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认知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2019-04-10李万里
【摘要】利用注意特点学习基本字,夯实识字基础;促进知识迁移突破关键字,形成识字能力;遵循知觉特点辨析形近字,提高识字效率。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构字规律,呈现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教学目标。
【关键词】识字教学;认知规律;构字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汉字构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自主识字能力,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教学目标。
一、利用注意特点学习基本字,夯实识字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个汉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进行基本字教学时,根据小学生注意稳定性能够维持20分钟左右的特点,揭示汉字构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互相轮换,夯实识字基础,能够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目标。
(一)象形字,展示形体演变过程
学习“基本字表”中的象形字,采用“呈现实物图画,展示形体演变过程”方法,激发识字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能够顺利完成识字教学目标。如教学“牛”字,教师首先呈现牛头的正面形象;然后展示“牛”字演变过程:(甲)→(金)→(篆);最后引导学生探究:甲骨文的“牛”字,中间一竖表示牛脸,上部两侧向上弯的是牛角,下部两侧向上斜的是牛耳。金文将牛耳拉平,篆书以后逐步楷化,最终变成现在的样子。“牛”字突出了牛的局部特征,非常形象。揭示“牛”字构字规律,学生很容易掌握其字形、字义。
(二)指事字,明确提示符号作用
学习“基本字表”中的指事字,采用“明确提示符号作用”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提示符号在指事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注意力,能够顺利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如教学“元”字,首先出示一幅侧面站立的人图画;然后展示“元”字演变过程: (古文字)→(甲)→(金)→(篆)→元;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究:古文字“元”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形,特别突出了人的头部。这个头部形状在甲骨文、金文等形体中简化成 “一横”,又在上面加上提示符号“一”,指出头部在人体中的位置。元,本义指人头。引申义为“开始的,第一,为首的,居首的”等,如元旦、元月、元年、元首等。
(三)会意字,揭示部件之间联系
学习“基本字表”中的会意字,采用“揭示部件之间联系”的方法,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探究部件的意义、几个部件组合起来的意义,达到识字教学目的。如教学“出”字,首先展示“出”字演变过程:(甲)→(金)→(篆)→出;然后指导学生探究“出”字部件:“”是我们祖先房子(地穴)的形象;“”是脚丫的样子;两个部件合起来,表示“一只脚从房子里向外迈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外出”的意思。
(四)形声字,运用基本构字规律
“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读音”是形声字的基本构字规律。学习“基本字表”中的形声字,运用形声字的基本构字规律,首先揭示“形旁”部件的意义,然后指出“声旁”部件与汉字读音的联系,激发识字兴趣,能够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例如教学“妈”字,第一步,揭示形旁部件“女”的意义。首先出示一幅双膝跪地的古代女子图片,然后展示“女”字演变过程:(甲)→ (金)→(篆)→女;最后引导学生探究:女,象形字。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甲骨文的“女”字像一个双膝跪地的人形,两手交叉垂下,一副低眉顺眼、卑恭屈服的样子。“女”作形旁的汉字大都与女性有关。第二步,探究声旁与汉字读音的联系。首先指导学生找出声旁部件“马”,然后探究其与汉字“妈”的读音联系。这样学习形声字,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促进知识迁移突破关键字,形成识字能力
现代学习理论要求,学习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或同类课题。为此,心理学家们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并提出“为迁移而教学”的口号。“基本字表”中的独体字,多数能够成为合体字的部件。进行识字教学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迁移学习基本字时掌握的知识,突破部分汉字中的关键部件,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识字能力,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抓住关键部件,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部分“基本字”作为合体字的构字部件,是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的关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抓住关键字(部件)学习合体字,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如基本字“手”,在“秉”字中形变为“()”。学习“秉”字时,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突破关键部件“手(、)”后,“秉”字字义的理解、字形的识记就比较容易。教学“秉”时,首先展示“秉”字的演变过程:(甲)→(金)→(篆)→秉;然后探究“秉”字的部件:(禾),是成熟谷子的 样子;(),一只手的形象。秉,古文字像一只手握住禾秤之形,表示用手拿着的意思,引申为操持、主持、掌握等义。这样一来,对词语“秉烛夜游”的理解,也不再困难。学生自主识字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突破特殊部件,形成独立识字能力
汉字经过长期演变,有些不同的基本字会演变成相同部件,如“灬”,在古汉字中既可能是“火”演变的,又可能是“燕”的尾巴演變的,还可能是“馬”的四条腿演变的。同一个基本字又可能演变成不同的部件,如基本字“手”就可能演变为“、、又()、爫、扌”等多种部件。带有这些特殊部件的汉字,学习起来就显得比较困难。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突破这些特殊部件,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识字能力。
三、遵循知觉特点辨析形近字,提高识字效率
低年级学生的知觉,在分析与综合方面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特点。在学习汉字时会有如下表现:因对字形空间配置的精细辨别有困难,有时会将左右结构汉字的部件位置写颠倒;因对字形的细微差别识记不准确,有时会出现把“抓、兔”写成“、免”的错误;受形近字影响,有时会把“取、敢”错写成“、”……辨析形近字时,遵循小学生知觉特点,揭示构字规律,能够提高识字效率。
(一)揭示构字规律,突出细微差别
“鸟”与“乌”在字形上的差别只有“一点”,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遵循小学生知觉特点,揭示构字规律,可以起到“一语道破,终身不忘”的效果。教学象形字“鸟”时,首先,出示一幅长尾巴鸟的图画;然后,展示“鸟”字形体演变过程:(甲)→(金)→(篆)→鸟;最后,引导学生探究:最初的鸟字,像一只头、尾、足、羽俱全的侧面鸟形,“鸟”字中的“丶”指鸟的眼睛。鸟,本义指长尾禽,是所有飞禽的总称。教学象形字“乌”时,首先出示一幅乌鸦的图画;然后展示“乌”字形体演变过程:(篆)→乌;最后引导学生探究:乌,本义指乌鸦,因为乌鸦全身乌黑,眼睛与毛色一样,所以篆书形体像一只没有画出眼睛的“鸟”。通过揭示“鸟乌”的构字规律,学生辨析“鸟乌”的字形、字义就非常容易。
(二)展示蕴含知识,强调部件意义
遵循小学生知觉特点,展示汉字蕴含知识,强化学生对汉字部件的认识,能够减少错别字的发生。是“尊敬”,还是“遵敬”?是“遵守”,还是“尊守”?根据学生的知觉特点,展示出“尊”字中蕴含的知识,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教学“尊”时,首先展示“尊”字的演变过程:(甲)→(金)→(篆)→尊;然后,引导学生探究:
甲骨文中“”指“酒杯”;“”指双手,双手把酒杯高高举起,表示“敬酒”之义。金文表达的意思更详细,为了强调“高高举起”之义,在左边加上了表示升高的符号“”;为了突出“敬的是一满杯酒”,在酒杯上方加了两点。
你看,“ ”多像酒杯里面盛满了酒,将要流出的样子!后来,为了书写方便、美观,人们对“尊”字形体进行了改进,举起酒杯的“双手()”形变为“寸”,最后变成了“尊”。尊,记载着我们祖先敬酒的礼仪,现在表示“地位或辈分高,敬重”等义。遵,形声字,“尊”表示读音,“辶”表示字义。遵,本义是“循”,即依照、顺着、沿着。
遵循小学生知觉特点,展示汉字蕴含知识,学生感受到丰厚博大的汉字文化,识字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对字形的识记也会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萬里.对运用字理识字法的思考与建议[J].小学语文教学,2014(6).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湖南:岳麓书社,1997.
[4]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附 注
该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名称:基于信息技术的识字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6〕-JKGHB-0750)
作者简介:李万里,1968年生,河南省原阳县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