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传统戏曲演出市场的一些思考

2019-04-11刘滨

牡丹 2019年6期
关键词:场次剧种剧场

刘滨

21世纪是一个快节奏、讲实效的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种外来的、现代的艺术形式充斥着艺术的殿堂,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虽然有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但也逐渐出现萧条景象。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中国,在文化娱乐选择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戏曲如何寻求自身发展道路,如何在文化市场中做大做强?这是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戏曲演出市场的现状

(一)演出市场大相径庭

一方面是经典的传统戏加上名角的戏曲演出非常火爆,如京剧程派名旦张火丁在逸夫舞台的演出虽然最高票价达880元,戏票依然在开演前几周就被一抢而空,现场气氛之热烈完全不亚于大牌歌星的演唱会;一方面则是众多新编戏的“自然出票率”相当的低,大都要依靠“组织”观众来维持一定的上座率。

(二)全国戏曲商业演出场次增长30%,票房连续四年下跌

2014年,戏曲商业演出5547场,同比增长30%。随着各地戏曲汇演、艺术节等活动(的)增多,再加上部分剧场举办的票友演出,2014年全国戏曲商业演出场次创新高,达到5547场。但与此同时,2014年戏曲商业演出票房跌至1.51亿元,同比下滑5%。传统戏曲大多依靠政府扶持,市场化能力羸弱,多数演出属于公益性质,因此票房收入较低。

(三)全国戏曲商业演出观众221万人次,市场仍需长期培育

2014年,戏曲商业演出观众为221万人次,与往年基本持平。近年来,人们娱乐方式呈多元化,传统戏曲年轻观众断层,老年观众人群逐步流失,观众培育效果甚微。

(四)全国总共只有9个剧种商业演出超百场,剧种消亡近百

2014年,传统戏曲共演出各类戏曲80余种,其中演出超100场的仅有京剧、越剧、评剧、沪剧、秦腔、黄梅戏、川剧、河北梆子、昆曲9大剧种,共演出3335场,占传统戏曲演出总场次的60.1%。观众审美转移,传统戏曲剧种消亡近百。受现代文化形式的冲击以及老剧种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一些地方戏曲剧种逐渐消失。据统计,从1983年至2013年,传统戏曲剧种由373个减少到286个。演出场次近30%的增长率仅带动观众人数增长5%。一些演出团体尝试小剧场的驻场演出,演出场次增加,但是座位数较少,上座率偏低,观众数量增长有限。

(五)传统戏曲创新求变,培养年轻观众

随着传统戏曲出现观众老龄化以及传承断层等问题,部分戏曲团体逐步转变思路走市场,通过改编热门小说作品、跨界合作等创新表演形式,培养年轻观众群体。

二、传统戏曲演出市场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一)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是戏曲演出市场不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地方戏曲剧团,由于缺乏生存保障,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继承传统戏曲而改行,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很多地方戏剧团青黄不接、人才断档、行当不齐,甚至无舞美、无编剧、无导演,给戏曲的演出和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二)演出成本巨大

现在在一个中等城市的剧场演出一场戏的成本约为4万元,其中仅剧场场租费再加各类损耗就超过3万元。这就意味着,要想实现演出收支的平衡,每场演出的门票收入至少要达到4万元。但是,从实际售票情况看,一些地方由于受演出市场积习多年的“白看戏”观念的影响,愿意自己掏钱买票的观众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因而,以门票收入来实现演出的收支平衡基本是不可能的,众多地方剧团经常面临着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窘境。

三、对于振兴戏曲演出市场的一些建议

(一)增强戏曲的市场化观念

戏剧家魏明伦曾说,“戏剧不景气的原因是缺乏市场运作”,这个观点道出了戏曲发展与市场间的重要关系。人们应正视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当下这一传统文化发展的必需。但戏曲的市场化道路又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而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戏曲发生、发展的基础和生态,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

(二)加快戏剧节奏,强化故事性

当代观众,特别是年轻人,讲究的是效率,追求的是感性刺激,追求轻松惬意,宁愿选择快节奏、轻松的室内情景剧,而不愿接受戏曲的凝重、过慢的节奏、过少的故事内容等。所以,戏曲要适应当代审美需求,就必须在尽量保留独特韵味的同时,增强故事性,这样才能加快戏剧节奏,增加在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含量,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

(三)剧目创作与生产的多元化

一要多上演反映现实生活,思想上与广大老百姓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相吻合的现代戏。纵观戏曲史上的优秀剧目,大半都是“现代戏”,或仅是借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来反映当代生活,如關汉卿的《窦娥冤》、王世贞的《鸣凤记》、汤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从戏剧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观众愈是能从舞台上看到自己真实的形象、真实的生活,愈是亲切,愈能产生美感,尤其对那些能为自己的痛苦、郁闷、欲望做社会诉求的剧目,更会从心底里喜欢。相反,如果所表现的生活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则会持一种冷漠甚至厌恶的态度。因此,创作贴近社会生活、适合大众口味、“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好戏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二是加速对传统经典剧目改编和整理。戏曲史上流传至今有许多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它们在艺术上可谓戏曲的经典。因此,应在传统经典剧目改编中融入现代观念、思想,使其在保留传统精华基础上推陈出新,这样既利于经典得以流传,又能促进传统的创新。

(四)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增强视听效果

现在的年轻人不爱看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爱听或听不懂。戏曲的唱腔陈旧已成为共识,戏曲艺术也应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技术条件的进步,在保持戏曲唱腔特点前提下,在保留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虚拟性的基础上,在音乐唱腔、舞蹈动作、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努力吸收新的艺术成分,丰富戏曲的舞台表现力,使之走向新的综合,这样才能增强戏曲的现代性,才是对传统戏曲的创新与发展。

(五)重视城市市场的开拓

戏曲作为一种当众演出的艺术,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直面的心灵交流。这种表演形式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是媒体艺术所无法代替的。戏曲的发展离不开剧场或剧院。对于戏迷来说,剧场提供的氛围是无法替换的。戏曲在农村市场之所以依旧红火,在于观剧意识的浓厚;而在城市,戏曲市场的普遍萎靡,导致剧院的不景气,市民观众很难再被吸引到剧院去观看戏曲演出,这也是戏曲城市市场萎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市要充分利用“剧场”效应,大力发展适合戏曲表演的各类剧场,逐步形成稳定的高雅文化形态与艺术受众群体。

(六)政府加大对戏曲扶持力度

南方一些剧场如宁波大剧院、绍兴逸夫剧院、上海大剧院等,承接一场演出,当地政府会一次性给予6~15万元的演出补贴。作为地方剧种的高甲戏,只要其演出达到一定场次便会享受到福建省政府一年200万元的补贴政策。文化部曾建议各级政府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对演艺文化建设中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买单,使其既能“闯市场”又能“靠市长”。那么,对于公益性演出活动,政府也应该以补贴剧场的方式平抑票价,这样可以增强演出团体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让他们克服困难,进行长期演出。

(锦州市艺术研究所)

猜你喜欢

场次剧种剧场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欢乐剧场
基于运行场次用时误差的载人设备故障预警可视化研究
排考场次分配方法及其SQL实现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
论《日出》的剧场性
地铁观影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