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探索“大平台+轻应用”的高职智慧校园

2019-04-11朱强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表校园智慧

文/朱强

当前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各类学校几乎都参与其中,很多学校有自己的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众多企业也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不同类型的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也不同。高职院校智慧校园根本目的是什么、建设重点难点以及建设路径有哪些?想清楚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重庆市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高职智慧校园建设的目的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和呈现。因此,智慧校园建设的目的与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可以说,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当前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具体抓手就是智慧校园建设。通过智慧校园建设解决信息时代教育手段和方法问题、改变教育观念理念问题、丰富和变革教育内容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建设的困境

1.建设标准与参照系

教育信息化领域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提升和演进阶段。在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和智慧校园建设阶段,多个省市都出台了建设标准,比如重庆市于2016年12月发布了《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基本指南》,对各类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往往少于本科院校,信息化水平也普遍低于本科院校,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数字校园建设中都存在“欠账”、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据重庆市教委发布的《重庆市高等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2016-2017年)》显示,全市40所高职院校校均无线网信息点仅为468.4个,而本科院校平均为2697.8个。可见,有标准和参照总是好的,但是高职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除了弥补欠账还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2.教学信息化与智慧教学相距甚远

高职院校智慧教学是短板。一方面,智能学习分析技术或学习分析系统应用少之又少。高职学生的特征之一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低于本科生。如果有良好的信息化学习平台,较强的学习分析功能,或许能帮助高职学生改善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加重资源建设特别是重撑门面的课程资源建设,而轻资源应用,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教学需要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较为缺乏。

3.建设模式和思路依赖校外企业

多数高职院校以购买校外企业现成产品短期项目式的建设为主,而非以购买服务长期合作式的建设为主,特别是软件系统,与学校自身切合度不强,定制、集成和升级较不容易。基础网络建设中,多数高职院校因资金不足而依赖于通信运营商或第三方企业,虽然一时解决了学校的资金投入问题,但学校也失去网络管理主权和用户数据采集权。

4.保障力度不够

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无法与智慧校园建设预期及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位相匹配。负责统筹智慧校园建设的机构多数为弱势部门并且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一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独立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部门,导致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职能分散于学校多个部门,信息化行政职能弱,智慧校园建设统筹力度和推进力明显不足。此外,除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还缺乏技术人员,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员。

高职智慧校园建设路径的建议

1.指导思想与原则:以人为本

数字校园建设阶段重点解决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阶段需要转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体现以人为本,以广大师生为本,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信息化服务。

2.技术路径:大平台+轻应用

重中之重是建立全校的数据通路,建设好学校的数据中心,才能有效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智慧校园大平台是建立在学校数据中心之上的基础平台,是各类应用生长的土壤。要将学校各类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全面采集、智能采集并按学校数据标准进行清洗入库,建立学校数据仓库、主题库等,才能建立各类数据分析、数据预警、数据展示等功能,并为学校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促进学校数据的共享,变数据为资产,体现信息化的“智慧”。需要改变建大业务系统的思路,系统主要是给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而应用才是给广大师生使用的。比如,为了查一个课表,教师和学生需要登录教务系统在很多个菜单和子菜单中去寻找“课表查询”,这是数字校园下业务系统的特征;而智慧校园的一站式服务大厅里可能就直接有 “课表查询”应用,点击就可以打开个人课表和需要查询的课表。建立一站式服务门户网上服务大厅,打通跨部门的应用流程,让程序流程去跑路而不让师生用户多跑路。

3.资源建设:通识教育资源+虚拟仿真专业资源

这两类资源是高职教学最需要的资源,要制定鼓励学生开展在线学习成绩与学分认定和鼓励教师开展混合教学工作量认定的相关制度,要建好资源,更要用好资源。

4.建设模式:购买服务或自主开发

转变以买产品来建设智慧校园的观念,尽可能以购买服务和自主开发的模式来建设智慧校园。找到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支持与保障:支持有力,保障健全

(1)体制机制保障。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治理架构,实施CIO制度,建议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CIO。健全机构,独立设置信息化管理部门,强化其行政管理职能,预算统筹、项目统筹、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较为完备的智慧校园管理制度、合理赋权,集中力量办大事,切勿职能条块分散、职责不清。

(2)人员保障。人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关键因素,没有一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智慧校园建设很难推进。这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与本科院校的一个巨大差距。据重庆市教委发布的《重庆市高等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2016-2017年)》显示,重庆本科院校信息化部门人数最多的学校为49人,高职校园最多28人,暂未考虑学校规模。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目前在校生为7000多人,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有30多人。此外,人员不但要有数量保障,还应该有待遇保障,做信息化和智慧校园的技术人员多为IT人士,应保障其工资待遇,在职称评审上也应有政策支持,否则其很难安心从事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工作。

(3)其他保障。经费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政策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思考

教育信息化和深层次智慧校园建设体现学校的管理问题,因此首先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管理体制机制、管理与服务流程特别是跨部门跨业务的流程的梳理、优化、再造是需要学校领导层牵头推动的;其次,学校管理层的智慧校园意识要提高,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如何调动各部门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智慧校园建设,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达到智慧教学应用水平等问题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和高职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实践和思考。

猜你喜欢

课表校园智慧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如果我是校长
INNO EDU 创新教育大会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各地区学生课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