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这部《美国史》

2019-04-11赵乙深

博览群书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大陆教科书阿富汗

赵乙深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约我为教授撰写的《美国史》写一篇书评,我接受了这份邀约。

就在我动笔的今天,新华社评出2018年十大国际新闻,第一条就是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受到抵制。美国,这样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国度,永远不缺少关注度和话题性。而想要了解美国,不如先从阅读开始。这部《美国史》是我近年来读到的最好的一份介绍美国的综合性读物。它能为我们了解美国的今天找出历史依据。

由于这部书所记述的年代跨度很大,从发现新大陆时期一直到奥巴马政府时期,甚至可以说这部书已经超越了历史读物的范畴,而更像是一部为美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现象从历史中寻求根源的作品。人类社会,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今天都是由无数个昨天接续发展而来,今天所形成的一些客观现实必然是由于昨天的某个原因逐渐演变的结果。只有通过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看清今天,从而为明天可能到来的一些事情做出科学性预判。我想,这就是历史能够赋予我们最大的智慧支持,即——让昨天告诉明天,让历史告诉未来。

由于职业关系,近几年我一直在不同国家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工作。在当今全球事务中,从动乱的中东到纷扰的欧盟,从风起云涌的东亚到破旧立新的非洲,从静水流深的大洋洲到蓬勃发展的南美,甚至在遥远的北极和南极都能看到美国的影响力,更不要提联合国、北约等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多边组织。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影响力几乎参与到当今所有重大国际问题当中,时不时还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这到底是为什么?

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度让世界各国人民在某種程度上爱恨交织,情感错综复杂。2015年我在阿富汗工作时,由于美国在阿富汗和平与发展事务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阿富汗普通民众对于美国更是褒贬不一。有人强烈谴责美国没有在阿富汗和平与重建问题上起到良好作用,导致阿富汗国内近年来民生凋敝,战乱不断;也有人向我流露出对于美国的向往以及希望到美国生活的愿望。

难道这样一个话题丰富的国家不应该让我们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吗?还有什么渠道能够比找到一部信息丰富、史料详实,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来讲述历史的教科书更有效呢?

这本书令我手不释卷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写作。

和国内传统历史教科书侧重于强调知识点不同,我个人感觉美国的专业人士撰写的教科书更像是在讲故事,侧重于事件本身之间的关联性,在讲述“是什么”的同时也在讲述“为什么”和“怎么看”,这样就提高了书籍的可读性,在提高读者阅读快乐程度的同时拉近普通非专业读者和特定学科领域之间的距离。

2007年至2009年,我在美国西部的一所大学留学。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的系主任兼硕士论文导师DiSanza教授就曾告诉我,他眼里的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并不是用高深专业的术语阐释一个高冷晦涩的专业问题,而是在兼顾学理性的同时更要做到可读性与科普性的融合与统一。

我想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倡导下,不少美国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大家们都是用平易近人的写作手法进行着学术普及与推广。

《美国史》就是这样一部能够引起外行人兴趣的历史学著作。

作为一部宏大的通史类教科书,作者从发现新大陆开始讲述,并详细记录了当今美国人的祖先陆续从欧洲来到新大陆建立定居点开始,逐渐过渡到建立永久殖民地,并随后通过独立战争的手段建立起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通过详实和客观的史实,作者剥茧抽丝般地记录了美国的先人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勤劳、勇气和智慧一步步地征服未知的新大陆,并逐渐走向强大,一直到成为今天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国。

作者在书中对于客观历史的尊重让读者不禁格外敬佩。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对于某个特定事件在历史上所存在的可能争议的处理体现着作者的细心与客观,以及超越常人的学术素质。例如,如果某个事件本身或者历代史家对其评价多于一种的话,他会在书中一同标注,供读者自行选取,而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只记录单独一种。如此精神不免令读者赞佩,更体现一个史学家对于历史负责的态度。

这一点和中国古代史家又是何其相似。读过陈寿撰写的《三国志》的朋友一定知道,作者对于《三国志》中那些存疑的史实和评论都会详细记录,多于一种时也会一并记载供读者自行判断。由此可见,史家以客观为前提,以中立为宗旨。而这一点在中美、古今都是相通的。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猜你喜欢

新大陆教科书阿富汗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发现新大陆
阿富汗 解暑
藏起来的教科书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哥伦布与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