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课堂中的“小剧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019-04-10周宝兰
周宝兰
【摘要】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和更多样化的语言学习情境,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戏剧;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儿童是天生的艺术表演家,不论是玩过家家还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模仿、理解和想象来个本色出演,而且兴趣盎然,屡演屡新,常演不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选编了不少适合编演的童话、民间故事和小说,有的课文本身就是剧本,如人教版五年下册的《半截蜡烛》一文。但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学生这一源于儿童生命本质的天性,缺乏对“剧本”这一体裁编入小学教材意图的理解和应有的认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近年来,“教育戏剧”引起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的认可,不少语文教师也开始尝试将“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将教育戏剧这一教学方式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的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近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引入“教育戏剧”的元素辅助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情景表演,丰富语言表达内容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阶段,无论是低年级的写话还是高年级的习作,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一说到习作,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好不容易写出来,也常常言之无物。究其原因,是学生未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脑中缺乏可供写作的素材,加之人生阅历浅,也没什么感悟可写。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没有加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往往是无意识的、片面的、碎片化的,缺乏有方法、有层次、有深度的全面观察,因此无法形成可用的习作素材积累下来。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体验化为习作素材,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呢?笔者认为,即兴表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者曾执教过一节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羊羊摘果图”,想象喜羊羊、沸羊羊几兄妹在果园里摘果子的情景,并写下来。学生通过观察图,基本上能写清图中谁在摘果子,但内容简单,大同小异。如何让学生感受羊羊们摘果子不同的动态,把内容写具体来呢?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桔子树、桔子、桔叶等纸工贴图,在黑板上端迅速装饰出一片茂密的果林,然后在学生的一片“哇”声中,满脸喜悦地说:“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喜羊羊一起去果园里摘果子?”得到学生齐声赞同后,再随即提出表演和观察要求:上台摘果子的学生要想办法摘到果子,没请到的学生要认真观察同学是怎样摘到果子的。规则讲清后,“好戏”上演了,只见第一个请上台的学生冲向“果林”,昂起头,踮起脚,伸长手臂去够桔树上的果子,可是够不着,他急得跳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还是没够着,只好面红耳赤地站在一旁。
老师笑着说:“还有没有想上来摘的?可以借助教室里的用具来摘。不过,摘之前要说说前面的同学是怎样摘果子的,谁说得好就请谁。”就这样,在大家的“赛说”中,那位学生摘果子的动作、神态被描绘得活灵活现。
接着,有学生表演了搬来椅子站在椅子上摘,有学生表演了用竿子捅(捅破了桔子自己还很惋惜),还有学生表演了“叠罗汉”去摘(摔下重来)……师生在“演”中说,说中“演”,教室成了一个“小剧场”,师生将一群顽皮的小孩子在果园里摘果子的情景通过即兴表演再现,又在“观演”中练说。由于即兴表演创设的“情景”真实可见,很容易让学生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联系起来,不仅使学生有话说,而且能写出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内容自然就丰富起来。
在习作教学中,类似的一些生活场景、情节铺展的描写,教师都可以借助简单的情景创设,引导学生通过即兴表演再现过程,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表达内容。
二、角色扮演,学习语言表达艺术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众多的作品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万千大众的影子。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还能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语言表达的艺术。《夜莺的歌声》中“小夜莺”一语双关痛骂德国兵,《渔夫的故事》中渔夫面对魔鬼以杀害相逼,巧言妙语“诱魔入瓶”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无不体现了表达的艺术性,学生在入情入境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无疑能更好地学习语言表达,慢慢悟出“说得好说得妙”的密码。
角色扮演不仅能让学生在扮演的角色中学习有艺术地表达,还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某一主题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演中练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感谢与劝慰”这节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就可以创设“感谢在我生病期间上门辅导我功课的老师”“劝慰与朋友闹矛盾的伙伴”等情境,再让学生选一个话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排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化为一句句感谢或劝慰的话,以角色的身份说出来。大家边演边说,边说边评,边评边练,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中人际交往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表演中领悟与人交往时如何把话说得得体,不失分寸并且温暖人心。
三、编演课本剧,提升语言转化能力
剧本进入小学语文教材已十余年,但剧本怎么教?是读好还是演好?这个问题近两年才在我国小语界引起一些专家和教师的争议。在此,笔者对这一问题不做探讨,只探讨如何将教材里的剧本作为范例,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第十册语文教材中的剧本《半截蜡烛》,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学习剧本这一体裁的文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孩子对表演课本剧喜爱有加,不过课本剧剧本却很少由孩子创作或改编。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半截蜡烛》的教学,指导学生自己创编课本剧。课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剧本《半截蜡烛》和教科版语文教材第六册中小说体裁的《半截蜡烛》进行对比阅读,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改编台词和提示语(表演说明、舞台说明等),让学生带着“如何将故事中的语言变成台词”这个问题,再次对比阅读两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就会发现创编台词的秘诀:一是抄,将故事中的对话直接摘抄下来做台词;二是“化”,将故事中的需要用语言表达的叙述内容“化”成台词,人物的心理活动“化”成独白;三是补,故事中的起承转合需要交代,“补”为旁白,为丰富表演内容可补充台词……在学生了解台词编写的一些方法后,再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领悟表演、舞台说明怎么写,如何根据情节分幕。由于学有范例,有章可循,学生没有畏难情绪,当教师布置他们分组自选一篇课文创编成剧本时,大家是兴趣高涨、跃跃欲试。
待各小组完成课本剧编写,教师再运用课堂点评的方法指导学生完善、修改剧本,并布置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自己编写的剧本。在排演中,教师要时时跟进,指导学生根据排练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剧本,这样排练完成后,剧本再次得到完善。最后就是课本剧的汇报演出了!
从学习创编课本剧到汇报演出,是一个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阅读故事文本,進行语言内化,又要把故事改编成剧本,将阅读内化的语言转换加工成台词,还要根据角色、剧情的需要,配以恰当的动作、表情、语气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台词“说”出来。这样从读到写,从书面表达到口头表达,实现了语言“输入——输出”的转化,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只是一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相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它需要更多更大的教学时空,这是目前的课时设置难以满足的,学生数量的多少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和更多样化的语言学习情境,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