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19-04-10黄翠霞

学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黄翠霞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课外阅读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非常重要的途径,它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2-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119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型学科,综合性强,也是学生们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但是,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不明显的,特别是在自媒体信息日益强大的背景下,让老师总觉得学生语文能力越来越差,不会说,也不会写。特别是与语文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生阅读,越来越贫瘠。

叶圣陶先生曾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学的技能。”作为语文老师,我坚信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怎样有效地去阅读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家教经验,我有以下想法。

一、营造家庭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现在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为他买了不少书,可孩子就是“对书不感兴趣”。经过深入一点的了解,我发现,这样的家庭往往“书香”不浓。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低年龄段,孩子的习惯养成特别受家长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必须要重视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

首先家长就要热爱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当家长每天都能够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阅读时,孩子可能就会想:爸爸妈妈都这么大、这么忙,还是在坚持阅读,阅读一定很重要,这样学生们可能就会重视。家长适时地参与孩子的阅读,并指导孩子全神贯注地投入,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其次,引导孩子去选书、购书。书店、图书市场是影响孩子非常好的环境,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去逛书店,选购图书。并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 ,让孩子感受一下读书氛围。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来让孩子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且做出一定的鼓励和肯定,来表扬孩子们的积极性,这样孩子的主动读书热情才会高涨,才会慢慢地喜欢上阅读。

二、营造班级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课外阅读已在各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同时,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于阅读要求有了明确的规定,也推荐来了需要阅读的内容和篇目,这实际上也在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让孩子得以充分的发掘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因此,教师要在班级中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放在首位的,我曾尝试着以下几种方法:

1.设立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交换图书资料,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同时,积极开展好书漂流活动,做到资源共享。

2.以教材为基石拓展阅读。我们许多老师都在教学中运用了,就是结合教材中学习的内容,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课外阅读素材,来深化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本学期我们许多课文都可以随机进行拓展,如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引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做拓展并简单指导理解,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读了季老的《我的童年》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学《窃读记》品味窃读的滋味体会窃读的意义,感悟写法,引出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她写的《城南旧事》深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学习《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题,课后体会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比如“游子”“他乡”“人在天涯”等词都能感受到思乡之情。学习《珍珠鸟》时从简介作者引入,冯骥才先生是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本文和《挑山工》入选中国大陆八个不同版本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课下阅读《捅马蜂窝》……我们要学会将薄薄的一本书教得厚实、精彩纷呈。

3.保证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在新课程标准中不仅提出了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而且指出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保障的。需要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科学,把阅读也融入其中,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通过几年的实践观察,我个人觉得1天中可以利用“边角料”的时间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如每节课开头5分钟可进行古诗、三字经的诵读;再比如: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到校到8∶00这段时间可以毫无杂念地看课外书。从孩子早晨踏进教室的门开始就应该让他学会关上嘴巴,悄无声息地把作业放在指定组长的座位上,然后回到座位开始看课外书。然后在上午、下午的课堂中,总有那么一两节课会由于教学任务的提早完成而有多余的时间,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作业、看课外书,所以这需要我们各门功课的任课老师达成让孩子看课外书的共识。每天布置回家作业时,将阅读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占据半个小时,以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4.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才能保证读书活動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多样有意义有趣味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展“故事会”“读书博览会”“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好书推荐”“知识竞猜”“报刊剪辑”“制作读书书签”等活动,让孩子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和才华。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