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课如何通过“育体”实现“育人”
2019-04-12陈朝霞
陈朝霞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既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体育教师应从体育课程的特点入手,通过改变观念、研究学生、善用资源等途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控等品质,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育体;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2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64-02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问题颇多。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的挑战有增无减,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据统计,因为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无法调和,学生出现学习停步不前、人际关系不睦、心态消极等问题。再加上升学等社会因素和二胎等家庭问题的困扰,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且能更好地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教学来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体育教师如何“育体”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不仅承载着“野蛮其体魄”的使命,更担负着“文明其精神”的重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怎样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让学生有效习得体育技能与方法?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着力改变师生关系,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同时通过多样化、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和灵活有效的激励方式,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应将运动技能与方法教给学生,重视与学生的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给予学生心理辅导。这样才能够让体育与健康课程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地成长,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
二、体育课怎样“育人”
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构成了人的素質,而这三方面只有和谐发展、相互促进,才能构成完整的人格。“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体魄。”由此可见,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辅相成,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而心理健康又能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技能教学的同时,应有效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生命活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学生的运动意识、体育素养、个性品质才能得到培养,实现“育体”和“育人”的目标。
三、如何通过“育体”实现“育人”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文化素养、创新理念、审美情趣等每时每刻展现在学生面前,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着装整洁、备课充分,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提前安排好场地和器材,告诉学生什么叫敬业与专业自信;应富有爱心,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妥善处理课中学生的违规,教育学生要遵守纪律,有责任心;应有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能,教法灵活多变,表现教师的专业尊严与教学品质。
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育人”目标。
1.改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特别强调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体育课上的很多教学内容与目标,需要通过较多的身体运动来实现,要求师生间和学生间密切合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借助竞技类或趣味类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学习、一起运动。如跳绳这个体测项目,学生基本都会,但是如果天天重复练习、测试,学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但是如果教师能把握住教学时机,和学生一起摆擂台,挑战跳绳达人,失败了和大家一起笑,跳得好就和大家一起鼓掌,注意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和变化,学生就会练得更起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达理解尊重、团结友好的观念,让学生明白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研究学生,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
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使身体和精神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体育品德等素养。如一些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会”,不仅为体育尖子生搭建了展示特长的舞台,还鼓励人人参与,使学生在迎面接力跑、穿梭跳长绳、投中篮圈等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这些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这种分组比赛的形式,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昂扬斗志;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永不言弃、悦纳自我的精神。这是绝佳的心理健康辅导机会,能真正实现教育无痕。
学生通过接力跑、负重、搬运等体育游戏来达到学技能、练体能的目标,而赢得胜利往往是最直接的目标。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获胜意愿,鼓励学生各司其职,全力以赴,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相互竞争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不良倾向了如指掌并善于引导。如当同伴出现失误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指责与谩骂,学会宽容,与人为善;不歧视、嘲笑弱势群体,学会帮助与鼓励他人;不要只看最终的完成情况,而要看到同伴之间的相互协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既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行为,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包容他人,善于交往与合作。
3.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之形成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但是,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如耐久跑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可以提高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毅力的体育活动。大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坚持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耐久跑这样的项目,尤其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走、跑交替的形式,沿着校园的景观大道运动,降低有氧运动带来的不适感,然后过渡到慢跑400米、600米,甚至更长的距离。慢跑时,教师可以采用轮流领头跑、分道集体跑、自由结伴跑、接力跑、撕名牌等方式,适当增加运动的趣味和学生的运动量,用同伴的力量来约束学生逃避的思想和厌跑的情绪,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4.善用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有一种渴望受人关注、被人认同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体育运动。如在篮球比赛或其他团队运动项目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的身体条件与运动能力,不要因为球技不佳、身高不高而感到自卑,进而害怕参加比赛,放弃努力。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比赛规则,实现学生人人参与的目标。如在集体游戏中,教师可通过角色分配,鼓励学生融入团队体育活动,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以角色担当来考量学生的合作表现,让学生从小形成协作意识、责任意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赛,让学生相互评价自己的表现与行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懂得尊重同伴、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教师只有尊重童心,善用课堂资源,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5.课堂渗透,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课堂中,只有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才能让学生身随心动,身手矫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打动学生的心灵。如通过幽默的语言、亲和的态度、人性化的规则等使学生敞开心怀;通过游戏、比赛、评价等丰富的教学组织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理调控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利用雨天等不适合室外活动的时机,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渗透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心理教育元素,使课堂有活力、有健康、有阳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体育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因此,体育教师既要努力践行“野蛮学生体魄”,提高学生的体质,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育、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让体育课堂因充满人文关怀而美丽,因充满生命阳光而精彩。
[ 参 考 文 献 ]
[1] 颜军.体育教学心理学[M].北京:神州出版社,1993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鸿江.不求就里,难寻病根[J].体育教学,2016.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