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
2019-04-10袁淑萍
袁淑萍
【摘要】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关系到整个高考的成败,然而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教学大纲和教育前辈的优秀经验,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期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写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议论文写作教学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高考试卷里,作文占60分,可以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关系到整个高考的成败。然而学生议论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调查发现,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令人担忧。一切学问都有方法可循,找对了方法就走向了通往成功的大道。议论文写作教学要提高有效性,也是有一定的途径。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审题立意的有效训练、严谨结构的有效打造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
(一)课本素材积累
加强阅读积累量,通过博闻强记提升自身语文写作水平,是很多写作者在文章创作和素材积累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高中生受制于人生阅历和学习时间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尚无法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阅历要求。在实际的写作中经常遇到素材不足、言之无物的尴尬局面。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写作教学的推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上不妨换一种思路,让教材和课文在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内容一般为名家名篇或者是优秀当代文学内容。这些课文在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上都具有一定高度,值得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学习,同时也给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和写作方法积累与观摩途径。课本中的课文实例和优秀词句都值得写作借鉴。例如在学习《六国论》《逍遥游》《阿房宫赋》《项羽之死》的时候,师生可以共同从课文中整理写作素材,并做积累。
(二)课前素材积累
课前进行素材积累,语文议论文写作中比较实用且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重点在于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利用几分钟,通过优秀文章阅读、报纸杂志选文分享等方式帮学生进行素材积累。这样的积累方式在时效性和典型性上效果都比较好,而且学生在写作中,应用率也比较高。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读者》《格言》《意林》等杂志作为课前读物。通过这样碎片化时间的累积,达到写作素材课前积累的目的。
(三)课后素材积累
高中生经常出现写作语言贫乏、写作素材积累不足等情况。除了通过课前和课上的学习与素材积累,学生在课后通过课外阅读、读书笔记摘录、网络阅读、自建素材库等方式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也是十分有效的。以笔者曾教学生为例,某学生养成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并且善于温故知新,每天在早自习阶段复习前一日读书笔记内容。高中三年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库。不依赖老师提供的有限写作素材,让这位同学的议论文写作表现出色,不落窠臼,语文写作成绩遥遥领先。
二、审题立意的有效训练
(一)审题要读懂要求
写作文的第一步便是审题,通过阅读理解材料,分析材料类型,辨别关键要素和对象,并明确题目主旨要求。
以材料作文为例, 首先明确选择材料类型。叙述性材料和议论性材料,是材料作文较为常见的两类内容。其中,叙述性材料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并列式、因果式、对比式等类型。而议论性材料则更具难度,诗歌式是主要类型。寓言类和比喻类题目也比较常见。学生在审题时要锻炼通过人事、因果抓住叙述类材料写作切入点,以及把握材料类作文中的寓意和比喻核心,进行多角度问题思考与分析谋篇布局的能力。在议论文写作中,将材料中的本体和喻体放置在社会、人生等宏观视角中去思考分析,是提升作文写作深度和成文质量的关键。
(二) 多角度拓展和丰富题意
囿于现阶段的生活圈子,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缺乏生活体验,思维较单一,理解力不强,对于事物的看法易形成思维定式。所以在写作时,他们往往只抓住了题目的只言片语,不能全面思考,立意趋同,没有深度和广度,更没有新颖性。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无论写什么 文章,要写得好,先决的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可见,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不能忽视思维的训练。
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需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联想能力,让学生在审题立意上能够进行更多的想象与创新。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培养写作的严谨性。善用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等方式,都是多角度拓展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另外,教师也需要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通过阅读进行写作素材积累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严谨结构的有效打造
(一)掌握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
并列式、对比式、层进式,是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比较常见的三种结构。段落是具体而微的文章,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不仅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
1.并列式
并列式可以分为论据并列式和分论点并列式,先介绍论据并列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
论据1+分析论证
本论(证明论点):论据2+分析论证
论据3+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2.对比式
這种结构也叫正反对比或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确立的情况下,分别从正反两个方向举例论证。运用强烈的对比效果,突出论点。模式是:
中心论点:
正面事例+分析论证
反面事例+分析论证
3.层进式
层进式是指层层推进,整个思考过程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三步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议论文结构训练小结:
1.训练议论文结构的主要目的是有效而快速地使学生组织作文写作,建立起严密的论证框架和梳理全文思路。为了有效地训练学生,老师应在作文写作中多次强调,让学生有结构意识。
2.拟提纲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议论文的结构。清晰的提纲能够提升学生作文思路清晰度,促进行文严谨性。而且通过提纲,学生可以快速检查文章论点是否准确,作文结构安排是否得当,能够有效避免写作中的跑题现象出现。另外,提纲也能够提升学生写作心态的稳定,对提高学生写作速度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日常高中议论文写作练习中,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拟提纲的习惯,收作文的同时也收提纲,并对学生提纲进行点评,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
3.三到四种议论文结构,是学生在写作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两种进行强化练习,达到能在考试中快速地用他们平时熟练的结构组织全文的提纲的目的。
(二)掌握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
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除了要审题立意正确,结构清晰,有佐证的素材,语言准确严密、简洁生动外,还要能围绕论点,利用论据进行有力论证。因此,掌握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是必要的。议论文的常用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归谬法等。
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清楚这些论证方法的定义及其异同点,其次引导学生对各种论证方法加以练习,通过各个击破形成能力,最终训练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能力。
学生可以利用写作素材积累中的内容进行论证方法的练习,通过对练习文段的反复修改来提升议论文论证的熟练度,同时,学生也要能够按照论证方法对写作全文进行修改。在写作练习中加入修改意识,能够有效实现深入浅出的论证方法训练。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种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方法后,再进行下一种方法的论证。通过这样的反复修改和练习,当学生掌握单一的论证方法后,也可以开始锻炼并列或递进的写作布局思路。教师应强调议论文的写作,应该根据论点实际写作需求进行论证的安排。不需要面面俱到地采用过渡的论证方法,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和谐性。严谨的结构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亮点,学生在考场中如果在文笔上略有不足,但能够做好布局谋篇和论点论据的准确切入与衔接,也将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综上所述,议论文写作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能否处理好日常写作和应试写作的关系,是高考作文得分的关键。在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抓紧论题、紧扣中心是关键。切忌内容空洞、堆砌辞藻式的写作。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应该注意关注文章结构对行文的影响。语文写作是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积累的。这一积累过程不但需要对课外知识的拓展与丰富,还需要在课内学习上注意对课文精华内容的深度挖掘。教師的科学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同样重要。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进行更多教学创新的探索十分重要。只有善用灵活教学方式,才能实现高中写作教学的持续进步。
(编辑:郭恒)