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韵飘香,楚风汉味”

2019-04-11王锦怡周谨平

文教资料 2019年3期
关键词:楚文化号线武汉

王锦怡 周谨平

摘 要: 荆楚文化主要指以当今湖北地区为主要辐射地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地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是传播地铁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对武汉当前地铁沿站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设施建设及大众普及程度的调查和研究,对改善地铁文化墙的建设和促进当代荆楚文化的传承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武汉 地铁文化墙 荆楚文化

引言

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和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武汉具有鲜明的荆楚区域文化特色。在当今城市中,地铁的作用并不仅是交通运输,还具有传播传统文化、引领城市时尚潮流文化的作用。对于步入地铁时代的武汉来说,地铁交通在推动商业发展、文明进步的同时,兼顾文化传播,正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武汉地铁网络不断完善,地铁中融入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加工的楚文化系列景观,形成武汉地铁特色文化,效果将令人期待。

一、荆楚文化的传承现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楚文物相继出土,给国内外专家留下深刻和强烈的感觉。他们认为荆楚文化不仅是当时中国的领先文化,更被认为是与古希腊文化并列的世界文明的代表。所谓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从断代的静态角度看,主要指以当今湖北地区为主体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从发展的动态角度看,不仅包括古代的历史文化,还包括从古到今乃至未来湖北地区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荆楚历史文化悠久,是具有湖北地区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数经千年而不灭。但是,这种文化却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处于没落的境地。

首先,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人们的地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具体表现为大多武汉居民并不知道荆楚文化是湖北的特色地域文化,也意识不到该地域文化对武汉的重要性。如果不知道这个文化的重要性,则不能主动深入了解,何谈传承呢?个人地域文化意识的缺失是荆楚文化衰亡的关键点。

其次,浓厚的商业快餐文化掩盖了传统地域文化。当今社会,商业发展迅速,人们眼中看到的只有商业文化、明星文化等快餐文化。这些类型文化充斥大众的生活,让人们日益失去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兴趣和动力。久而久之,商业文化的风头掩盖了传统文化,使其在大众生活中渐行渐远。

最后,对于开发和保护荆楚文化的传播,相关公共宣传与推广工作进程缓慢,使得许多市民不太了解荆楚文化,继承和发扬荆楚文化任重而道远。

二、武汉地铁文化的相關调查

从2004年7月28日开始,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武汉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预计到2020年,通车里程达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将打造出武汉的“地铁之城”。与此同时,武汉地铁文化墙的建设,恰好以对武汉地铁站公共空间的有效利用为契机,将极大地促进武汉人对荆楚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包括武汉目前所有地铁线路(1号线、2号线(含机场线)、3号线、4号线、6号线、8号线、21号线(阳逻线))及沿途地铁站。问卷填写有效人次为107次。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女性占79.44%,男性占20.56%;年龄分布以18岁-30岁的年龄段人群为主,占94.39%,18岁以下占4.67%,30岁以上占0.93%。以上数据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相差较大,年龄分布集中在青年段,且外地居民占多数,总体上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二)问卷调查对象的乘车基本状况。

调查对象每个月乘坐地铁频率为2次-4次的占比48.6%,每个月最多乘坐一次地铁的占比26.17%,每个月乘坐4次以上的占比25.23%。经常乘坐的地铁线路为2号线和4号线,分别占比89.72%和48.6%。以上数据反映出本次调查对象每月乘坐地铁频率不高,最常乘坐的地铁路线为2号线和4号线。

(三)地铁站的标语文化墙相关调查。

图1说明绝大多数调查对象仍然对地铁文化保持高度的关注。仅有约3%的调查对象不会注意到地铁标语、文化墙。荆楚文化底蕴厚重决定了地铁文化需要不同艺术形式呈现。地铁站人群流动短暂且迅速,地铁文化的传播方式应该简单明了,在短时间内给乘客带来冲击。

图2显示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武汉地铁站内的文化氛围过于一般,32.71%的受访者认为地铁站内过于商业化,仅有1.87%的受访者认为地铁站文化氛围浓厚。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武汉地铁站目前出现的商业化现象。

图3显示调查对象对荆楚文化还是有所了解的,很了解的人数只占0.93%,完全不了解的人数却占11.21%,这个数据说明武汉人对荆楚文化的了解非常欠缺。通过走访,绝大多数民众表示今后愿意主动了解。

通过随机走访和问卷调查,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增加地铁文化建设表示积极支持。尽管乘坐地铁频率不高,但仍有87%的调查对象十分重视地铁文化的建设并主张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武汉特色文化及武汉著名景点文化,希望武汉成为一座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气质的城市。荆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这与武汉的璀璨文化和商业价值不谋而合。

三、武汉地铁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武汉地铁在总结国内外城市地铁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自我发展,走出了一条有武汉特色的地铁文化之路。“书香地铁”、“地铁母婴室”、“把‘未来展示在地铁”等地铁文化元素在全国都是首例,充分体现武汉地铁的人文理念。但是,武汉地铁文化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铁站文化设施数量少,形式单一。

武汉各大地铁站除了少数人文底蕴丰厚的地铁站有文化墙外,其他各个地铁站很少设有文化墙。即使有些地铁站有文化墙,形式较为单一,只有地铁标语,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形式。乘客们每天面对单一形式的文化墙,难免产生审美疲劳。

(二)商业化氛围过于浓厚。

现在的地铁站文化活动少、商业广告多。地铁墙面上,地铁电视中,地铁站角落里,到处都是明星照片和各种商业产品的广告,充斥着商业信息。地铁公司把地铁站内的公共空间作为盈利的一种手段,把各个文化墙当作广告位,以高价出租給商家,导致地铁站内商业化氛围十分浓厚。

(三)特色不够,内容单调。

武汉现有地铁站所有文化墙内容千篇一律,大都相同或类似,没有太大差异。而且没有展现出武汉地区的特色文化,也没有挖掘地铁沿线的文化资源,普通内容对乘客根本没有吸引力,自然而然,关注地铁文化墙的人就少。

四、对策与建议

武汉地铁文化墙该如何引入公共文化、展示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并发挥特有的人文教育功能,从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境界、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应该围绕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开展。

(一)增建荆楚地域文化设施。

当前武汉地铁站内现有的具有荆楚地域特色的文化设施非常少,配套设备不完善。政府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兴建和增补大量新的文化设施。例如,在地铁站的进站口建设报刊存放架,每天早晨按时投放有关湖北地域文化和景点文化的宣传小册或者放置一些图书借阅机,增加湖北地方志等传统文化类书籍数量。乘客可以用手中的武汉通借阅图书,这样就可以让乘客利用等地铁的零碎时间阅读,更好地推进“书香地铁”理念的深入。

(二)加大大众传媒宣传力度。

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大力宣传地铁文化和荆楚文化。一方面利用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宣传方式,这样可以让年长的市民了解这些文化。另一方面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式的媒体手段。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开通对应的荆楚文化微信公众号,引导乘客关注,在固定的时间段按时推送荆楚文化的一些小知识。

(三)创新文化墙的内容与形式。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地铁文化墙的内容应该以传统文化、武汉特色文化、武汉著名景点为重点,传统文化无疑是重中之重。必须在原有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墙内容,除了湖北区域文化以外,还要体现出武汉的特色,增加武汉的独特文化和旅游景点。通过定期开展地铁文化主题日,实现荆楚地域文化宣传的功能性与艺术审美性的完美融合。

(四)多方联合驱动去商业化。

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武汉各个地铁站以商业广告居多。针对这种情况,武汉地铁公司可以适时适当地去除地铁站内的一些商业化信息,使乘客免受过多的商业文化冲击。应当利用地铁公共空间,为建设其他传统文化腾出空间。宣传文化与传承文化不单单是政府与社会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发挥智慧与力量。每个人从小事做起,略尽微薄之力。例如,争当每月地铁志愿者,引导乘客多看看文化墙,鼓励乘客多在地铁站里借书。乘地铁时与他人聊天,少聊点时尚文化,多谈谈传统文化。只有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联合行动,齐心协力,才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结语

与武汉“地铁时代”相伴的是城市居民日益庞大的文化需求及逐步提升的文化品位,武汉正逐步建设成为一座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气质的城市。将现代的地铁文化与高雅传统的荆楚文化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荆楚文化艺术走近大众,让武汉地铁成为代表城市文明建设的新窗口和新名片,这种新型模式才是促进我们传承荆楚文化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小丽.互哺下的宁波城市文化资源发掘与地铁文化建设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4):103-104.

[2]王艺霏.苏州地铁文化探析[J].南方论刊,2013(04):100-101,89.

[3]刘一桥.在地铁上看文化风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12-04(005).

[4]许琴.市政协领导督办地铁文化建设提案[N].南京日报,2017-07-15(A02).

[5]司攀,娄佳,韩利华,金科扬,康丽媛,陈小亮.宁波市地铁文化需求与满意度的调查[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7,29(01):46-51.

本文系2017年湖北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11600031)研究成果;2016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6GB060);2017年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横向课题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7HB0065B)。

猜你喜欢

楚文化号线武汉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决战武汉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第二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点摘编
大连轻轨3号线发生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