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永兴岛的壁虎,兼记二新记录种

2019-04-11钱天宇齐硕李丕鹏陆宇燕莫燕妮杨振洲刘武汉

四川动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永兴岛鳞片标本

钱天宇, 齐硕, 李丕鹏*, 陆宇燕*, 莫燕妮, 杨振洲, 刘武汉

(1.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辽宁省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34; 2.海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海口570203; 3.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71;4. 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三亚572000)

我国历来重视南海诸岛的生物资源调查,从1955年起,东沙、西沙、南沙渔业调查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海洋研究所,上海水产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海南行政区水产局,南海水产公司及海南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单独或以不同形式的联合组先后开展了相关工作。1974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北京自然博物馆鉴定整理3家单位收藏的动物标本,发表了研究报告,该文报道的陆生脊椎动物只有鸟类,无兽类和两栖爬行动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1974)。同年,大连自然博物馆对西沙群岛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记录了饰纹姬蛙Microhylaornata、棘尾蜥虎(疣尾蜥虎)Hemidactylusfrenatus和截趾虎Gehyrasp.(黄康彩,1983)。2017年12月12—14日,应榆林基地永兴岛水警司医院邀请,在相关科研项目的资助下,李丕鹏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两位病原动物学家对永兴岛的爬行动物进行了短期科学考察,获得标本17号,经鉴定分别为截趾虎Gehyramutilata、原尾蜥虎Hemidactylusbowringii和疣尾蜥虎,其中,截趾虎和原尾蜥虎为南海岛屿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1 形态特征

截趾虎Gehyramutilata(图1,表1)

凭证标本:SYNU712005♀

鉴定特征:

属特征:指趾远端1/2扩展,末节游离于扩展部;攀瓣对分,较窄;第Ⅰ指趾攀瓣发达,显著扩展。

种特征:除第Ⅰ指、趾无爪或隐匿极小爪外,其他四指均具爪。指、趾末节侧扁,独立于扩展部。

形态描述:头长宽比约为3∶2;吻长大于眼耳距;吻鳞长方形,上缘中央有一纵凹,沿纵凹向下可将吻鳞分为2个相等的正方形;鼻孔由吻鳞、上鼻鳞、2枚后鼻鳞和第1枚上唇鳞所包围;上唇鳞8枚,下唇鳞7枚;颏鳞呈直角扇形,其弧形面与吻鳞几等宽;颏片3对,呈贝壳状排列,底部对齐略呈拱形,中间1对最大,其面积约为第2、3对之和。体背被圆形鳞片;头部鳞片细小,自颈部开始变大,腰部最大,至尾部又变小;尾扁,尾基部较窄。尾背面具成行的圆形鳞片,尾的左右边缘小锯齿状;头腹面圆形小鳞,至体腹面变大呈覆瓦状;尾腹面中央一列鳞片变宽,但宽不及高的2倍;指、趾间具微蹼,后足第Ⅰ~Ⅴ趾扩展的攀瓣:Ⅰ5、Ⅱ6、Ⅲ7、Ⅳ7、Ⅴ6。大腿与小腿的后缘有皮褶相连。液浸标本体背灰褐色,体腹面淡肉色杂以黑色细小斑点。

图1 南海永兴岛截趾虎的形态特征(标本号: SYNU712005)Fig. 1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Gehyra mutilata from Yongxing Island, South China Sea, China (specimen No.: SYNU712005)

原尾蜥虎Hemidactylusbowringii(图2,表1)

凭证标本:SYNU712002♀

鉴定特征:

属特征:瞳孔垂直。体背被粒鳞或间以较大的疣鳞,指、趾明显扩展,无蹼或具不发达的蹼,攀瓣对分。指、趾末节侧扁,独立于扩展部,均具爪。

种特征:体背、尾背及尾侧被均匀粒鳞。颏片2对,内侧1对比后外侧1对大得多。

形态描述:头部扁平,头长大于头宽;鼻间距为眼间距的1/2;吻长大于眼耳之距;耳径约为眼径的1/5;吻鳞大,略呈梯形,上缘中央有一纵凹,纵凹长度为梯形上底的1/2;鼻孔由吻鳞、上鼻鳞、第1枚唇鳞和2枚后鼻鳞所包围;上唇鳞11枚,下唇鳞7枚;颏鳞呈直角扇形;颏片2对,内侧1对大,略呈五边形,大小约为外侧1对的3倍。体背被粒鳞,光滑无疣粒,尾背面具成行的粒鳞,鳞片大小与体背面一致,吻部的粒鳞较头后部和体背部的粒鳞大。体腹面具覆瓦状鳞片,其中,头部较腹部小,腰部最大。尾腹面中央为1列横宽的鳞。指、趾间无蹼;后足第Ⅰ~Ⅴ趾对分的攀瓣:Ⅰ2、Ⅱ5、Ⅲ6、Ⅳ6、Ⅴ4。液浸标本体背灰色,具暗褐色点斑。体腹面淡肉色。

图2 南海永兴岛原尾蜥虎的形态特征(标本号: SYNU712002)Fig. 2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Hemidactylus bowringii from Yongxing Island, South China Sea, China (specimen No.: SYNU712002)

疣尾蜥虎Hemidactylusfrenatus(图3,表1)

凭证标本:SYNU712001♂、SYNU712003♂、SYNU712004♂、SYNU712006♂、SYNU712007♂、SYNU712008♂、SYNU712011♂、SYNU712012♂、SYNU712013♂、SYNU712014♂、SYNU712016♂、SYNU712017♂、SYNU712009♀、SYNU712010♀、SYNU712015♀

鉴定特征:

属特征:瞳孔垂直。体背被粒鳞或间以较大的疣鳞,指、趾明显扩展,无蹼或具不发达的蹼,攀瓣对分。指、趾末节侧扁,独立于扩展部,均具爪。

种特征:体背粒鳞间的疣鳞较少、平滑或微棱。2对颏片大小几相等。尾鳞分节排列,每节后缘具6个大而尖的疣鳞。

形态描述:全长85~107 mm,头体长小于吻长;尾长大于体长,但再生尾一般小于体长;吻长大于眼至耳孔之距;吻鳞长方形,宽大于高,上缘中央有纵凹;鼻孔被上鼻鳞,2枚后鼻鳞,第1枚上唇鳞和吻鳞所包围;2块上鼻鳞间有一小鳞相隔;上唇鳞9~12枚,下唇鳞8~11枚;颏鳞扇形,角度小于90°;颏片2对,大小相近,内侧1对相接。体背被粒鳞,头顶部粒鳞较小,尾部及四肢鳞片变大,呈覆瓦状排列;头长大于头宽;头腹面粒鳞,躯干部腹面圆形覆瓦状鳞;尾部腹面鳞片为1列宽的大鳞,宽度几近尾宽,有的个体杂以小鳞;尾背面有成行的疣棘,左右对称,每行6个,再生尾无此特征;指、趾间无蹼;第Ⅰ~Ⅴ趾对分的攀瓣:Ⅰ1~2、Ⅱ4~6、Ⅲ4~7、Ⅳ6~8、Ⅴ3~5;雄性具肛前孔、股孔25~35个。活体体背通常棕褐色间以黑色斑纹。液浸标本体背面浅灰色或灰黑色,体背有深色纵纹,体腹面淡肉色。自鼻孔经眼至耳后有2条深色条纹,有些个体条纹可达前肢。2条条纹中间的浅色带宽度略小于眼径。

2 生境描述

3种壁虎同域生活于海岛的居住区房屋墙壁及其附近的树干、石头和地面上,通常在夜间活动,白昼极少遇到,以小型昆虫为食。

3 讨论

黄康彩(1983)曾对采于珊瑚岛上的截趾虎Gehyrasp.进行描述,认为其与国内记载的Gehyramutilata不同,其区别特征为尾下鳞呈细小颗粒状,无正中1行大鳞,上唇鳞13~15枚,下唇鳞11~13枚。本次在永兴岛采得的截趾虎形态特征和海南岛分布的截趾虎特征(赵尔宓等,1999;史海涛等,2011)一致。珊瑚岛分布的截趾虎Gehyrasp.的分类地位问题值得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图3 南海永兴岛疣尾蜥虎的形态特征(标本号: SYNU712006)Fig. 3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Hemidactylus frenatus from Yongxing Island, South China Sea, China (specimen No.: SYNU712006)

表1 南海永兴岛3种壁虎的量度Table 1 Measurements of the specimens of 3 Gekkoidae species from Yongxing Island, South China Sea, China

蜥虎属Hemidactylus物种多栖息于人类活动地区(Carranza & Arnold,2006),并以人造光源所吸引的昆虫为食(Tkaczenkoetal.,2014)。该属分布区包括几乎所有的热带地区以及非洲、欧洲和亚洲的亚热带地区,并借助海洋漂浮物和船舶等扩散至海洋岛屿。从20世纪起,物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并带来一些生态问题(Rödderetal.,2008)。其中,H.mabouia、H.turcicus、H.brookii、H.frenatus、H.garnotii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入侵物种(Carranza & Arnold,2006;Weterings & Vetter,2018)。永兴岛所发现的原尾蜥虎和疣尾蜥虎,证明其有能力向生存条件更恶劣的地区扩散并形成有效种群,这可能是其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广泛扩散的原因之一。至于永兴岛的蜥虎是原生种群,还是带入种群,有待进一步研究。

截趾虎、原尾蜥虎和疣尾蜥虎是海南岛较为常见的3种壁虎,它们具有相似的食性、相互重叠的分布范围(史海涛等,2011)。实地调查发现,在同一个地方往往可以同时发现2种甚至3种,它们之间的生存竞争值得进一步研究。

致谢:感谢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热带病学教研室马雅军教授及永兴岛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永兴岛鳞片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马来穿山甲和中华穿山甲鳞片编码系统及鳞片差异性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普查及风险评估
金钱龙
没有脚也能走路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