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师生课外生活管理方式
2019-04-11景龙泉
景龙泉
摘 要: 在幼师学校学习的3年或5年时间里,学生都统一住校,除了日常集中上课外,留给幼师生个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时间却很多,幼师生更多的时间用于各种课外生活。对于幼师生的课外生活进行适当的管理很有必要。本文旨在审察幼师生课外生活及管理现状,提出幼师生课外生活管理建议。
关键词: 幼师生 课外生活 管理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师学校学习的3年或5年时间里,由于学生都统一住校,除了日常集中上课外,留给幼师生个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时间很多。曾经网上做过题为现代职校生业余生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今职校生的业余生活大多是在玩中度过的。70%的职校生使用电脑聊天、刷微博、看电影,真正用于查找资料的只占10%;60%的学生双休日喜欢睡觉或逛街,愿意看书学习的只有10%,65%的学生从不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34%的学生对课余时间毫无规划。”总之,对于现代幼师生课外生活的安排可以总结为:对课余时间的利用随意性较强,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目的,未能做到合理规划课余时间。
二、幼师生课外生活管理现状
(一)幼师生数量与质量不同步。
首先,幼师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及开放二胎政策的出台,社会对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一些应往届毕业生都把择校的眼光停留在幼师学校上。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各省市政府纷纷出台了《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社会上各种性质的学前教育教学机构蓬勃发展,使得在校幼师生和具有学前教育学历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多。
其次,幼师生的质量在下降。如今,大批幼师学校及各种“幼师班”如雨后春笋,扩大招生必然使得一批不具备学习能力的人进入学校,这些学生的作风带动更多的同学不爱学习,每学期补考的人很多。
幼师生的课外生活从过去的看书,参加勤工俭学演变成现在的逛街、购物。手机、电脑、平板等各种科技产品,还有智能化信息化校园设施,给幼师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这些不断完善的物质环境却让当代幼师生们忙不过来。在学习上,无论是自己专业的书,还是非专业的书,无论是能增长技能的书,还是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书,都是没有时间看的。据了解学校图书馆的借阅率仅为10%左右。对于现代幼师生课外生活的安排可以总结为:没有科学合理的长远目标,对课余时间的利用随意性较强,不能合理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因此,逐步完善幼师生的管理机制,明确幼师生课外生活的管理方式已迫在眉睫。
(二)学生管理工作难点多。
幼师生的业余生活所占时间比重大是学校管理的重点之一。但是有的学校的做法矫枉过正,比如,有的幼师学校完全支配学生的课余时间;对幼师生实行监狱化管理,统一关灯睡觉,统一吃饭时间,等等。校园管理必须规范化,但是身心健全的现代幼师生必须用新的标准考量,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们死守清规戒律,才能保证在做好幼师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影响幼师生的创造性。
三、构建幼师生课外生活管理方式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幼师生的课外生活不健康,很大一方面是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攀比心理促使一些幼师生将注意力转向消费。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偏离了主流。学校应该以培养学生为有用之才为目的,及时对这部分人进行教育,纠正他们的价值观。可以在学生中树立“典型”,如开展“幼师形象大使”、“感动校园-幼师生”等评比活动,促使学生心怀“上幼师,爱师范”的职业理念,并为之不懈奋斗。
(二)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现实问题或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举办专题讲座、辩论会、征文、座谈会、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技能大赛、创业设计等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起着重要影响。引导学生阅读有意义的书刊,开展书评、影评活动,抵制不健康书刊和音像制品,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既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又是学校展示自我,宣传自我,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内容丰富、积极健康的活动可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2.校企互动,加强学生职业教育。
幼儿园是幼师生今后的工作场,学校开展了很多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工作的样态。除开常规的学生实习外,学生管理部门还可以积极与幼儿园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与园长面对面”,请幼儿园园长与学生交流,为学生做就业指导,让学生明确就业形势及专业发展方向。
3.开展学生社团,充分调动幼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隨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幼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师生不仅要完善知识结构,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全面提升自我。社团为之创造了平台,不同于其他学校正式组织,属于潜在课程的载体,对于学生的教育影响方式具有持久性和隐蔽性,如春风润物细无声。刚入学的新生虽然面对从中学到职业学校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但通过参加社团可以使他们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找到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4.开展寝室互动活动,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集体生活为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创造了彼此交往的条件,但不可避免地引发矛盾和纠纷。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及规划,有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寝室不仅是幼师生学习、休息的地方,情感交流的场所,而且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可以在寝室里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鼓励室友们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求同存异,共同建立和发展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发挥学生寝室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
(三)健全学生管理机构,构建专业管理队伍。
西方国家有很多学生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中包括建立健全专业的学生管理机构。在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已经成为一种专业性的工作。他们只担任管理工作,决不允许参与教学。在这方面,我国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者一般都是班主任,他们不是专业的管理人才,同时兼顾几方面工作使他们无法花太多时间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外国的经验,构建一个系统的、专业的学生管理机构,聘请专业的学生管理人才,公平公正地管理每一位学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四)尊重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自主权。
学生管理是幼师管理工作中一项中心工作,不仅管理对象规模大,而且管理周期长,涉及面广和难度大。
管理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隐私权、言论自由还有自决权,客观上要求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方式和方法上注意灵活性与多样性,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需要。幼师生作为身心相对成熟的群体,在教育管理上应该区别于中小学,需要对他们适当放权,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不仅能充分体现学校管理者对他们的信任,激发幼师生自我约束的意识,而且能提高幼师生的管理能力。这里说的幼师生的自我管理,不仅局限于幼师生对自己的管理、意识上的约束,还可以在幼师生中建立起学生管理组织,让学生担任管理者的角色,使他们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达到规范幼师生课外生活的目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幼师生课外生活管理工作的不易,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更加配合学校有关方面的管理事务。
未来,我国幼师学校还将逐步增加,招生数量也会不断扩大。同时,时代在进一步发展,未来幼师生的课外生活中还会出现哪些新鲜事物,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以应对未来幼师生们千姿百态的课外生活。学生课外生活方式在变,我们的管理方式也要不断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幼师生课外生活管理的初衷——让幼师生的课外生活更加规范,让幼师生的管理工作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方向前进。
參考文献:
[1]余林玉.中职生业余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
[2]袁伟妃.中职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分析与引导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7).
[3]王希恺.南京大学生课外生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