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典园亭形态及其影响因素

2019-04-11王韶晗田大方

山西建筑 2019年5期
关键词:台基架结构体量

王韶晗 祁 琪 田大方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园冶》写到:“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1]。”《营造法原》中将亭定义为:“亭为停息凭眺之所”,凝练的概括了亭的功能概念[2]。“形态”指事物存在的样貌,或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建筑形式,是指一种外化的形式。空间形态是相对固定的,但建筑是以其形体与空间的存在为本体,在特定的地区、环境之中加之社会属性,加以自然元素形成的统一整体[3]。

现存古典园亭以明清时期较多,且因变化已达极致结构方面变化甚微[4],故本文以明清时期代表园林内园亭为研究对象,对其平面、立面对外的表现形式方面、内部结构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古典园亭在不同空间以何种形态存在,体现在一定的时间、环境条件下,人们操作、创造“形”的一种过程。

1 园亭形态与功能需求

建筑最初意义就是空间,但它的现实意义融入了人赋予的功能。建筑功能与建筑的空间形式之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园林析亭》中,根据功能划分为各式类型,这些功能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在亭的造型,材质上都产生了影响[5]。拙政园与谁同坐轩为典型代表,为了纪念其先祖制扇起家的历史,特此修建了这一扇形轩,与全园其他建筑共同配合形成完整扇形,心思巧妙亦是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2 园亭形态与园亭结构

中国古典园亭多为木结构,根据地域划分江南较北方地区建造方式亦稍有差异。江南园林地位卓然,为北方园林造园蓝本[6],此部分以《营造法原》所记载的江南园亭来讨论。

2.1 平面形态

古典园亭平面形式丰富无固定模式,一般为几何图案: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不同情况下还有半亭存在。为了增加体量时常使用两个以上形状重叠的形式,为适应不同地形情况,也会呈现出不规则的平面。

2.2 立面形态

《木经》中将单体建筑立面分为“上分”——屋顶、“中分”——屋身、“下分”——台基三个部分。园亭亦适用,如图1所示。

2.2.1屋顶

屋顶被誉为“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由出檐、屋面、檐口、翼角、脊饰、瓦饰等部分构成,可分为:攒尖顶、正脊顶(歇山、卷棚歇山)、盝顶等。

竖向上,可分为单檐、重檐园亭。层数差别其建造方式不同,此部分以单檐园亭为讨论对象。

2.2.2屋身

园亭屋身构成因子,可分为结构因子、维护因子、装饰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园亭屋身构成表

“中分”为台基以上,梁以下。园亭通常无墙体,柱在支撑与外观展示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列柱根据平面,方亭通常为四柱或十二柱,八角八柱,六角六柱。栏杆与挂落增加了立面的丰富度,对于空间范围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定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框景效果。

2.2.3台基

台基是建筑下面的凸出平台,多为砖石制成,小型建筑亦可用山石。台基具有许多功能:防水防潮、稳固屋基、调试构图等[7]。江南园亭台基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如表2所示。

表2 园亭台基结构表

2.3 内部构架

内部结构上单檐园亭的木结构由上架、下架、角梁三个部分组成。

2.3.1上架结构

圆亭上架结构表见表3。

表3 园亭上架结构表

2.3.2下架结构

园亭下架结构表如表4所示。

表4 园亭下架结构表

2.3.3角梁

角梁是多角亭屋面转角的构件。圆形亭没有角梁。江南制作角梁的方法是南方民间制法的代表做法,其运用《营造法原》所记载的嫩老发戗做法。老戗与老角梁类似、嫩戗与仔角梁类似,但形状并不相同[2],如图2所示。

3 园亭形态与外部环境

3.1 场地要素

《园冶》指出:“宜亭斯亭[1]。”即亭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适应基址。园林四要素为地形、植物、水体和建筑,将从以上方面分别阐述。

3.1.1地形

地形控制场地决定园亭尺度,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可分为平地与山地两类别[5],如表5所示。

表5 园亭建造地形条件

因地形限制,山地建亭时园亭体量不宜过大,平地建亭时受限制因素较少,地形平坦开阔处建亭,园亭尺度根据整体环境裁定。

3.1.2水体

水体与园亭的构成方式多样,详见表6。

处于水边的园亭,当水面开阔,一览无余时,园亭造型不宜体量过小,当水面蜿蜒曲折,自山石顶端顺流而下时,园亭造型也要随之婉约娟秀。

表6 水体与园亭构成方式

3.1.3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中,园亭与其他建筑的关系大致可分三类:1)当与长廊或围墙搭配组景,此时亭的体量取决于整体环境,可以成为主要的景观,也可形成转角或尽头等配景;2)建筑或组团平行展开形成的线性空间,这时需要分出主次,弱化边缘或减少园亭造型本身对整体效果的影响;3)园亭和房屋等居住使用建筑形成的面状空间,此时的园亭作为主体陪衬,造型不宜突出。

3.1.4植物

园亭四周通透,四周植物直接影响空间变化,植物围合空间也对园亭形态也有一定影响。园亭与植物围合形成的空间可分为三类:1)开敞空间:园亭周边植物低矮,并不遮挡园亭,此时园亭是场地内的视觉焦点,造型结构、颜色工艺,都是观赏的重点;2)半开敞空间:园亭周边空间不完全封闭,即园亭四周利用植物生长特征来阻挡人的部分视线;3)封闭空间:由高大的乔木或灌木围合了四周,使游人视线受到了影响,这样的空间一般园亭尺度较小,和植物配合,营造出较强的私密感。

3.2 地域环境

中国园林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北方、江南、岭南三大类别[8],地域差异带来建筑的独特品格。部分园亭如表7所示。可看出北方园亭庄严厚重,体量较大,屋角起翘不高,色彩艳丽,装饰华丽;江南园亭轻盈精巧,体量较小,屋角起翘高,色彩较素雅古朴,常用青瓦不施彩画;因中西文化交流,岭南建筑呈现出开放、兼容的特性,园亭通透,体型轻快、简洁、清新,善于利用新材料。不同地域环境形成独特文化,各式风格交相辉映[9]。

表7 经典园亭统计表

4 结语

场地、功能、地域文化为影响建筑的关键的要素。对于园亭形态的研究将这三点统一考虑,分析才有可能。

园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必不可少的建筑元素,造型多样,堪称园林建筑美之典范。虽平面多样但屋顶多为攒尖,且重檐园亭多位于北方园林,彰显皇家园林恢宏大气;南方园亭屋角起翘,更显飘逸灵动,体量适宜园林整体面积;为丰富园林空间体验,园亭多营造地形或毗邻水面而建。

本文从园亭形态在内部结构、外部环境以及功能需求等方面对中国古典园亭形态进行了浅显分析,并不能全面展现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精髓。为现代园林景观发展还需更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挖掘。

猜你喜欢

台基架结构体量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海洋平台板架结构简化评估对比研究
叉车护顶架结构要求我国标准与美国标准的现状研究和差异性分析
某轻卡车架结构强度性能优化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明年目标1.5个亿?!这家体量过亿的动保企业正在谋划什么?
砳建筑:在“鹅卵石”体量中实现绿色节能办公
年度增长37%,体量达1.2亿! 这家资深动保专业户是如何“玩转”市场的?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叉车门架结构分析和定期检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