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良情绪会致病

2019-04-11殷明

银潮 2019年4期
关键词:气机肺气黄帝内经

文>>>殷明

“殷明讲中医”系列(十九)

殷明,本栏目特聘专家、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工作50多年,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有诸多感悟。从2017年第10期起,她在“养生”栏目发表系列文章,冀读者能对中医有更多了解,对健康养生有所裨益。

人的情绪(志)大致为七种,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通称为七情。太过的情志变化,可导致相关内脏的功能下降和失调,而影响人体健康。据统计,患病人群中有70%的疾病与情绪有关。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已达200多种。

不良情绪为何会致病呢?中医将太过的情志列为致病因素之一,《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是说不同的情志对应不同的脏器,分别为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忧、肾主恐。“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人体气机是否流畅是受情绪影响的。太过的情志变化会造成气缓、气上、气结、气下、气乱,导致相关内脏气血紊乱而受损伤,产生不同脏腑的疾病。如怒则伤肝、喜过伤心、忧思伤脾、悲能伤肺、惊恐伤肾等。人体五脏六腑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论何种情志伤及何脏器,往往还会累及其它脏器,而产生各种病症。因此有“百病生于气”的说法。

“喜”对应心。《黄帝内经》曰“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正常情况下,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营卫通畅。但若暴喜,又能使心气涣散,精神失常,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至语无伦次、失神狂乱等症。《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是讲范进数十年寒窗不得志,一旦中举,高兴得举止发狂,疯癫而目不识人。这就是中医所谓“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的原因。

“怒”对应肝。《黄帝内经》曰“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出现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情绪。过度发怒会使肝气横逆上冲、气血逆行、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出现面红目赤,甚则吐血、昏厥、猝死等危症,导致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肝气宜条达舒畅,人在愤怒时,破坏了正常的舒畅心理,就会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或不想吃饭、腹痛等。三国时期,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因发怒而吐血身亡。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偶然发生。

“忧”对应肺和脾。忧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垂头丧气。《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过度忧愁,不仅损伤肺气,还会波及脾气影响食欲。有些人退休后儿女不在身边,因孤独、失落,以致抑郁。在孤独和忧郁阴影包围下,不仅“老得快”,而且容易产生各种疾病。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是因心中有事、过分忧愁。

“思”对应脾。《黄帝内经》曰“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指过度的思虑会造成体内气机郁结,导致不思饮食、精神疲乏等。最常见的是一些以脑力工作为主的白领女性,过度地集中精力考虑问题,即劳神过度,暗耗阴血,伤及心脾,心神失养则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气结脾伤则茶饭不香、脘腹胀满、便溏等。有时思虑过度,思维会更加紊乱。过思伤脾、气机郁结,百病即随之而起。

“悲”对应肺。《黄帝内经》曰“肺在志为悲”。悲是由于伤心、委屈、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抑郁消沉,以使肺气耗伤而伤及他脏。这就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整天悲伤,正气消减,而导致体弱多病。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损害的均是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因此,家庭、工作中一旦发生不幸的事情,一定要节哀、和人交流,也可以试用“愉快回忆法”,想想之前的一些快乐,转移注意力,以保重身体为要。

“恐”对应肾。《黄帝内经》曰“肾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出见大小便失禁、骨酸痿厥、遗精等症,即通常所说“吓得尿裤子”。如果长期处于恐惧状态下,易致肾虚、腰痛、尿频等问题,还会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脑混乱甚至晕厥等。

“惊”对应肾。《黄帝内经》曰“惊则气乱”,指突然遇到非常事变,导致精神上的卒然紧张,以致心气逆乱,心血受损,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诸如骤遇险恶,突临危难,目及异物,耳听巨响等,当即会目瞪口呆,惊慌失措,甚至昏厥。惊与恐不同,惊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惊吓,恐是在知道的情况下出现的恐惧。无故恐惧、易受惊吓的人,大都肾气偏虚、气血不足。

综上所述,不良的情绪确实会致病。所以人们的情绪宜适度,过度则会走向反面。只有情绪平和,气机流畅,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

猜你喜欢

气机肺气黄帝内经
人到中年补肺气
6种食物能补肺气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养肺要避开六怕
便携电子打气机
《黄帝内经》修辞格英译研究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
《黄帝内经》“酒伤”理论析要
“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