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浅谈

2019-04-10郭玉涛王国威张迎霞朱丹丹秦花芳王莉

学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小学

郭玉涛 王国威 张迎霞 朱丹丹 秦花芳 王莉

摘 要:如何开展扎实有效的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将安全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之中,构建和谐的中小学校园文化,促使师生知、行合一,从而在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中受感染、受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影响并传播给更多人,掌握牢固的安全方法和技能,为学生一生的安全奠基!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2-016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148

安全是学校的生命,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和保障,跨入新世纪,和谐稳定成为我们发展的主旋律,但总有那么一点不和谐的音调在影响着我们的视听,而校园这片净土也没有幸免,各种灾难频频发生:

2012年2月14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北关学校10名小学女生在校外租赁房屋内发生煤气中毒,造成其中3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7年3月22日河南省濮阳县三实验小学,因考试拥堵导致踩踏事故共造成22名学生受伤,1人死亡,5人重伤。

2018年6月24日郑州市贾鲁河中牟段4名孩子不幸溺水死亡!

以上安全事故纵有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原因,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师生安全意思差。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如何开展扎实有效的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将安全文化融入学校文化之中,构建和谐的中小学校园文化,促使师生知、行合一,从而在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中受感染、受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把已有的安全知识内化为长久的安全技能,影响并传播给更多人,掌握牢固的安全方法和技能,为学生一生的安全奠基!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形成共同价值观念,贵在维护执行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是建立在师生共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等一系列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是学校安全意识的最高体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而形成的,安全文化是通过安全制度的规范、安全行为的养成,日积月累逐步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师生的安全行为心理定势,师生对安全问题的个人相应与情感认同,是一个由知到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逐步形成学校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旦建立,它就成了抵御安全事故的一道有效屏障。

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设校园安全文化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人人讲安全、事事记安全、处处重安全,校园安全文化才能生根发芽!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师生防范意识培养,注重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思想的重视。师生防范意识需要高度的安全意识培养,思想重视了,工作就好开展了。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维护校园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为目的,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在学校管理中形成的安全和谐的氛围。安全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中,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前提保证。要建设符合校园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要利用宣传栏、橱窗、黑板报、广播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资源,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中小学生在安全的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三、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安全方法指导,重在技能的掌握应用

中小学可以通过专业技能人才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火防电、防震逃生、人工救护等内容进行专业方法技能指导。让师生通过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练,熟悉救护的一整套方法技能,能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紧急伤害。同时也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互救技巧,在关键时刻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急救知识培训有益于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程度,保护生命安全。

四、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不断丰富发展,贵在传承并造福更多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总方向。不能朝令夕改和随意更换,它是长久性的沉淀,并能影响帮助更多的人,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

校园安全文化需要一代代师生,经过多年的继承磨炼,需要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需要经过长久的努力發展起来的,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美国的西点军校文化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他们经过二百年多年几代人共同的努力才完成的。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不是阶段性,贵在文化的传承,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大家一致认可并为之遵守维护发展,经过时间检验的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沉淀发酵成为历久弥香的经典,才会让校园生命更加茁壮。

总之,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并形成制度,使之成为学校常规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积极建设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环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稳固的安全意识,让中小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让校园安全文化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带动每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蔡晓霞.浅谈校园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5).

[2]滕凤君.浅谈如何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J].新课程(中学),2014(5).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郭玉涛(1975.5— ),男,汉族,河南鹤壁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安全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小学
制订应急预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体系探究
开学季,打好校园安全堡垒战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