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2019-04-11张黎黎
张黎黎
摘 要: 在仁爱观的理论基础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本文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两个角度梳理“有教无类”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想法和解释思路。
关键词: 有教无类 论语 孔子
“有教无类”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的主张,这一教育思想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原句是子曰:“有教无类。”但因为只有光秃秃的一句,没有上下文可以结合语境理解,所以具体内涵在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有教无类”意思梳理
对一个字或词语的理解,最好回到最原始的典籍当中。《论语》“文辞简约,异解遂滋”,以下总结了两大类对“有教无类”的理解。
(一)教育对象角度
现在人们看到这个词语,就觉得意思为“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区别”(杨伯峻),大中小学的教材这样写,大部分老师这样教,一般媒体也是引用的这个解释,不少著名学者南怀瑾、傅佩荣也持相同的观点,南怀瑾甚至认为这个不需要解释了。
孔子生活在春秋的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制度正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各种矛盾斗争十分尖锐。孔子认为只有兴办教育,培养众多仁人、君子型治国理政的人才,国家才能发展。因此,孔子广收门徒,他招收学生的门槛也是十分低的,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意思是只要准备十条肉干就可以得到孔子孜孜不倦的教诲。有学者认为这个入学门槛可以作为教育对象不分类的旁证,这里的“类”包含的东西很多,可以说不分贵族和平民,不分华夏和华夷诸族,不分年长和年幼,不分氏族宗姓。在孔子有名有姓的弟子当中,他的学生有大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孟懿子,有出身低微后来成了大商人的子贡,有小偷出身的颜逐聚,平民出身的占大多数,有子张、曾参、颜渊等。在《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的七十余人也是来自各个所居地域,比如颜回是鲁人,端木赐是卫人,子路是卞人,子游是吴人,还有其他来自晋、秦、齐、陈、温国、楚的弟子。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比孔子小6岁的颜路,还有比孔子小53岁的公孙龙,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达47岁。在这些弟子中,有姬姓氏族、姜姓氏族、芈姓氏族、子姓氏族、妫姓氏族、嬴姓氏族等。《荀子·法行篇》记载,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是以杂也。”其中的“杂”字可见孔子招收的弟子的确具有广泛性。
唐晓文、赵纪彬在《孔子是“全民教育家”吗?》和《有教无类解》等文中提出一种十分新颖的观点,认为“教”是“教民”,“民”指奴隶,就是说不分氏族,按地域对奴隶进行强制训练。通过统计,《论语》中的“教”字一共出现了七次,多做教育、教学、教化之解,“季康子问……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子适卫,冉有仆……曰:教之”(《子路篇》),“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篇》),“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谓弃之”(《子路篇》),“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戎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尧曰篇》),最后加上本文说的《卫灵公篇》中的“子曰:有教无类”,这七处皆无军事训练的意思。
在我国奴隶社会里,只有奴隶主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显然这里就排除了奴隶这个教育对象,奴隶也没有人身自由,只是会说话的劳动工具。况且,祭祀和带兵打仗为国家的两件大事,为了使奴隶主贵族子弟将来能带兵,要求他们在“序”里学习“射”,显然奴隶是不可能被训练的。孔子是办私学的,又不是办“拳头班”的,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些人各个地域、各个姓氏、各个阶层都有,但没有一人是奴隶,因此不可能是训练奴隶。这种解释不符合文字训诂和历史事实。
(二)教育目的角度
《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柔弱褊厄。景、武问,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巴蜀地区的人本是夷人,是没有受到开化的,但是经过文翁和司马相如的改革教育后,出现了一批名扬天下的文人。班固在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解释“有教无类”,但很明显有教育改变人的意思。
南北朝的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把“有教无类”疏解为“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也就是说,人无论出身庶鄙都应该接受教育,因为人们本来是不分类别的,只要得到教育就会变得善良。清代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赞同这一观点,引用皇侃的原话注释“有教无类”。
宋代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富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也。”朱熹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习气所熏染才有了善恶之分,如果受了教育,就可以恢复善性。也就是说受了教育后的结果。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古代从班固到朱熹这条线上的理解和今人的理解完全是不同的,但是古人离《论语》的时代近很多,他们的观点会不会更有说服力呢?
二、“有教无类”意思之我见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理解,也就是“通过教育,人们将会消除类的差别”。
(一)从字面含义求证
“有教无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理解。
一方面,从“有……无……”的句式来看。易中天指出,“有……无……”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是只有a,没有b,比如有眼无珠、有才无命;二是有a,没有非a(b),比如有来无回、有头无尾;三是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四是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通过对比,“有教无类”更符合第四种解释。
另一方面,从“有”字入手。“有”这个字在古今汉语中出现频率极高。石毓智认为,在动词前面加一个“有”字,表示动作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完成状态。比如甲骨文中的“日月有食之”,《诗经》中的“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这里显然解释为“日食了”、“女子出嫁了”读起来更顺畅,可见“有”字并无实际意义,也可以说是加强了动作的语气。这种用法至今仍见于客家话、闽方言、粤方言等,而且在英语、法语、瑞典语等外语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闽方言关于“有”的用法就有很多,说“我有吃饭”,在英语中就是“I have eaten it”,表示一种动作的完成时态。在《论语·公冶篇》中“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这里“有闻”和“行”的关系很明显。“有+动词”表示动作的完成,因此,“有教无类”中的“教”表示“educated”,也就是“受过教育之后……”
(二)从孔子思想求证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到“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这种性近论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一个人最终品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和环境决定的。即使具备了好的先天素质,但也不能自觉成才,而要通过教育才能有所提高,最终形成好的品质。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继续学习,这些品质就会丧失。《论语·阳货篇》记载,子曰:“……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就说明了一个人只有接受学习教育才能不使仁、知、信、直、勇、刚这些美德丢失。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这些优秀品质更健康完善地发展。
在孔子的弟子中,通过学习很多人都有了成就,比如德行方面的典范有颜渊(顏回)、闵子骞(闵损)、冉伯牛(冉耕),言语方面的典范有宰我(宰予)、子贡(端木赐),文学方面的典范有子游(言偃)、子夏(卜商),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冉求)、子路(仲由)。其中子路值得一说,子路本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武夫,一开始子路并不想拜孔子为师,对柔弱的孔子表现出了傲慢和不屑。东汉王充在《论衡·偶会篇》中写子路“世称子路无恒之庸人,未如孔门时,戴鸡佩豚,勇猛无礼。闻诵读之声,摇鸡奋豚,扬唇吻之音,聒贤圣之耳,恶至甚矣”。在入孔门学习后,子路“卒能政事,序在四科”。从各个学生的各种成就中,都可以看出这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的产物。
虽然笔者更加赞同“通过教育,人的品质会更变得很好”这一观点,但并不反对第一种观点,也就是“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当然排除训练奴隶这一观点)。其实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只是对于教育的角度不一样,且两种观点都为现行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穆.论语新解[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陈汉才.“有教无类”辨[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
[4]吴国宁.“有教无类”辨——兼谈训诂学的运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
[5]孙钰华,葛鑫博.“有教无类”的历史解读与现代价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6]张传燧,袁浪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及其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