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助”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2019-04-11钟德功
钟德功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甘肃 张掖 734100)
一、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即将完成的任务或事情充满了兴趣,才有可能做好这件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我认为尊重学生个性,开展自主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需要教师时刻提醒,这就耽误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度。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能自我调节,在学习中变得更为主动,提高语文成绩。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内容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从不同的渠道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这个故事了,于是,我决定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讲故事给我听。学生们听到我这一要求后,面露难色,虽然大家很喜欢这个故事,但是故事具体情况如何,学生们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断断续续,我不是很满意。因此,我把暂时把这份作业留下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下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后,学生们继续完成讲故事这一环节。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向家中的老人询问了故事的相关内容,讲述得原汁原味;还有的学生通过课外书补充了故事细节,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人物形象更为饱满;还有的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一边播放一边讲述《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故事,绘声绘色,赢得了满堂喝彩。无论是学生们通过何种方式了解了故事情节,都顺利地完成了我布置的教学任务,学到了新的知识。在这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我通过讲故事教学设计环节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通过课下学习了解故事具体情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但是我并没有限制学生们的学习方式,而是尊重学生主体和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目标没有变化,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完全处于自主学习中,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尝试。
二、小组互助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在“三助”教学模式中,除了学生们自主学习外,因为小学生身心发展有限,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交流情感、互换想法、分享心得,培养了合作精神。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共同学习语文知识。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与自己的同学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还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如,学习《小马过河》这一课内容时,情节生动有趣,内容充满童趣,对学生们来说学习难度不大;文中小动物们对河水深浅的认识,引发人们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空间和表达机会;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本则小故事的印象,熟悉课文内容,我要求四个学生分为一组,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老牛、松鼠、老马和小马,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些小组成员表演的绘声绘色,抓住了每一个人物的特点;有些小组则是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停下来询问我;有的小组虽然表演得不够生动,但是通过全组成员的努力,最终理解了故事的主旨。表演结束后,我告诉学生们:“其实,每一个小动物说的话都有道理,它们面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都没有站在小马的角度思考问题。最后小马听从了妈妈的劝说,亲自过河,获得了成功,明白了只有亲自尝试事物才有可能得出真理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值得我们学习。”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成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听,教师讲”的沉闷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同龄人之间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尤其是小组成员之间争辩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拓展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看待同一个问题,并进行广泛的交流,各种正确、错误、全面、片面、简单、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师引导学习,提升思考能力
在“三助”教学模式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发挥的作用。教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关注学生成长,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适时、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进步。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能够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问题是难得可贵的。在问题教学情境中,学生们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归纳等途径,一步一步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拓展思维,达到教学目标。如,我带领学生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篇文章时,利用网络技术找到了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并反复播放,让学生们根据歌词内容想象画面,最终感知歌曲表达的情感。10分钟后,我邀请学生们陈述自己从歌词中想象到的画面。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些学生说想到了去公园游玩的画面;有的学生说在水中划船;有的学生回答是春天的美丽景象。我一一给予肯定。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但是还不能准确理解本文抽象的情感表达,因此需要我耐心地引导。基于此,我要求学生们打开课本,细读文章内容,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开头写道“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中的“推开”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回答因为是在水中划船,所以小船在水中前进。学生们已经学会分析文章中出现的事物和动作代表的含义,但还是没有理解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基于此,我继续提问:为什们去划船呢?我们如果去划船游玩,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们听到后,齐声回答:高兴,愉快。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在小船上看到了什么景象?为什么停止划桨?这几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朗读呢?学生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在船上看到了“白塔的倒影”“绿树红墙”,因为被美丽的景象所吸引,停止了划船,应该用愉快、轻松的语气读出这一段内容。我点点头,称赞了学生们的表现。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不断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而学生则是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识,拓展了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找准“问题情境”的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结语
语文作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在教学当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小学时期,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正式学习的最初阶段,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三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