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密玉米栽培密度研究与应用

2019-04-11邓闯

新农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粒重叶面积光照

邓闯

摘要:玉米是锦州地区的优势作物,近年耐密玉米品种逐渐替代高杆稀植品种成为主栽品种。研究耐密玉米的最适栽培密度,可实现增密增产,对进一步提高我地区玉米综合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1优质耐密玉米种植密度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比较耐密玉米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的调查数据(见表1),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增加,植株株高有所增加。单株叶片前期变化不大,中后期以中等密度生育进程较快,叶面指数增加。受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变化的影响,玉米种植密度增大,生长前期群体的光照条件由于植株较矮,未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进入中后期,长高后的玉米植株必然产生相互遮光现象,群体的光照条件减弱,植株高度增加争取光照的自然反应,相应的基部叶片衰老加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单株叶片数下降。

2耐密玉米种植密度对叶面积的影响

叶片对玉米产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耐密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增加,叶面积指数在玉米的每个生育时期都是增加的。只有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见图1)。

3耐密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调查不同玉米品种产量性状和测定产量数据,由于品种类型和种植密度差异,产量性状不同。大穗型品种,穗大粒多;穗数型品种,依靠群体获取较高产量。粒重体现品种遗传特性,密度對粒重的影响较小。

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相较于高秆玉米,耐密玉米在品种增产上优势明显。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种植密度超过3200/亩株时,增加种植密度其增产幅度变小,再增加则减产。耐密品种如郑单958,在密度小于4500株前,增加密度产量增加显著。每亩密度4500~5000株时,亩产量达到最高,密度再增加,产量有下降的趋势。

耐密玉米不同密度问比较,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耐密品种获取高产的基础,但超过适宜密度范围后,易产生病害、倒伏现象,产量也将随之降低。郑单958、辽单565耐密植、抗倒伏,增密后空秆率没有明显增加。

通过不同密度差异显著性比较,平肥地适宜密度4000~4500株,水浇地适宜密度4500~5000株。

猜你喜欢

粒重叶面积光照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春光照瑶乡
苎麻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服装CAD系统中的光照面向对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