作,必须按时去上班,必须坚守岗位。在坚守岗位的时候,就可以在那里写作了,相当大一部分写作时间都是在这个岗位上写的。”刘慈欣直言,“因为在岗位上写作,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
后来,微博认证为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的账号@国资小新转发了该微博,并喊话刘慈欣:刘老师,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因为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您说的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欢迎您常回娘家看看,再体验一把。
真正走上科幻创作之路是从一次打麻将开始的。当时,下了班的刘慈欣很喜欢跟同事打麻将,直到有一次,刘慈欣一晚上输了800多块钱,相当于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那件事对刘慈欣的打击非常大,也让他觉得该找点正事,填满晚上的时间。
于是,他决定开始写科幻小说,最开始,身边的同事也不知道他晚上都在忙些啥,只知道他突然就不打麻将了,直到刘慈欣的作品获得了银河奖,他也没有跟同事说过。还有人告诉他:刘工,好像有个写科幻小说的跟你名字一样。
在娘子关发电厂工作期间,刘慈欣完成了大多数的作品,包括被视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三体》三部曲”。
2007年,娘子关电厂改扩建工程中需拆除的一座建于1964年、高100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轰然倒下,标志着老电厂完成其历史使命。厂内1、2号机组于2007年5月底关停,3、4号机组计划于2009年3月底正式关停。
老电厂关停也对刘慈欣的作品色调产生了影响。
2015年,刘慈欣曾在采访中回应“为何2010年前的作品色调都很阳光,而2010年之后的作品色调则变得忧悒”,这一曲折与娘子关电厂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2009年是娘子关电厂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关停的年份。在此之前,电厂的工作是个铁饭碗,收入很稳定,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没有任何压力。但是2009年关停后,电厂需要搬迁,员工面临分流安置,竞争一下子变得激烈了。工作上的巨大变动影响了我的创作心理,体现在作品上就是色调变得沉郁”。
刘慈欣说,搬迁消息一传出来,企业里面氛围马上不同了,“我们企业有2000人,新建一个大发电厂,只能容纳400人,剩下这1600人去哪儿?在这个氛围之下,《三体》的风格就变得有些阴暗了,生存竞争就浮出水面了。”
网友“Letheon”热评中也提到了《流浪地球》其实某种意义上的解读就是刘慈欣对娘子关电厂的悲观预测,所以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流浪地球派”和“火种飞船派”之间为什么刘慈欣是“火种飞船派”了。
离开娘子关发电厂后,刘慈欣的关系落在了阳泉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室,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工作、生活,他说:这一直是我努力的,做不到,怎么换啊,找不到地方,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更不容易换。我也想去北京、想去上海,去不了,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有的人问,“你为什么要待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去写作”,你能把我弄到北京去吗?
如今,他即便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了,阳泉正将他视为一张城市名片。阳泉官方媒体显示:2018年10月,中国科幻文学40年高峰研讨会在山西省阳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论坛期间,“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的创作研究工作室在阳泉正式揭牌。
相关资料还显示,阳泉将利用原娘子关电厂区,借助刘慈欣的名人效应,打造娘子关旅游科幻城和科幻影视基地。
另一个世界:人与未知的相遇
或许是因为工程师出身的背景,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更多地呈现出对技术的极度崇拜。
2007年中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期间,在女诗人翟永明开办的“白夜”酒吧,刘慈欣和著名科学史家江晓原教授之间有一场十分精彩的论辩。刘慈欣的旗帜很鲜明:“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
在全世界敢这样直接亮出底牌的人不多,在中国就更少。刘慈欣举了一个例子:假设人类将面临巨大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可否运用某种芯片技术来控制人的思想,从而更有效地组织起来,面对灾难。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魅力,更来自于他独特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在中国新科幻作家中,刘慈欣被称为“新古典主义”作家,这可能不仅是指他的作品具有英美“太空歌剧”或苏联经典科幻那样的文学特征,而且也因为他的作品场面宏大,描写细腻,甚至令人感受到托尔斯泰式的史诗气息:对于大场面的正面描写、对善恶的终极追问、直面世界的复杂性,但同时保存对简洁真理的追求等等。
刘慈欣心仪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他这样描述自己在读完克拉克小说后的感受:“突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脚下的大地变成了无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限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这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一个样子了,那感觉像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这使我深深领略了科幻小说的力量。”
刘慈欣自称他的全部写作都是对克拉克的模仿,这种虔敬的说法也道出他从克拉克那里学习的经典科幻小说的母体情节的意义——人与未知的相遇;刘慈欣在自己的作品中企图要做到的,正是如克拉克那样写出人面对强大未知的惊异和敬畏。写出《三体》系列的刘慈欣,应该与克拉克站在同等的高度,特别是当你阅读《三体III:死神永生》,体验无边无际、浩瀚恢宏的时候。
在《三体III:死神永生》中,刘慈欣描绘太阳系的末日。来自未知世界的高级智慧生物“歌者”,飞掠过太阳系边缘时,抛出一个状如小纸条的仪器——“二向箔”,它更改了时空的基本结构,整个太阳系开始从三维跌落到二维平面之中。太阳系逐渐变成一幅巨细靡遗的图画。他的科幻想象包容着全景式的世界图像,至于有多少维度甚至时空本身是否存在秩序,在这里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巨大无边,同时又精细入微,令人感到宏大辉煌、难以把握的同时,又有着在逻辑和细节上的认真。
来自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中的逼真感与奇幻性的并存,或者说是凭借一种不折不扣的细节化的“写实”来塑造超验的“崇高”感受,打破了通常意义上的写实成规。
比如刘慈欣的两篇早期小说《微观尽头》和《宇宙坍缩》,以激进的科学推理为支撑,展示出的宇宙更加奇异,前者写夸克撞击之后,宇宙整个反转为负片,后者描写宇宙从膨胀转为坍缩的时刻,星体红移转为蓝移,但更不可思议的是,时间开始逆转,连人们说的话都倒过来了——在那个世界中,以上复述应呈现为这个样子:了来过倒都话的说们人连,转逆始开间时,是的议思可不更但……这样的例子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比比皆是,甚至在《三体》这样的长篇巨制里,宇宙规律本身的更改也是支撑起情节的最主要支点。
可以说他在科幻天地里,是一个新世界的创造者——以对科学规律的推测和更改为情节动力,用不遗余力的细节描述,重构出完整的世界图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慈欣的作品具有创世史诗色彩。
幻想世界中,刘慈欣冷酷地为人类世界设计了种种灭绝的极境,现实生活中,他延续着之前的生活节奏,并且曾心平气和地承认:“我都40多岁了,生活也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唯一改变的是,如今的刘慈欣,每天都要跑10多公里的路,“我是在为我登上太空做准备。”刘慈欣说,现在私人上太空,每人花费是2000万美元。他觉得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在他有生之年,價格一定会降到他能接受的范围内。
在过去,夜晚降临时,女儿写完作业、上床睡觉之后,关上书房的门,他才能短暂进入自己的科幻世界。而如今,他很长时间没有新作品发表了,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相关电影作品上。
他努力描绘着曾经的情形:“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以想象为翼,让思想在寒冷的冬夜飞过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