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岭长城“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2019-04-12绿窗段久军
文+绿窗 图+段久军
1933年东北军抗击倭寇的“长城保卫战”的发生地,1992年“亚洲飞人”柯受良驾车凌空一越的奇险长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音乐下气势磅礴的长城雄姿,都来自燕山北麓的明代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承德市滦平县境内的巴克什营镇,与北京密云接壤,西起古北口,东至望京楼,全长10.5公里。它依山凭险,起伏跌宕于山水之间,形势极为雄奇。沿线楼台密集,敌台相望,处处布防,道道设险。遇有战事,烽火传报军情,全线严阵以待,壁垒森严,是长城建筑史上的巅峰之作。
印度诗哲泰戈尔在万里长城上曾发出感慨:长城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的国度。而以雄、险、奇、秀著称的金山岭长城,集雄壮险峻与灵秀优美于一身,被人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左右页图:我国北方历代兴筑的长城,早自战国时期,晚至明代,东西横跨华北北部的辽阔地带,直线距离约有11000公里,而地处京、津、辽、蒙四省市交汇处的金山岭长城,被人看作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
金山岭长城史话
北齐时期,金山岭长城一带就有零星的修筑活动,但多以土石为建筑材料,墙体大都比较低矮、单薄。唐代在这里设了东军、古北二守捉,金代也曾在此设过铁门关。元灭亡之后,其残余势力仍很强大,不断南下袭扰。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很重视北方的防御,除多次派兵北伐外,还于洪武元年(1368年)遣大将徐达来督造包括古北口在内的北方长城。早期修的城墙“简陋单薄,砖石小台与墙各峙,与城上守军互不相救”。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把明王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因此北京的防务就更为重要了。其中,北京西北的居庸关、东北的古北口成了明朝首都的两大门户。尽管明朝统治者继续大修长城,但仍未能阻拦住蒙古军队的进攻袭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八月中旬,蒙古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发动对明战争。因山海关地势狭长,居庸关山高险峻,而古北口金山岭一带山势相对平缓,防线薄弱,他们便选择此处作为突破口,攻入后,在怀柔、密云等地大肆掠夺、杀戮,一直逼近北京城下,明王朝统治者惊慌失措,京城一片混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庚戌之变”。
隆庆二年(1568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力排众议,调任抗倭名将戚继光为蓟镇总兵,负责金山岭长城的修建和防务工作。戚继光坐镇蓟州后,首先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练兵,他发现北方军士涣散,遂请求调来“戚家军”操练震慑。据《明史·威继光传》记载,“浙兵三千至,陈郊外。天大雨,自朝至日昃,直立不动。边军大骇,自是始知军令”,从此南北一心。随后,戚继光开始做第二件大事,即展开长达16年的长城改建和重建工作。在此期间,他用“因地形,用险制塞”的方法,发明了空心敌台、障墙、挡马墙、支墙等多种建筑形式,还使用了全新的碉楼建筑技术。此外,数不清的射击孔、瞭望孔都饰以桃形、箭头形、刀把形、锯齿形等各种图案,颇具玩味。最终,金山岭长城修建了大小关隘5处、敌楼67座、烽火台3座,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一道长达10.5公里的钢墙铁壁。
左右页图:空心敌台是跨城墙而建的中空、四面开窗的楼台,是明长城防御体系逐渐加强且趋于人性化的重要标志。图为长城雪景和黑姑楼。
当时,南方士兵思念家乡,把长城附近一大一小的两座山峰命名为大小金山,还建了两座具有江南风格、呈乌篷船顶形状的敌楼,取名为“小金山楼”和“大金山楼”,金山岭长城由此得名。但遗憾的是,张居正逝世后,戚继光调任,金山岭长城自此沦为“荒野长城”,直到1981年才被人们重新关注,并从此开始闪耀于崇山峻岭中。
戚继光首建空心敌台
金山岭长城是戚继光军事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古代军事工程的杰作。据《明史·戚继光传》记载,戚继光巡行塞上时,发现长城的边墙不仅低薄,而且倾塌严重,根本无法阻遏蒙古人的武装袭击。此外,在旧长城线上虽有一些砖石小台,但这种小台彼此之间毫无联系,既不能掩蔽士卒,又不能贮存军火器具,敌军只要登高发矢,台上守军就很难固守,不利于战斗。他认为,蓟镇边陲绵延两千里,哪怕出现一点瑕疵都会引发全线的溃败,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便向明朝政府提出“请跨墙为台,睥睨四方,台高五丈,虚中为三层,台宿百人,铠仗粮糗具备”等要求。
在加固城墙的同时,他又修建了空心敌台。在《列兵实记》中,他对创建空心敌楼的经过、修筑方法以及用途做了明确的说明,要求“今建空心敌台,尽将通人马处堵塞。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凡险要处数十步或一百步一台;缓处或百四、五十步,或二百余步不等者为一台。两台相救,左右而立救,骑墙而立。”
但是,在险峰陡岭上实施这个方案比较困难,戚继光便调来弟弟戚继美统率的“山东左营”部队。首先,他们要挖土造砖,先让土坯自然干燥一个月,然后放在砖窑中烧制两周左右,取出后加水蒸四天,最后再烧制四天方成。一般来说,一块长城青砖是普通砖的四倍大小,重者达20公斤,而一旦用小米汤砌墙勾缝,便立刻变得固若金汤,但其制作和建造的过程可谓十分不易。可以说,这支英雄部队为修建长城立下了汗马功劳。
戚继光建造的空心敌楼分为三层:基座、中空及顶部楼橹。其中,底层的基座为十字交叉式;第二层是中空拱券式,内部可储备弹药、粮水和其他杂物;第三层则是铺面楼,又叫“库房楼”,是用来给士兵遮风挡雨和休息调整的地方。由此可见,空心敌楼比实心敌楼更加实用,它们的出现,使驻军即使没有烽火台的报警支持,也能据台固守和攻击敌人的侧翼与后方,是明朝长城防御体系逐渐加强且趋于人性化的重要标志。
金山岭长城“四绝”
障墙、文字砖、挡马墙、麒麟影壁墙被称作是金山岭长城的“四绝”。
最有名的一绝是障墙,它们是明代蓟镇长城上特有的建筑构式。由于长城依山起势,城墙突兀参差,陡峭地段的守城士兵容易暴露在敌人的视线中。因此,为了能有效地阻挡从垛口射进来的冷箭,同时防止敌人攻上城墙后夺取战台,戚继光在战台两侧的马道上都建造了几道高约2米、宽约1.5米的短墙。这些短墙,犹如一面面屏障横亘于垛口墙一侧,成为守城士兵的安全盾牌,使他们可以依据障墙来层层据守高地,步步为营地击溃敌人。在这些障墙上,还设有供瞭望和射击用的望孔和射孔,这都大大增强了长城的防御和反击的实用功能。
其次是文字砖。实际上,万里长城上不乏带有文字的砖,但金山岭将军楼及左右相连的500米墙体,全部用带有文字的方砖砌成,是万里长城上独一无二的创造。文字砖有助于人们分清责任,一旦出现施工差错,就能比较准确地确定责任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处罚。如今,古老的文字砖面或长满了霉苔,或留下了许多被风雨腐蚀的孔洞,但上面依然比较清楚地记载着烧砖的年代名称或部队番号,如“万历六年振武营右造”“山东左营”“万历六年镇虏骑兵营造”等等。
还有一绝便是挡马墙。在长城的低谷地段,外侧建有一道用石头砌成的长墙,这便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当路塞”,俗称“挡马墙”。挡马墙高3米,长200米,等于是给长城又加了一层防护套,可以有效地阻挡敌人骑兵沿着沟谷的进攻活动。
左右页图:右上图为障墙,左下图分别为文字砖、挡马墙和麒麟影壁墙,前三者是著名的“金山岭长城三绝”,后加上麒麟影壁墙构成“四绝”。
最后一绝是明长城中唯一保存完整的“麒麟影壁墙”。麒麟影壁墙位于小狐顶楼的楼橹上,由15块大方青砖组成,上面镌刻的麒麟头朝东、尾朝西,龙头鹿脚,鬣毛飞扬,腾云驾雾,动感十足。在用作军事防御的长城敌台中,融入传统民居常见的麒麟图案,不仅展现出长城卫士祈盼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也体现了长城建筑艺术已达到巅峰,在某种程度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将军楼:长城防御体系的精粹
巍峨的将军楼由戚继光亲自设计参建,选址在金山岭中段,海拔475米,居高望远,兼顾东西,确保敌我态势尽收眼底,是指挥的绝佳位置。从这里向远处望去,只见西线的五眼楼和六眼楼逶迤在峰峦之间,东线的小大金山楼和西线的五眼楼等建筑也遥遥对视,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
将军楼的北侧,烽火台、支墙、挡马墙、月墙、坞墙等由远及近地依次分布着,敌楼两侧还有数列障墙,彼此独立又相互呼应,可攻可围,可退可守,从而构筑成一套严谨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顶部靠外侧的一面,用砖砌成高两米的垛墙。垛墙每隔一米多便设有一个垛口,守城士兵可以从垛口射击来犯之敌。垛口上有一个小洞,小洞有两种用途:一是明代从外国引进一种叫“佛朗机”的武器,佛朗机下面有个轴,把轴插在小洞里,可以转动作扇形射击;二是用来插军旗助威,或以旗作为传递敌情的信号。城墙顶部靠内侧的一面,用砖砌成高1.7米的宇墙。宇墙上设有上、中、下三层射击孔,可供士兵以立、跪、卧三种姿势射击来犯之敌。
左右页图:左图的将军楼位于金山岭长城中段,守军可在此居高望远,兼顾东西,确保敌我态势尽收眼底,是指挥的绝佳位置。右上图为金山楼,右下图为五眼楼,均处于将军楼的视线范围中。
从主长城垛口墙侧,沿着较高的山脊单独支出一段一百多米呈“丁”字形的长城,这便是支墙。支墙与将军楼相通,可与主墙守军协同对敌构成犄角合围之势,亦能与敌军率先交火,从侧翼打击从砖垛口—沙岭口等地段进攻上来的敌人,是将军楼的第一道防线。万一抵挡不住,守军还可边打边退撤至将军楼。此外,支墙最北端的敌台是四方台,可用来防止敌军借此高地对主城墙发动攻击。
支墙北面约200米左右的山头上,各设有一座烽火台。若有敌人来犯,哨兵可及时报警,一般是夜间点火,白天放烟。烽火台前有坞墙,可防御敌军直接攻击将军楼。箭窗下环有月墙,亦可在此先期应敌。一旦敌军攻入楼内,士兵还可借助多重巷道与敌军奋力厮杀。
在将军楼内侧的小平台上,还藏有万里长城唯一的砖木结构的瓦房,应是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的指挥中心。可以说,为了抗击敌人入侵,戚继光、谭纶等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保护明王朝首都的长治久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