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研究》

2019-04-11蔡明宏

博览群书 2019年2期
关键词:跨界戏曲文化

蔡明宏

泉腔戏曲继承宋元南戏遗响,早在明代已相当繁荣与鼎盛,但进入现代学人研究视野却甚迟。学术研究的疏漏往往来源于学术史料获取的不易。泉腔南戏中最为经典的名剧“陈三五娘”,其史料获取便充满了传奇。

最早刊本明嘉靖丙寅年间(1566)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只藏于日本天理和英国牛津的大学图书馆各一本”,国内已然无存。

明万历本(1581)《新刻增补全像乡谈荔枝记》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龙彼得在奥地利维也纳图书馆发现。

清顺治本(1651)《新刊时兴泉潮雅调陈伯卿荔枝记大全》由台湾吴守礼从日本著名汉学家神田喜一郎处获得。

清光绪本(1884)《陈伯卿新调绣像荔枝记真本》由龙彼得前往法国,征询友人施博尔博士同意而拍照邮寄。

清道光本(1831)《陈伯卿新调绣像荔枝记全本》,则是“2008年在泉州当地发现的世上孤本”。

“陈三五娘”故事的嘉靖本、万历本、顺治本、道光本、光绪本等版本的获取存在一个尤为独特的现象,即往往国内无存,反倒由海外知名图书馆珍藏,之后辗转进入中国大陆。这一贵重的民族文化资产引发了郑国权、林立、吴榕青、朱双一等大陆学人及吴守礼、陈香、施炳华等台湾学者的关注。但诸多学者或仅从一己专长领域入手,或专注于某一思维向度,虽众声喧嚣,却也各执一端,显得零散而疏萧。学界极为匮乏一扛鼎之作,以彻底捋清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五百余年的历史嬗变之路,并能在诸多研究范式中进行整合梳理,以跨学科的交叉视阈超越自足封闭的剧种知识谱系,进而在全球化语境中彰显并实现其无限可能的跨界叙事。

黄科安率领的学术团队无疑弥补了这一学术空白,该书由上编“时空之维”与下编“跨界研究”组成。“时空之维”篇章涵盖了“陈三五娘”戏曲刊本的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既有戏文音韵的历史比较,也涉及现代整理本对古本的继承与突破。面对卷帙浩繁的文献史料,深耕精掘,将散轶碎片的史料从胶着和混杂的原生状态中剥离,疏密有致地延展了“陈三五娘”这一经典故事的流布规律和传播脉络,重塑了时空维度沉淀下的诗化思维和集体记忆。在此厚实的基石上,下编侧重从整体文化生态的系统循环出发,沿着“陈三五娘”这一地方文化与域外文化融合的传播印迹,跨越了传统惯性思维对地方风物、民俗典仪的关注,聚焦于“陈三五娘”在唱本、小说、影视、表演、改革等跨界视阈中隐匿的民间草根话语、主流形态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商业资本话语的博弈与分野。

徜徉于时空之维度、深耕于跨界之旨趣、整饬于艺术之范式,黄科安等人探勘的不仅是“闽南戏剧文化圈”中“荔镜情缘”的生成与聚合,更是立足于全球化情景下的一种濡染着“海丝”视野和“非遗”基质的本土论述。可以说,他们的研究跨越了戏曲本质主义的范畴,而在民族性与人类性之间体现了一种戏曲本土文化播散于全球文化语境的涵摄与超拔。其研究路径的特色综括如下:

探幽发微 蹊径独辟

“陈三五娘”故事“一脉相承五百年”,然明清刊本大多散佚于海外,以往学人大多避其繁琐,一般不会对影印原本中晦涩难辨的吉光片羽做推敲,而是直接驱入已辑录的现代清晰文本做社会历史意义或审美意义向度的探究。黄科安教授等人独辟蹊径、剔精抉微,攫住了明清原本中一直被学界忽略的盲点,细细甄别原版刊本中隐匿的巨大信息场,进而在卷帙浩繁的戏曲资料图库中逐步绘制出“陈三五娘”纵向演进的文化气象和敷演密码。

例如,文题一项。明嘉靖时期是南戏向传奇过渡转型的时期。黄教授发现在嘉靖本中与众不同地凸显了“戏文”二字,这被学界多数人认定为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是南戏的一个标志性名号。然嘉靖本中又以传奇常用的书名“记”为题名。传奇的“记”与南戏的“戏文”两相糅合交叠,共同构成了嘉靖本《荔镜记》的文题,这恰恰佐证了“嘉靖本《荔镜记》所独有的因过渡而不纯粹的体制特点”,“也奠定了这一版本在戏曲发展史上在考察南戏与传奇的血缘关系这一主题上的重要文献价值”。可以说,这一发现见微知著,是切中肯綮的。

又如,刊行者方面。道光本的刊行堂号“见古所”,从未见诸文献记载。黄教授查阅诸多文献终于惊喜地发现一条线索,即福建福州大学西观楼藏书一本清道光年间的歌仔册之首页,刊有“绣像上大人歌,附刻新集录歌,泉城道口街见古堂书坊”字样。据考证,宋理学家朱熹的洪姓弟子从师学习金石镌刻,其子孙承袭祖业并聚居于泉州涂门城外的田庵村,泉州道口街也成为清代书坊最为集中的区域。“见古所”与“见古堂”仅一字之别,与福建连城四堡邹氏的“素位堂”即为“素位山房”可谓异曲同工,由此几可推论出道光本《荔镜记》未见文献记载的刊行单位当为泉州道口街的“见古堂”。这一番探幽寻微颇费周折,然可见黄科安团队治学之严谨与缜密。

跨界视野 披沙拣金

从戏曲到唱本,从小说到影视,跨剧种、跨文类、跨媒介是该书“跨界”表述的三个序列,该书最为核心的是以富有创见的跨越视野对前人演绎“陈三五娘”故事纷纷攘攘的乱象做了一个清晰的甄别与梳理:

例如,针对台湾学人陈宪国、邱文锡编注的《陈三五娘》,黄科安教授将其“在地化”的文化阐释明确地分为“妄议”和“真知”两部分。妙语解颐的“真知”部分固然欣纳,但是一些“妄议”则显得粗鄙而有失学术公允了,诸如书中“台湾现有两个尸体,一直要等到反攻大陆才会有墓堆”“陈三所言,全不在逃命、奋战,却是妇女三从四德的大道理,也真是软弱,由此可见当时中国人个性之软弱,现今中国人动不动就向我们射飞弹,性格之恶魔化,何其大也!”的注释,黄教授的批评是一针见血的——“借注释机会,抒愤懑之情,行攻讦之语”,“全然忘记自己是在为一本历史文献作校注,放弃了作为一名学者应该恪守的学术道德底线。”

又如日本作家佐藤春夫对“陈三五娘”故事的改写。佐藤春夫将一个诞生于中国明朝的传统民间戏曲作品《陈三五娘》,篡改为一个具有典型日本大和文化趣味的文人小说《星》,那么游离在两种作品的同质基因与异质离散之间的创作意图到底是什么?对此,书中运用比较文学的“文化过滤”观点明确点破了佐藤“有意栽花”的“殖民书写”:佐藤将笔墨重心放在陈三五娘死后,其婢宜春所生的孩子上,并异想天开地使这个遗腹子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洪承畴。结合小说创作于1923年的时代背景以及文本内核的条分缕析,该书著者尖锐地指出该作品在大肆美化洪承畴的投降行为的背后,其“殖民主义的意图已经不是无意为之的行为了,实乃一个蓄谋已久、半隐半现的‘文化阴谋”。

“陳三五娘”故事作为一个绵延五百余年的民族文化珍品,无数的学者文人基于自身立场和文化预设添枝加叶地进行雕饰和重构,他们或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或者来自不同国度,表面上是秉持各自的“文化模子”展开“跨界”的审美想象,但其内部却不啻于是一场意识形态层面的激烈角逐。对于附丽在“陈三五娘”上的各种文饰进行深入的淘洗、甄别、佐证是极为必要的,而这,也是学界迄今都做得极为不够的。“陈三五娘”作为闽南先民的生活史记录,它蕴藏着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宝贵史料,同时,它也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广阔的传播路径洋溢着浓郁的“海丝”文化基因。面对这样的一份民族文化宝库,如何跨越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场”,厘清不同历史境遇下的叙事意图,爬梳剔抉、掇菁撷华,需要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学术水准,显然,黄科安教授及其率领的学术团队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目光如炬,披沙拣金、去粗取精,以“跨界”思维对众多文本进行了明晰的分流和批判性重建,这不仅是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负责的保护态度,也实现了对“海丝”文化传播图谱的一次精准的测绘。

地方戏曲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兴衰浮沉也从一个侧面映照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风云际会中的历史际遇。“陈三五娘”故事虽然只是闽南地方剧种苑囿内的经典剧目,但其流播却遍及海峡两岸、东南亚乃至海外诸多闽籍华人所在之处。它是新时代“海丝”文化精神的一个鲜活注脚,是维系华夏先民民间集体记忆的一种生动的戏曲书写。然而,地方民间戏曲的文化生态在现代性的都市语境中总显得凋敝而低迷,地方文化在主流与边缘的二元对立中其生存更加的狭促而拘谨。《“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研究》的问世无疑为地方剧种的深入研析提供了一个具有范本意义的强心剂,它以泉腔南戏的一部经典剧目为研究的对象,以严密的学术考证、超拔的跨界视野对五百余年来围绕该主题的诸多戏曲幻象做了缜细的甄别与批判性的重建。有别于戏剧史惯常的宏大寂阔,专精于剧目个案的探勘恰以管中窥豹的精工雅致凸显了戏曲学术路径的另一番花明柳暗、醍醐妙悟。这也正是浮华喧嚣的学术界翘首期盼的一种沉潜的治学姿态。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戏剧戏曲学。)

猜你喜欢

跨界戏曲文化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谁远谁近?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跨界•匠杰
跨界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