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群星闪耀时(一)

2019-04-12文丨李兰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耶夫斯基陀思群星

文丨李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很值得一读。首先,他特别会讲故事。他特别有名的一部中篇小说《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其主体部分是书信体的形式,被很多人看成作者的一篇自传。书信加传记,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似乎跟可以拍成电影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小说是相去甚远的,但茨威格的这篇自传却被多次拍成电影。还有,他的笔触特别具有场景感和画面感,甚至可以说是镜头感十足,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富有张力,生动鲜活,易于阅读。有着这样写作功底的茨威格,被人评价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茨威格极具代表性的传记作品,可以说这本书刷新了我对于传记作品的固有印象。首先我想问一下,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曾经读过哪些传记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巨人传》《乔布斯传》……都没看过?那《史记》你肯定是读过的,初中学过《陈涉世家》,高中学过《鸿门宴》《项羽之死》,而且你每次参加语文考试做的古文题,十有八九是传记类文章。你印象中的传记是什么样子的?讲一个人的生平,从头讲到尾,做过哪些好事,受过哪些褒赞……有些作家写的传记形象毕肖,比如司马迁;有些作家写的传记精细入微,比如海伦·凯特;有些作家写的传记震撼人心,比如罗曼·罗兰。而这本《人类群星闪耀时》呢,请允许我用一个你们看网络爽文才会用的词——惊险刺激。

这本书不是对传主一生的铺陈,而是抓住传主一生中最刺激的一刹那或一个小片段进行刻画。或许在书写一刹那之前,作者叙述了不少前情;或许在书写一刹那之后,作者勾绘了一些余音。但是所有的铺垫和尾声,都是为了突出一刹那的惊世骇俗。我刚开始看到书名,还以为“人类群星”指的就是那些历史中声名赫赫的C 位大咖,但让我意外的是,作者所说的“人类群星”并非单单指向那些具体的个人,也指向人类历史中那些由偶然和必然相冲撞而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关键一刻。

群星闪耀的璀璨场景,是命运女神在意料之外的一刹那,用类似“神启”的方式引爆了人的所有激情和欲望,而后花火漫天,寥廓幽深的历史夜空瞬间变得绚烂无比。

茨威格给这本书写的自序优美而富有深意,激情澎湃而想象丰沛。它是整本书的总纲,也是作者别具一格的“历史观”的呈现,使我忍不住要给你们呈现两段原文:

没有一个艺术家平日一天二十四小时始终是艺术家的,艺术家创造的重要的一切,恒久的一切,总是只在罕有的充满灵感的时刻完成的。被我们视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表演家的历史亦复如此,她绝不是不息的创造者。在这歌德敬畏地称之为“上帝神秘的作坊”的历史里,平淡无奇、无足轻重之事多如牛毛。这里,玄妙莫测、令人难忘的时刻至为罕见,此种情形,在艺术上、生活上也是随处皆然。她往往仅仅作为编年史家,漠然而不懈地罗列一个个事实,一环又一环地套上那纵贯数千年的巨大链条。因为绷紧链条也要有准备的时间,真正的事件均有待于发展。向来是: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倘若艺术界出现一位天才,此人必千载不朽;倘若出现这样一个决定命运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时刻必将影响数十年乃至数百年。此时,无比丰富的事件集中发生在极短的时间里,一如整个太空的电聚集于避雷针的尖端。平素缓慢地先后发生或平行发生的事件,凝聚到决定一切的唯一的瞬间:唯一的一声“行”,唯一的一声“不”,太早或者太迟,使这一时刻长留史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于全人类的命运。

你要是打开这本书就会发现,它略去了冗长烦琐的介绍和铺垫,择掉了那些在历史书中惯常见到的数字和理性冷硬的分析,而是用小说、戏剧、诗歌等多种方式来呈现历史那些“雷暴”的刹那。

小说式的传记想必有些同学是读过的,比如《张居正》《曾国藩》《红顶商人胡雪岩》等。可是用诗歌和戏剧来写传记(而且还是短篇的传记),是不是会让你觉得很新奇?

诗歌式的那篇传记是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为《英雄的瞬间》。1849 年12 月22 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判决死刑,在执行当场,他眼睛已经被蒙上黑布,行刑士兵的枪膛里也已经推上了子弹,在临死的一刹那他突蒙大赦。这首诗歌就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由绝望而重生的一刹那,内心丰富激烈的心理活动完整地展现了出来。除这篇传记的记录之外,据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过这戏剧性的一刹那之后,被沙皇改判以服苦役和刑满之后当兵。一个曾经的贵族和革命者,在经历过这场大变之后开始用宗教精神来解释人民的理想,试图用道德感化来替代革命斗争,并期盼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能够和解。而这种深刻的变化很明显就起源于死刑执行前的那一瞬间的心理动荡。在这篇诗歌中,茨威格几乎就化身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他走上刑场时分的所见所闻所感,都细致入微地描摹了下来:

灰蒙蒙的雾气

笼罩着刑场,

只是在金色教堂周围

黎明投来清冷的好似淌着鲜血的红光。

他们默默地排列在一起。

一名少尉前来宣读判词:

因武装谋反处以死刑,

死刑!

死这个词犹如一块巨石

掉进静寂的冰面,

砰然巨响

仿佛要把什么东西击得粉碎,

然后是空虚的回声

消逝在这冰冷的、黎明的、寂静的

无声坟茔之中。

……

一个哥萨克士兵快步上前,

要给他蒙上对着步枪的双眼。

这时他赶紧用目光贪婪地

瞪望蒙蒙天色所展示的一角小小世界——

他知道:这是永眠前的最后一眼。

他看到教堂在晨曦中红光四射:

好像为了天国的最后晚餐

神圣的朝霞

染红了教堂外观。

他望着教堂,突然有一股幸福的感觉

仿佛看到了在死的后面是神的生活……

而当他听闻自己被特赦之后,茨威格写道:

这时他又看见

刚才那座教堂上的金色屋顶

在升起的朝阳中

神秘地发出红光。

朝霞红似成熟的玫瑰

好像带着虔诚的祈祷攀缘教堂屋顶的周围,

闪烁发亮的顶柱上

一只钉在十字架上的手

举着一把神圣的剑,高高直指

红艳艳的云端。

仿佛就在这教堂上方,

上帝的殿堂在辉煌的曙光中升起。

光的巨流

把彩霞的波浪

涌向乐声缭绕的九天。

看到这些文字,不知道你心里是否会犯嘀咕,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细腻的心理活动,茨威格是如何知晓的?而且当时陀思妥耶夫斯基眼中可以看到天上地下那样多景致,茨威格怎么就抓住教堂来反复渲染呢?并且更有趣的是,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同一座教堂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眼里竟然会发生那样明显的变化——从“在金色教堂周围/黎明投来清冷的好似淌着鲜血的红光”,到“教堂在晨曦中红光四射”,再到“朝霞红似成熟的玫瑰/好像带着虔诚的祈祷攀缘教堂屋顶的周围”,这种心理化的情境描写会不会有点不着边际?这哪里是以真实性为基础的历史传记,这分明就是虚构色彩特别强烈的文学作品啊!茨威格在自序中信誓旦旦:“对书中描述的事件与人物心理的真实性,绝无一处企图借笔者的臆想予以冲淡或加强。”这难道还不算“臆想”吗?

先别着急做判断,让我们来联想一下课内所学的类似传记篇章。

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史记》中《项羽之死》这一片段,其中霸王别姬这一节司马迁只写了寥寥几笔,但没想到却被后世衍生出了一部特别有名的京戏。事实上,虞姬的结局司马迁并没有写到,然而所有人都认为她肯定是自刎于项羽面前了。为什么大家都会做此判断?因为被刘邦围得如铁桶一般的时候,项羽想要逃出去,带着个弱女子是肯定逃不掉的;但重情重义如项羽,又绝不可能在那时杀了自己的爱姬,所以唯一可能的结局就只可能是虞姬为了项羽没有后顾之忧,自刭于爱人身畔。

还有另一个相似的情节:本来项羽是准备东渡乌江的,结果他来到乌江边,碰到一个乌江亭长,一番对话之后,项羽却选择与弟兄们一起下马背水决战,不再逃亡。项羽到乌江边的时候是否真的有一个乌江亭长,后人难以得知;乌江亭长与项羽之间具体说了些什么,后人更绝无可能知晓,但司马迁为何偏偏把这短暂的一瞬间写得如此细致真实?这到底是在虚构小说还是在书写历史?

其实司马迁也好,茨威格也好,他们都是在用“文学笔触”来书写历史。但是他们的“文学笔触”却不是纯然的虚构,而是建筑在搜集整理的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建筑在对传主性格特征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他们太熟悉传主的性情了,所以当这些具有特定个性的人进入某个特定的情境中,这些人的言行就可以预判了——他们只是在进行合乎逻辑的情境化推衍而已。为什么诸葛亮在战场上总能料事如神,为什么福尔摩斯在探案的过程中总能每言必中,其实背后的秘诀都只有一个——他们对人性的规律有着透彻的了解,对具体个别的性情有着充分的了解,对客观的环境有着详实的了解,然后他们就可以借着自己卓越的分析能力来进行逻辑周密的推断。

文学是人学,掌握了人性规律的文学家来书写历史,不仅会让我们看到真实,还会让我们看到精彩;不仅会让我们了解事件的过程,还会让我们了解事件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独特、精彩绝伦的“人”。

《英雄的瞬间》中茨威格之所以会抓住“教堂”来描写,是因为特赦后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宗教倾向——他的宽仁和悲悯,他对斗争的厌倦,都在特赦之后变得异常突出。而能够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临刑时直接感受到宗教力量的,很可能就是某种宗教的象征物,而在行刑时有机会让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到,并能够引起他内心震颤的,一定会是比较恢宏壮丽的景象——恢宏壮丽的宗教象征物,最有可能的就是教堂了——于是便有了茨威格对红色朝霞和金色的教堂屋顶的细致描写。同样是须臾之间的红色朝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变化却产生了微妙的差别,清冷的红——映着晨曦的红——成熟玫瑰的红,这种抒情式的文学描述,虽然有着浓郁的想象意味,但仍然是符合人性规律和情理逻辑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经历的生死片刻虽然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因为茨威格对其心理的细密刻画,导致时间线得到了极大延长,明明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微不可见的一瞬间,却因为作家的放大,而显得跌宕有致,分外叫人心惊肉跳。

是的,可以说《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一整本书都运用了这种手法,用这种拉长时间轴和放大情境细节的手法来特写出那些历史中的非凡时刻。

还有一篇用戏剧形式书写列夫·托尔斯泰的传记《逃向苍天》,是不是一个很文艺很有诗意很大气磅礴的标题?它讲述了什么呢?嘿嘿,让我先卖个关子。你们赶紧去读一读这本书吧,保证会让你耳目一新的。下期咱们再来聊这本书!

猜你喜欢

耶夫斯基陀思群星
棒球:群星闪耀的运动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群众文艺“群星”闪烁
赌博牵制大文豪
睡不着的人
传世名著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