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19年展望
2019-04-11徐春春纪龙陈中督周锡跃方福平
徐春春 纪龙 陈中督 周锡跃 方福平
(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 310006;*通讯作者:fangfuping@caas.cn)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全国60%以上居民以稻米为主食。2004年以来,我国水稻生产进入持续增产阶段,产量从2011年起连续八年稳定在2亿t以上水平,为确保国家口粮绝对安全作出重要贡献。2018年,我国大部产区水稻生长期间光温水条件较为适宜,稻谷单产再创历史新高,但由于国家主动调减水稻面积,稻谷总产略降。农业农村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深入推进,高产优质品种以及化肥减施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国内稻米市场延续了近年来的低迷行情,大米进口量略有减少,但出口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我国水稻产业发展也面临政策护农力度不足、面积调减大于预期、种植效益持续下滑、绿色技术储备不足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 2018年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形势
1.1 面积主动调减,单产再创新高
2018年,全国早稻和中晚稻生长期间农业气象条件总体较好,主产区光温水条件较为适宜,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高温干旱等灾害影响总体偏轻发生,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及时有力。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201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3 018.9万hm2,比2017年减少55.8万hm2,减幅1.8%,其中早稻面积减少35.0万hm2,中晚稻面积减少20.8万hm2,主要是农业农村部要求东北地区重点压减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长江流域重点压减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南方地区“双季稻改单季稻”和东北地区“水改旱”增加,此外,部分地区休耕轮作面积增加[2],属于主动性、结构性调减;稻谷单产首次突破 7 000 kg/hm2,达到7 027.5 kg/hm2,比2017年提高110.6 kg/hm2,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21 213.0万t,比2017年减少54.6万t,连续第八年稳定在2亿t以上水平(图 1)。
图1 2007—2018年我国水稻面积和总产变化
1.2 市场价格再跌,种稻效益下降
2013年以来国内稻米市场持续低迷。2016年,国家首次调低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50 kg下调2元,2018年第二次全面下调三大类稻谷价格,其中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下调至每50 kg 120元、126元和130元,分别比2017年下调10元、10元和20元。受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大米进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国内稻谷供需宽松等因素影响,2018年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整体走势明显弱于2017年。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数据,2018年12月早籼稻、晚籼稻和粳稻收购价格分别为2 455.3元/t、2 625.8元/t和 2 979.4元/t,分别比 2017年同期下跌6.9%、4.4%和0.4%(图2)。谷价下跌、肥药价格上涨、生产用工成本增加,导致种稻效益继续下降。据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组调查,2018年尿素价格117.7元/50 kg,与2017年相比,上涨了12.9%。
图2 2018年1—12月我国稻谷市场收购价格变化
图3 2012—2018年我国大米进出口数量变化
1.3 大米进口减少,出口大幅增加
我国从2012年起大米进口量超过尼日利亚,成为世界大米进口第一大国。2017年我国大米进口量首次超过400万t,达到402.6万t。2018年,随着国内稻米市场重心持续下移,国内外大米价差缩小,大米进口动力下降,进口急剧增加势头有所缓解,但仍保持在300万t以上的较高水平;国内稻谷“去库存”进程加快,大米出口量增加较多(图3)。据国家海关统计,2018年我国进口大米 307.7万t,同比减少94.9万t,减幅23.6%,进口国家仍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国和巴基斯坦;出口大米208.9万t,同比增加89.2万t,增幅74.6%,主要是出口科特迪瓦、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
1.4 品种数量激增,特色品种起步
2018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超级稻品种确认,新确认隆两优1988、深两优136等10个品种(组合)为2018年超级稻品种,取消因推广面积未达要求的Ⅱ优航1号等9个品种(组合)的超级稻冠名,冠名超级稻的水稻品种共131个[3]。根据《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试行)》,从2015年开始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1亿元的种子企业可以自行开展自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通知》精神,企业联合体、科企联合体和科研单位联合体可以从2016年开始组织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4],在经过2~3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达到268个,分别比2016年、2017年增加202个和90个。根据2017年《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各地陆续修订了省级品种审定办法,将品种审定分为高产稳产、绿色优质和特殊类型等三类,2018年各地审定的高产稳产和绿色优质品种大幅度增加,不少省份还审定了一些特殊类型水稻品种,如福建省审定了“嘉糯6优8号”等6个特种稻,浙江省审定了渔塘专用稻“安粳优1号”,湖南省审定了紫叶指示稻“景观紫2号”等等。
1.5 绿色技术升级,体系逐步完善
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以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5];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集成推广“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探索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全产业链”生产模式,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单位,大力开展水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推进绿色高质量技术推广,促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防灾减灾、稻田综合种养等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实施效果显著提升。
“十二五”以来,我国稻谷产量已经连续八年稳定在2亿t以上,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总体稳定,但也面临产能不稳、结构不优、效益不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一是面积不稳定因素增多。据专家调查,除国家战略性、结构性调减水稻面积外,各地因粮改经、抛荒撂荒、稻田综合种养等导致水稻实际面积减少,部分产销平衡区逐步向销区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稻田综合种养普遍存在养殖占比过大现象。二是结构性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当前国内稻米供给总量充足,产略大于消;国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部要求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但食味佳的中高档优质米、加工专用米、功能保健米等供应仍然不足。三是种稻效益连年下滑。2017年我国稻谷每667 m2成本高达1 210元,比2012年增加155元,增幅14.7%;每667 m2净利润仅133元,比2012年减少153元,减幅53.5%[6]。据调查,2018年人工、农资成本上涨10%以上,稻谷价格下跌10%以上,不少种粮大户出现亏损。四是绿色技术储备不足。适宜机插、直播、再生稻等轻简化生产的品种和技术储备不足,适宜各环节生产需求的农机研发、农机农艺融合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到位率不高;具备养分高效利用等绿色性状指标的品种缺乏,化肥减施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等技术集成创新不足、技术标准化不够。
2 2019年水稻产业发展展望
2.1 种植面积小幅调减
2018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调减了55.8万hm2,预计2019年水稻面积将继续小幅下调,但调减幅度将明显低于2018年,总体仍将稳定在0.3亿hm2左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明确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hm2;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继续作为2019年种植业的重点工作之一,适当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种植,调减东北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种植。此外,受效益大幅下滑、租地成本连年增加、劳动力不足等制约,部分种粮大户承包意愿下降,也可能减少部分水稻面积;南方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继续扩大,也将占用部分水稻面积。
2.2 单产水平保持稳定
2018年全国水稻单产达到7 027.5 kg/hm2,首次突破7 000 kg/hm2水平。这既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也得益于科技水平提高尤其是水稻新品种推广。此外,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力度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正常气候条件下,水稻单产完全可以保持在6 900 kg/hm2以上水平。同时,优质稻尤其是中高档优质稻品种日益赢得农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南方地区稻田综合种养、直播等轻简化种植趋势发展较快,均不利于单产提高。因此,预计全国水稻单产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
2.3 品种结构优化升级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农业农村部《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优质稻米,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种植效益[7]。据各地调查,尽管2018年稻米市场走势整体较为低迷,但普通稻和优质稻分化明显,江西、湖南等优质稻品种市场价格不降反升,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有效引导种粮农户主动调整品种结构。预计2019年水稻品种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口感佳、外观好、营养高的中高档优质稻米比重继续提高;加工专用早籼稻、绿色有机水稻、功能保健型水稻等供给增加,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和品质结构。
2.4 市场价格止跌企稳
2019年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保持2018年水平不变[8],提振全年稻谷价格稳定预期;国际米价出现上涨势头,国内外大米差价有望继续缩小;国家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国外大米非正常流入。但是,国内稻谷库存高、拍卖成交低迷、出口量有限,市场供需仍保持宽松格局;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希望将大米更多出口中国市场,大米进口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谷价走好难度较大,但走势将强于上年。
2.5 绿色技术加快推广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的通知》,明确将继续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一批绿色高效典型,示范带动绿色技术加快推广。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高效新型肥料等减肥增效技术,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精准施药、统防统治等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水稻+”、再生稻、池塘种稻等节肥节药种植模式也将得到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