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9-04-11羊峰刘骁仪杨沫婉张倩文

文教资料 2019年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实施

羊峰 刘骁仪 杨沫婉 张倩文

摘 要: 薄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校内外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实施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管理力度不足;开课量不足、课程用其他课程替代;课程资源匮乏、特色不明显;师资力量匮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课程和安全意识薄弱制约课程发展;家长参与度不高、课程认同感低。为此提出解决策略: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监管;确保课程周课时安排与质量;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大专兼任教师的培训力度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与意识;形成家校合作机制。

关键词: 薄弱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核心素养的有效实现条件之一。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意义。

薄弱小学是指区域内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质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学校,薄弱小学既包含一些城市地区教育教学落后的小学,又涵盖农村小学,且这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不好,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探索能力未能得到发展。

一、薄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过程。

我们团队在吉林省长春市和四平市一共调查11所薄弱小学,其中6所小学为农村小学,每所学校访谈2名任课教师,共计22名任课教师并与我们做了简单的访谈。问卷调查每所学校随机抽取的40名学生,回收问卷共计440份。其中10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仅1所学校正常开设但仍有一定的问题。

(二)薄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1.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力度不足

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对各地区的管理会有所侧重。调研中72.7%的学校基本不被地方教育部门重视。根据某学科教师叙述,他们的学科抽查情况最多每学期一次甚至不抽查。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科教育的忽视,课程实施的现状差且管理力度不足,学校与任课教师缩短或取消该课程补充主科教学。因此,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现状。

2.开课量不足、课程用其他课程替代

调查中90.9%的薄弱小学存在开课量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不开设该课程

调研中27.3%的小学从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领导与教师极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常用教师资源有限、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设备不齐全、学生安全问题等作为不开设课程的常规理由。

(2)上课课时极少

在一些小学教学活动中,虽然在课表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是任课教师及学校只是将课程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内容,经常被占用课程或者直接上为自习课。调研中45.4%的小學基本开设的课程为一学期三至五节课,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设置得简单,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3)用其他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调研中有的学校以“道德与法治”、地方性特色课本教材课程、班会课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这三种课程的性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部分相似,都是用合作与探究精神发现或解决生活与班级中的一些问题或事情。但是前三者的内容主要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涉猎少,丰富精彩的实践活动是不充分的。实践与创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思想之一,导致一些学生不只在教室中纸上谈兵,而是直面真实必须实践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与进步,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做中学”不谋而合。

3.课程资源匮乏、课程特色不明显

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动力和源泉。调查显示,70%左右的学校无实践活动基地,另有80%左右的学校无专业研究队伍,各学校均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方面的不足[1]。薄弱小学的物力与财力都是匮乏的,人力资源缺失。薄弱小学的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如多媒体及电脑多是老旧设备,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板书教学为主;教学用书及图书馆的藏书少且旧,新书资源不足够。同时,薄弱小学并没有合理地利用本土自然资源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农村的农民职业体验、农村的赶集乐趣及农村的农耕用具、环境保护、土地流失情况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既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又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4.师资力量匮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从“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小学分课程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可以看到,2017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总数为5789145人,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专任教师分别为148365人和53668人,各占小学教师总人数的2.563%和0.927%。其中担任信息技术的教师是专科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4.717%,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师为专科生的占总人数的52.327%。从这些数据感受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半壁江山都是专科生,足见其课程师资力量较薄弱,理论知识积累不充分。调查中的课程教师平均每个学校0.27个,兼任教师平均1.06个。师资匮乏主要表现在教师对课程的性质、形式、内容及主题的理解不够充足,没有实践或理论的指导,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5.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制约课程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常需要去室外或者校外开展,容易产生人身安全问题,一些学校将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作为较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借口。现在一些不合格的小学面临改建,而且农村小学面临“撤点并校”的情况,学校不想因为不太重要的课程影响学校的其他课程进度,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是安全问题制约课程的发展。

6.缺乏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薄弱小学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或外来务工人员或工人等,一部分由于自身学历情况的制约,一部分由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发展益处不大。并且许多薄弱小学的小学生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由家里长辈陪读,长辈知识的缺乏,忽视对孩子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与熏陶。久而久之,缺少家庭教育自然间接影响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造成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二、推进薄弱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监管。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指导纲要为准则,落实并完善该课程的监管职责。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课程教师的奖惩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及课程实施参考案例等,激励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同时地方教育部门根据本土自然与文化资源,推荐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涉猎探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设计制作能力等多个方面,使主题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丰富多彩、富有兴趣与乐趣。同样,教育部门对学生课程实施评估方案不能碎片化,应该更关注活动过程中的生成学习,要求教师制作学生活动档案袋、写实记录与反馈。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也要保障活动经费,课程的实施开展、硬件设备的使用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撑。

(二)确保课程周课时的安排与质量。

指导纲要的课时安排规定: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学校根据指导纲要的内容制定下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细则”的文件。其中一项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课教师课时为1-2年级为每周1课时,3-6年级每周2课时。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与该科年级组长组成监管团队,相互监督与管理,每月定时开学科会议汇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及进度安排;也可以在会议上举报哪位教师占用或缺课情况,杜绝一切阳奉阴违,真真切切地确保课程周课时的安排与质量。

(三)因地制宜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成资源共享机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本土文化的巧妙利用。农村与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本土特色文化与资源,以特有的文化与资源为契机,融合农村或城市独有的教育特色,是开发课程主题的来源之一。

1.实力较强的薄弱小学形成合作共享学习机制

薄弱小学的该课程实施情况是不同的,将实施情况较好、较差、一般的学校进行合作共享学习机制,让教师学习到不同学校的优秀课程的精髓。例如某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农村秸秆为主题,开展保护环境、变废为宝、我能发明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与创新,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

2.实现薄弱小学与公共场所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共享机制

薄弱小学与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纪念馆及高校形成合作关系。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都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解说员及工作者,可以邀请他们来薄弱小学进行某主题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探索精神。高校的免费师范生会到农村教育见习,任课教师可与本科生、研究生互相交流学习,了解高校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方式,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课程教学风格。

(四)加大专兼任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指导贯穿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指导纲要规定: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薄弱小学发展情况及教师实际需要,合理地修改或增加科任教师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短期、中期或长期)、培训方式(正式或非正式)等,让薄弱小学的教师在交流和学习中得到丰富的经验,并将学习的经验在自己学校分享与传授,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相关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生应在师范院校就读时期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与形式,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日后小学工作岗位运输优秀的人才。

(五)增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与意识。

薄弱小学的安全教育可以从安全主题活动、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讲座、安全手抄报、安全知识竞赛五个方面进行。如农村小学的安全主题活动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到小河、湖泊等地方直观地进行安全教育,通过直接的投石子入河告诉小学生河水的深度,再通过言语交流与情景展示的结合,学生能动的接受水平会越高。久而久之,自然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又如知识竞赛可以从安全常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新鲜血液,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

(六)形成家校合作機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与家校合作密不可分。学校要多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些新颖或热点的教育现象与理念,让家长知道并能为家长所接受。同时,教师要将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表现出的优秀之处和薄弱之处告知家长,并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在不足之处继续努力。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学生家长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等,更加便捷地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

三、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核心素养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实施多年,实施现状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只要相关教育部门加强课程的监督与管理,加大专兼任教师的培训力度;薄弱小学确保周课时的安排与质量,并能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与家长形成良好合作机制;小学生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课程意识及一种探索问题的求知精神,那么薄弱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一定会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

[1]杜建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5.

[2]李新,肖伊玲.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7(11):78-81.

[3]许光伟.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29-32.

[4]兰正彦,张素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12,13(2):44-47.

[5]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76.

[6]徐雪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26):27-29.

[7]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实施
《牛津高中英语》课程实施中的异变研究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让语文插上综合实践的翅膀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