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人(二题)
2019-04-12曲波
曲波
耙树叶
匆忙忙吃口饭,我拎起耙子、抻过一个麻袋跑出院子,姥姥在身后喊,嘴角有饭粒。我边走边擦嘴巴,风风火火找小伙伴们耙树叶。
那时,我家住在苗圃家属房,苗圃试验田有片杨树林,初冬,树叶都落到了垄沟里。我和小伙伴们拿着耙子,沿着垄沟把落叶耙出一堆堆,装进麻袋,回家烧灶坑。那时住的是平房,冬天,每晚临睡时要往灶坑里添几把树叶,炕才不至于在半夜就凉透被子。
耙树叶不累,家属房的孩子们自觉承包了这活。当然,树叶是有限的,而且是一天天落的,因此,每年秋末冬初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去小树林。有时晚饭前,大多数是晚饭后,因为吃过饭有力气了,更因为可以边耙边玩,晚一些回家没关系,不然大人喊你吃饭,你玩得不尽兴。
那天,我拎着麻袋和耙子在林子家大门口,喊出了林子,林子说去找“钢镚”。半路上遇到了“大头沉”,“大头沉”大名陈贵,比我们大个七、八岁,瘦身子、短腿、大脑袋,整天游手好闲的,好吃懒做。我们给他起外号“大头沉”。“大头沉”东张西望的,时而将黑乎乎的一个小东西放到嘴角,嘎嘣,小东西裂开了,里面是个小“蛋黄”,转眼“蛋黄”进了他的大嘴巴。我们问他吃的啥,他说是栗子,舅舅从外地来给买的。我们要仔细看,他攥紧拳头不让,吧唧吧唧说好吃。“大头沉”平日闲逛,不和我们玩,更不和我们耙树叶。那天却主动跟着我们去了小树林耙树叶。
第二天晚饭后,大头沉拿着麻袋、耙子,早早到了小树林耙树叶,耙完独自回去了。
我们小声嘀咕,不知道“大头沉”怎么爱劳动了?大概是不干活,妈不给饭吃吧……
隔天早晨,我趴在被窝里,听见在场部做会记的母亲和父亲说话,说有人去场部废弃的马棚,偷走了些埋在那里的栗子。父亲说,哪家孩子干的,嘴馋。
谁家的孩子呢。母亲自语。
我一骨碌爬起身,我说,我知道,一定是“大头沉”,那天我看见他吃了,说是栗子,还说他舅舅给买的,他舅根本就没来。
我猜也是他,可他妈说,这几天晚上天天和你们去耙树叶。
没有,没有,他去了,没和我们一起回来。我要喊起来了。
好好说,嚷什么。父亲斥责我。我闭上嘴巴。家属房就两趟平房,十来户人家,都是林场苗圃的家属。
这个事交给我办好了,我自告奋勇,我和林子、“钢镚”他们商量商量,治理治理“大头沉”。
接下来,我们继续耙树叶,把耙来的树叶倒在废弃的马棚前,两三天后,树叶被分成三大堆,小山一样。我们开始玩起了游戏,一个人钻进树叶堆里,另几个人猜,猜那个人钻进了哪一堆,猜错了人主动进树叶堆,猜对的人继续猜,谁猜对的次数多,谁赢,最后赢的人可以装袋树叶回家,输的人两手空空。
我们玩得很开心,嘻嘻哈哈的,引得大人也过来看,马棚前热热闹闹的,说笑声到很晚。“大头沉”参与了一次,就再也没来,也不再跟我们去耙树叶。
天黑得越来越早,我们的游戏时间越来越短,天一黑,我们就回家,马棚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场部也安安静静的。这天,夜色正浓时,一个黑影钻进马棚,去扒沙土里的栗子。他刚下手,只见一个人从树叶堆里跳出来,尖着嗓子喊:呔,“大头沉”,我等你多时了,来人啊——
马棚里的黑影“啊”地一声往外跑,边跑边喊:妈呀,鬼来了,鬼来了——
在大门口,我们迎头撞上,果然是“大头沉”,后面追着的是“钢镚”。“钢镚”当晚没和我们一起回家,而是潜伏在樹叶堆里,其实是我们轮流潜伏,那晚“钢镚”当班。我们用段麻绳绑住“大头沉”双手,笑作一团。大人闻声过来问发生了什么,我们说,玩游戏呢!
那以后,马棚里的栗子再没丢过,第二年开春,栗子被种在了试验田,培育出了栗子苗。没人提栗子被偷这事儿,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吧,或者,像我父母那样,都闷在肚里,在自家说说而已。
洋侉子
侉子自己说姓陈,我们却喊他洋侉子,他不是我们本地人,说话侉里侉气的,他那侉气的尾音轻柔柔地往上飘,很是受听。他不仅会说书,编故事,唱小调,还会叽哩哇啦说外语。侉子的母亲是日本人,丈夫战死后,和当地老乡结了婚,生下了他,后来独自回国。侉子大些时跑出家门一路向北要寻亲妈,流落到我们村时病了一场,被乡亲们收留才停住脚。
侉子年龄不大,也就四十岁。只是长得老,脸上的褶子多,身材和我们差不多。白天他拎着土篮子拾荒,身后跟着一群叽叽喳喳的我们。晚饭后去串门,每晚只去一家,常常赶在人家饭没吃完的时候,端着个蓝边大瓷碗,里面是他做的好吃的。如果赶上人家插着院门,他就隔着门,喊我们去拿。每家的孩子都盼着他去。他做的东西表面上就和别人的不一样,几丝红辣椒衬得满碗生动,滋味也好,有点辣还有点甜,总是恰到好处,连大人们对他做的东西都感兴趣。后来每家院子里下来什么菜都给侉子送,晚上留着院门有时睡了也忘了上栓。
冬天猫冬无事时,大人和孩子都围着他听稀奇。他脸上总挂着笑,那时有部电影叫《永不消失的电波》,不知谁的智慧,把他说成了永不消失的笑脸。
隔壁夏三叔常年在外走街串户做木匠活,三婶闷在家不爱出门,即使偶尔出来露个脸,也是冷冷的,没有笑样。自打嫁给夏三叔,三婶一直没生育,因为这个两口子总吵架,三婶常常哭喊着寻死觅活的,每次姥姥都慌张张颠着小脚跑去劝架。侉子来后,常去三叔家,有时帮三婶做点活,有时给送去点吃食,三婶脸上渐渐地有了笑模样,出来进去的,遇到村里人主动笑着打招呼,换了个人一样。
三叔回来了,我吮着他塞进我嘴里的小锅白糖跟着他往家走。他问我都谁常去他家,有洋侉子吗。我点头。三叔又问我听没听别人都说些什么。我刚想开口,出门抱柴禾的姥狠狠瞪了一眼我说,小孩子不许乱说。我打个哆嗦刺溜回了家。
清明脱棉衣的时候,三婶的肚子鼓出了尖。三叔来家,问他不在家时,那个洋侉子是不是晚上常去他家。妈和姥都摇头说没看见。
侉子不像往常那样晚上出门了,村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不少,也冷清了许多。
后来,听说洋侉子的日本妈要接他去日本,村里大人孩子三五成群往他住的小窝棚溜达。
天刚见凉,侉子要走了。临走前,家家都请侉子到家里吃了一顿饭。最后去请的是夏三叔,三叔还是不太高兴的样子耷拉着脸,三婶的大肚子已经像蒙古包了,忙活在灶间,在白茫茫的水汽中时隐时现。我们被三叔叉到门外,没看到他们晚饭吃的啥。
侉子走的时候,抹了好几把泪,给年老的爷们磕头,给年长的哥们鞠躬,给我们一人一个夹窝大高举。
一个月后,三婶生了个白胖胖的大小子。三叔瞅来瞅去,瞧了三天,终于绽开了笑脸。
第二年春节,三婶生了个丫头,接下来,三婶一年生一个,那个不下蛋的大白鹅成了连蛋的老母鸡,一出门,身后跟着一群咕咕叫的小鸡娃。她的大儿子,瘦小聪明,学啥会啥。有人说他是侉子的种,有人说是夏三叔的。好像都对,侉子和三叔身材长得像,眉眼也类似,还都很精明,没多大的分别。有人说,区分还是很明显的嘛,侉子细嗓子,三叔粗嗓门。可他家的大小子的嗓门不粗也不细;有人说侉子的嘴唇薄,三叔的嘴唇厚,可大小子的嘴唇不薄也不厚……再说人家夏三叔本人整天大儿子大儿子地叫,别人翻来覆去琢磨那没根据的东西有意思嘛,还要再说,年长的老人就该叫你闭嘴了。
村子这回又安静了,家家的院门敞着,院子干净整齐,晾衣绳上披着满满当当的衣服。大人还是三三两两下地做活,孩子们三五成群爬墙上树踢口袋跳皮筋摆家家……
冬天的晚上,我睡不着时,躺在炕上对着屋顶裸露着的椽子檩子念叨侉子,他答应回来给我买花花绿绿的糖来着,他说那糖比小锅白糖还要好吃……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如果侉子还在,该有八、九十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