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感知动词的语义延伸

2019-04-11王姗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王姗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汉语感知动词的语义延伸。学界对于感知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印欧语系,学者们所提出的理论或断言都是基于西方语言的特点。汉语感知动词的语义延伸有特性,不完全符合Viberg (2001) 和Sweester提出的理论断言。对Viberg和Sweester理论断言的验证有利于促进理论的发展,进一步丰富词汇类型学。此外,本研究还有益于汉语感知动词的一语及二语习得。

关键词: 汉语感官动词 语义延伸 语义等级 认知义

1.引言

对于感知动词而言,最重要的五个感官形态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最重要的一般组成部分称为活动、经验和联系(Viberg,1984:122)。学界对于感知动词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传统。第一个研究传统主要涉及语义场内的感知谓词跨感知形态的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Viberg(1981,2001)发现了跨感官语义延伸的单向路径,从视觉向下延伸。Viberg(2001)基于感知动词领域中已被证实的语义扩展和多义现象,建立了感知动词情态层次结构:由视觉感知义可以延伸出听觉感知义,再到触觉、味觉和嗅觉感知义。第二个研究传统采用认知语言学方法(Sweester,1990)。Sweester(1990)明确提出了视觉作为知识和思想隐喻的感官形态具有首要性的断言,视觉感知动词会优先延伸出认知意义,对于视觉动词而言,其意义发展为“知道”的用法是十分新奇的,而这种用法对于表示“看”或“见”的动词来说是很常见的。第三个研究传统是感知动词的人类学研究,强调不同的文化对感知形态的相对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同。

在中国,感知动词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视角。第一个视角是语义视角,比如王文斌和周慈波(2004)对“看”类动词进行词汇语义的对比研究;曾石飞(2011)运用语义场理论对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进行研究。罗斌(2012)从历时角度探讨感知动词的语义演变。学者们从认知的角度展开研究。林正军(2007)从认知的角度阐述感知动词的多义性。覃修桂(2009)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听觉范围,验证前人的说法。

2.研究设计

本文的研究语料主要来自几本词典:《辞海》(1979)、《说文解字》(2004)、《王力古汉语字典》(2002)、《学生古汉语词典》(2013)、《汉语大词典》(1993)、《现代汉语词典》(1983)。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在感知动词域内,汉语感知动词的语义关系是否符合Viberg提出的语义等级的延伸顺序?(2)就感知义向认知义延伸而言,汉语感知动词是否呈现出印欧语的跨域映射模式,“看”拥有绝对的优势映射至认知义?

3.汉语感知动词的语义延伸

3.1视觉感知动词

对于视觉感知动词而言,“看”代表视觉感知的活动,“见”表示视觉感知的体验。

首先,“看”的基本意义是“看、瞧、观察、观看”。从这个意义上说,“看”是一个典型的视觉感知动词表示活动。由下面的例子可以表明“看”的基本语义。

(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

(2)却看妻子愁何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帝微服往看。(《世说新语》)

然后,“看”由基本义扩展到“拜访”义。

(4)出门看伙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5)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世说新语》)

以上五个例子的意义扩展都发生在视觉感知动词领域内。视觉动词“看”可以衍生出听觉义,比如例(6)中,“试说与君看”中的“看”就是“听”的意思。

(6)南岳后,累任作祠官,试说与君看。(《最高楼》)

此外,“看”的意义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

例子(7)和(8)中“看”有认知意义的解读。

(7)你看这个计划行不行?

(8)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通过对例子的分析发现,“看”经历了从视觉感知义扩展听觉和认知感知义。

“见”是一个视觉感知动词表示体验。“见”的基本意义是“看见”、“看到”,它显示了某人或某事的结果。

(9)见两小儿辩日。(《列子》)

(10)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

“见”可以指“拜见”、“会见”。

(11)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

(12)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見”的另一个非常常见的扩展义是“听见”,例(13)表明了“见”从视觉到听觉的意义延伸。

(13)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东揖山东隆准公。(《梁甫吟》)

“见”也有“知道”的意思。这一意义外延属于意义场间的外延,感知范围从视觉体验到认知。

(1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15)道在不可见。(《韩非子》)

“见”可以作为辅助词出现。下面的例子展示了“见”作为辅助词的用法,从一个词汇词变成一个功能词,这种用法是语法化的结果。

(16)吾非置于子之门,则怠矣,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17)诚恐见欺。(《史记》)

(18)岳父见教的是。(《范进中举》)

3.2听觉感知动词

据《王力古汉语字典》(2002)载,“听”主要是指听觉感知的行为,而“闻”表示听觉感知的结果。“听”指用耳朵接收声音。

(19)听妇前致辞。(《石壕吏》)

(20)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1)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听”还可以扩展语义至“注意”和“服从”。

(22)不听寡人。(《战国策》)

(23)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言。(《史记》)

“闻”的基本意义是“听到”。例子如下:

(24)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史记》)

(25)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琵琶行》)

“听”延伸出“被告知”的含义。

(26)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

(27)闻君行仁政。(《孟子》)

(28)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超然台记》)

“闻”也可以表达“被他人知晓”的意义。

(29)闻名天下。(《史记》)

(30)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1)以义闻于东南。(《书博鸡者事》)

以上意义延伸都发生在听觉感知领域。“闻”还可以把它的意义扩展嗅觉,表示“用鼻子嗅”。

(3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

(33)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史记》)

“闻”也可以指“知道”,特别是当与“道”(真理)一起使用时。这一意义的扩展范围从感知领域跨越到认知领域。

(34)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

(3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36)吾父子偿亦闻道于此,虽万里可也。(《卓吾论略》)

“闻”可以用作名词,意思是“故事、报告、名誉、荣耀、新闻”,从中可以扩展出“知识”的意义,例如,“博闻强识”(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3.3触觉动词

触觉动词主要由“摸”和“觉”表示,这两个词没有视觉和听觉动词那么多的意义延伸。

“摸”的基本含义是通过手触摸。

(37)以读曹娥碑,能手摸其文读之。(《后汉书》)

(38)在黑暗中摸索。

就接触的体验而言,“觉”是“感觉”的意思。

(39)我一点也不觉得累。

“探测”和“感知”也是“觉”常见的意思。

(40)大家都觉察出了他形迹可疑。

“觉”还有“注意(到)”的认知意义。

(41)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42)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孟子·万章上》)

3.4嗅觉和味觉动词

我们把嗅觉和味觉动词放在一起讨论。嗅觉感知的活动用“尝”表示,味觉感知的活动用“嗅”表示。

“尝”的根本意义是“伸平舌头接纳食物”,表明吃的行为。

(43)丘未达,不敢尝。(《论语》)

(4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

“尝”有“尝试”或“选择”的意义。

(45)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

(46)我虽不敏,请尝之。(《齐桓晋文之事》)

“尝”到后来被语法化为一个副词,意为“曾经”。

(47)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乐羊子妻》)

(48)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

“嗅”最根本的含义是“用鼻子感知,辨别气味”,表示嗅觉感知的动作。

(49)小狗在他腿上嗅来嗅去。

(50)三嗅而作。(《论语》)

4.结语

感知动词领域内的语义扩展与Viberg关于感知动词词汇化的普遍程度的观点密切相关。汉语感知动词遵循Viberg提出的语义层次,因为它们的意义外延与Viberg所持的观点一致。视觉感知动词“看”和“见”可以将它们的本意扩展至“听”。听觉感知动词“闻”涵盖嗅觉感知“闻气味”的意义。视觉和听觉感知动词都具有延伸的认知意义。此外,对汉语感知动词的分析还表明,层次较高的词将其意义延伸至层次较低的词,层次越高的感知动词越有可能将其意义延伸至认知意义。

与印欧语系感知动词语义扩展不同的是,汉语的听觉感知动词“闻”能扩招至认知意义“知道”,表示知识。这与Sweester的说法不一致。汉语的视觉和听觉感知动词都能衍生出认知义。当听觉感知的经验动词“闻”和“道”(真理)用在一起時,相应的认知意义是“知道”。“闻”用作名词时,意为“知识”。我们认为“看见即相信/理解/知道”(Seeing is believing/understanding/knowing)的认知结构应该延伸为“感知即相信/理解/知道”(Perception is believing/understanding/knowing)。

参考文献:

[1]Sweester, E.. 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Viberg,.. The verbs of perception: A typological study[J]. Linguistics, 1984(21):123-162.

[3]林正军.英语感知动词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王文斌,周慈波.英汉“看”类动词语义及词话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6):41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